別任意設定我的人生!理解青春成長的苦澀,臨床心理師王意中推薦閱讀韓國小說《劉願》
撰文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劉願》是韓國9O後作家白溫柔(백온유)的作品,畢業於首爾藝術大學文藝創作學系,她以此書獲得2019年第13屆創批青少年文學獎(창비청소년문학상),評審委員及146名青少評審一致推薦《劉願》是「一部打破偏見的充滿力量的故事」、「動人心魄的精采作品」。2020年,白溫柔再以此書獲「今日作家獎」。
{本文內容由撰文者及三采文化提供,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撰文者簡介|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嚴選部落客、Baby Home駐站專欄作家、未來Family數位專欄「過動的美好天地」作家、《國語日報》專欄作家。著有:《選擇性緘默症:不說話的孩子》、《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你被孩子3C勒索嗎?》等書。
在死亡的門前,拐了個彎,走了一回,是否人生從此會逆轉,而帶來明亮的希望?
對於倖存者來說,從活下來的那一霎那,自己的人生似乎已經被設定,非得依照他人的規格來生活。
我到底是誰?我的一生到底是由誰來決定?難道在生死一瞬間,就改變了彼此不同的命運?
誰有權利來設定自己的人生?無論是拯救我的人,社會中的約定成俗,或網路上的酸民?
我不是誰的替身,也不是為了誰而生存。我不屬於任何人,但我能夠擁有真正的自己嗎?
生命中,有許多的疑問,特別是對成長中的苦澀的青少年,更是充滿著疑惑。
為難的是,這些疑問只能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無法輕易地說出口。
如果在那當下,死亡的是我,或許留在別人的心中,會是何等美好的回憶。別人看待我的方式,應該會截然的不同。如果,當時活下來的人,不是自己,或許就不需要感受這一切成長的苦楚。
我們對於逝者,總是印象深刻,甚至於美化了逝者在生時的樣貌,而忽略了,身旁那依然努力,想要好好活著的孩子。
曾幾何時,活下來,似乎是一種錯。被拯救,卻是如此的不堪與傷痛。自己的存在,是否依存逝去的人而活著?難道倖存者是逝者的替代化身?這真的是情何以堪啊!
為什麼當時要救我?為什麼死的不是我?說真的,活下來的人,不盡然會比逝去的人好過。
我們理所當然的認為,凡事存在著因果關係,我們應該懂得感恩,惜福,還願,報答那拯救自己的人,這無庸置疑,似乎也天經地義。
但為何一切總令自己感到愧疚,為何倖存者要如此受折磨?為何自己無法看到付出的盡頭?需要窮盡有生之年,集所有的力氣來償還?
生命的糾纏,為何讓自己如此的不堪?難道生命的一切,就任由命運作弄?任由別人來為自己安排,鋪陳,讓自己以迎合別人的方式而存活著?
「你是為了被愛而生的人」書中,這一句話,對倖存的孩子,是何其的沈重,直教人深感窒息。
別忘了,你今天擁有的一切,都來自於我的犧牲付出,病痛損失,而成就了眼前的你。你得承擔代價,別想太好過,如魔音穿腦般,苦了孩子。
為何大人要把自己的不幸,與自己的成長與未來捆綁在一起?難道這是一種「當我過得不如意,你也別期待太好過」的宿命?
為何拯救我的人,救活我的人,卻如同鬼魅,如影隨形,讓自己喘不過氣,甚至於,讓自己感到厭惡,憎恨。
為什麼我的成長、我的人生需要由別人來規畫?必須要按照別人所寫的劇本走?為什麼自己的生命樂譜,總是受限於他人,而無法由自己的意願來彈奏?
故事的未來發展,無法由自己來想像,如同失控的列車一般,無法想像下一秒,會是如何的災難來臨?人生的荒謬,到底會如何?為何自己會走到這樣的景況?
閱讀《劉願》這部作品,我心中浮現了許多自我的疑問,以及未知的答案。對於青少年想要成為心目中的自己,有著許多的反省與思索。✦
☞看更多|三采文化@迷誠品
▌延伸閱讀
☞《那個字太殘忍我不敢說》
致假裝成正常人的彼得潘,獻給無法拒絕長大的我們。
用疼痛寫一首情詩,獻給這個有點糟的世界。
☞《100天後會死的鱷魚》
一旦意識到「終點」的存在,人生從此再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