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店職人自策展 │ 【被遺忘的基本】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科技的日新月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跨越空間、時間,無遠弗屆。
然而直接交流越來越少,越來越多人被詬病自我中心,自我放大,小看他人,自私自利
變得忘卻應有的禮貌,欠缺應有的社交禮儀。
在詬病別人前,不妨先反問一下自己:
「我禮貌嗎?」
你禮貌嗎?

📖《禮貌的力量》
作者|克莉絲汀.波拉斯
出版|一起來
克莉絲汀.波拉斯是享譽全球的文明領域學者,她經過多年研究,指出無禮行為有如病毒,不但具高度傳染性,還會帶來許多後遺症。這類行為導致的「有毒環境」會讓人虛耗空轉,還會扼殺多數人的表現,長久下來甚至讓你我短命。
她在《禮貌的力量》一書中提出了開創性的觀念:禮貌不只是美德,而是一種可量化的成功因子,將大大提高我們成功的機率!本書結合腦科學、經濟學、心理學等令人信服的案例,加上有趣的真實故事,歸納出一套完整的思考模式與應對方法,能幫助你提高競爭力,更重要的是,也能讓你的人生過得更好。
別讓他人阻礙了你的成長。本書將告訴你,如何掌握最重要、卻最被忽略的成功因子,以及根除有毒關係,改造人生與職場的重要知識。
請、對不起、謝謝

📖《請、對不起、謝謝》
作者|馬克.貝特森
出版|時報文化
你每天的慣用語,是你自我實現的預言,生活往好或往壞、祝福或詛咒他人,都在你的口中實現。作為新世代的斜槓牧師馬克.貝特森,從無到有、打造華盛頓特區最具社區服務功能的教會,正是透過這三個詞語不斷滾出的神奇效應:
「請」的心理學:提升他人在你心中的地位,看到對方的優點。
「對不起」的科學:真誠地道歉,展現你的弱點,更有助於修補關係。
「謝謝」的神學:從每件小事中看到神奇之處。
想要培養同理心、提升情境智力、超越自我挫敗的恐懼和沮喪,全都有賴於你多用這些詞語跟自我和他人對話。不過,貝特森也強調兩大標準:「誠心」與「具體」,若只是敷衍地重複這三個詞語,有時會造成反效果。
愛因斯坦說過,生活態度只有兩種:「世上沒有奇蹟」以及「凡事都是奇蹟」。「請、對不起、謝謝」看似平凡,卻蘊含著深刻的能量與哲理,能帶你走出低谷、彌補過錯,並與他人建立共好的人生。本書是你最佳的床頭書,能幫你找回失落的「請求、道歉、感恩」之藝術,從內而外地重獲新生。
Manners maketh Man

📖《教養,是一生的武器》
作者|諏內江美
出版|漫遊者文化
教養,是現今這個效率年代最缺乏的競爭力。無論是培養優雅舉止、提升好感度的說話方式、懂得讀空氣、包容體貼他人等特質,都能有效提升別人對你的評價和印象。重要的是,它決定了一個人的成熟和高度,比起說話與美貌更具影響力,就像一把用涵養鑄造的利劍,能幫助你解鎖各種成就,迎向更好的人生。
在我們生活周遭,會發現許多人即使出了社會工作,仍常做出幼稚魯莽、冒犯他人的行為,無意間脫口而出不當言辭、關係拿捏上進退失據,面對陌生環境手足無措⋯⋯這些窘境和掙扎,不但沒有師長可求助,職場同事或朋友也幫不上忙,只能默默吃足苦頭,當成慘痛的「社會經驗」。本書就是你的良師益友,提供明確的作法和正確觀念,告訴你當一個「成熟大人」應該具備的修養和心態。
本書作者為日本最受歡迎的禮儀講師,長年開設成人禮儀學校,為日本皇室、政界、商界、知名藝人和企業主,提供合宜的人際和應對技巧。她在書中分享與成功人士合作的豐富經驗,將觀察到的「教養秘訣」撰成此書,協助客戶變得更有自信,走向成功道路。
位置|奧運店
展期|4.01 TUE. - 5.15 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