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與城市規劃的前世今生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日本東京:爆炸都市下的地下神殿
東京人口一直非常稠密,保守估計擁有達三千八百萬人口,同時因為地理位置的緣故,容易受到不同的自然災害影響,據馬克・歐文登(Mark Ovenden)《地底城市》一書介紹,在日本東京北邊的春日部,地底五十公尺深處建有俗稱「地下神殿」的「首都圈外郭放水路」(Metropolitan Area Outer Underground Discharge Channel),這座防洪系統擁有五座巨型混凝土蓄洪池,總共花了十三年興建,斥資二十億美元,雖然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卻幫助東京避過了多場暴雨帶來的損害,蓄洪池注滿水後,會排入江戶川,再匯入東京灣,保護民居不受洪水的滋擾。
圖一:東京「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實景
圖片來源:日本國土交通省官方網站
其實香港都有類似的防洪措施。1992年的暴雨令香港損失1億港元,自此之後港府一直設法改善排洪系統,市內已設有三大蓄洪池,包括「大坑東蓄水池」、「上環雨水泵房」及「跑馬地下蓄洪池」,能夠抵禦200年罕見的暴雨,只是9月7日的500年一遇大雨實在是出乎大家的預期,令人難以招架。
美國紐約:生態防洪的可持續性
以蓄洪池防洪,或許都是治標而未能治本的方法,紐約採取另一種進路。《99%隱形的城市日常設計》一書提到曼哈頓景觀建築師凱特・奧爾芙(Kate Orff)根據城市過去的歷史,其轄下公司SCAPE推出「牡蠣建築」(oyster-tecture)計劃,將海用繩編織成大網架於海床上,再於網上撒滿牡蠣幼蟲,形成半人工的牡蠣礁系統,高度達數十英尺,牡蠣的粗糙表面在大浪湧岸時會破壞海浪結構,形成天然屏障,保護都市免受水災影響,是少有的自然生態與基礎建設融合的例子。
圖二:牡蠣礁系統破解海浪結構的模擬過程
圖片來源:SCAPE 官方網站
圖三:「牡蠣建築」設置後的紐約社區景觀模擬圖
圖片來源:SCAPE 官方網站
與氣候共生的都市形式?
隨著全球氣候持續升溫,像500年一遇暴雨的這種極端天氣相信只會越來越多,物理防洪或是生態防洪,始終是抵禦氣象變化的被動方式。近年有不少建築師開始尋求氣候與建築之間在再現與對立以外的其他關係。《建築氣象學:氣候現形》一書提倡建材與氣候相配合的形構方式,透過不同個案,觀察氣候條件如何影響建築形式,建築形式的差異又如何反過來影響大氣效應。簡單來說,他們要探問「甚麼是這些自然力量最適合的形式與空間樣貌?」,以及「我們是否能從這些自然力運作的邏輯中學習,並進而將其用於形成都市環境」。
簡單介紹書中其中一個個案,作者虛構了一個台北「熱動力學廣場」,廣場上蓋是由可移動的透明板所組成,這些板塊的組合方向會造就不同強度的動態陰影,隨著太陽變化,光影也會變化。同時,因爲動力學的緣故,空氣會從涼快地區流動至溫暖地區,動態陰影的變化會令廣場產生微風,進而影響廣場的溫度,引發不同活動的發生:早上民眾在輕蔭下打太極;正午民眾在濃蔭下午餐。
圖四:熱動力學廣場的模擬圖
圖片來源:《建築氣象學:氣候現形》p.53
談得有點遠,其實都是想說,不管是多麼完善的防洪設施,終歸難以預料變化萬千的氣候,除了思考如何防範天災,如何與其共生,或甚至利用/改變它,可能是我們在目下較為有效的應對方法。
延伸閱讀
《地底城市》
作者|馬克・歐文登
出版|遠流
《99%隱形的城市日常設計》
作者|羅曼.馬斯/ 柯特.科爾斯泰特
出版|野人文化
《建築氣象學》
作者|吳介禎
出版|田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