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太郎、文樂與虞美人草:《宛如阿修羅》的文本互涉](/Content/Images/Article/1200628_20250207183608.jpg)
桃太郎、文樂與虞美人草:《宛如阿修羅》的文本互涉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是枝裕和近日翻拍向田邦子的《宛如阿修羅》,旋即成為NETFLIX話題之作。劇集以昭和時代爲背景,講述一個家庭四姐妹發現老父出軌,引發起一連串的風波,過程中各人又同時面對自身的困境,亦悲亦喜的故事。在中飾演四姐妹的,是現時在日本獨具影響力的女星(宮澤理惠、尾野真千子、蒼井優、廣瀨鈴)。這個在1979年最初以電視劇推出,後來改編成小說、舞台劇的故事,多年來一直被不斷翻拍,最為知名的應該是2003年森田芳光的電影版,當時亦是齊集黑木瞳、深田恭子等矚目女星,可見這個劇本的份量之重。到底是怎樣的吸引力,讓大家不斷再重新詮釋這個文本?
《聯合文學》2月號的封面故事正好是《宛如阿修羅》,雜誌專訪了導演是枝裕和及製作人八木康夫等,以期了解2025年的改編與此前版本的分別。是枝裕和的訪談提出新版有就四姐妹的個性及兩性觀作出更符合現代價值觀的微調;影評人紅眼比對2003年電影版及新版關於故事鋪排的次序不同,如何影響故事的側重點;以及新版如何以令和新時代的眼光,重看昭和家庭劇,令「昭和弱男」的形象暴露人前,讓原作的女性可以擺脫父親(昭和時代)的父權凝視。眾訪談講新舊版的意識形態之別、是枝裕和與向田邦子的同異,都有了深刻而精彩的討論,筆者反而想循小說和電視劇提及的外部文本(包括民間傳說《桃太郎》、文樂(《安達原》/《日本振袖始》)及夏目漱石的《虞美人草》),考究向田邦子如何刻意借用/扭轉外部文本,加深故事的傳遞,而是枝裕和在改編時的增節,又如何將向田邦子未有言明的暗示,展現出人前。
當桃太郎成為「外遇」的果實
不論是小說還是劇集本身,都可以見到原作者有意無意在故事中插入的外部故事。最明顯的莫過於一開始提及的《桃太郎》。小說起首時二女兒卷子回老家探望父母,文中引了《桃太郎》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裡,住著一對老夫婦。老爺爺去山裡砍柴,老婆婆到河邊洗衣服。老婆婆在河邊洗衣服時,河裡撲通撲通漂來了一顆大桃子。
然後她就看到父親在院子修剪樹木,母親在一旁晾衣服,看起來就好像《桃太郎》裡面的老夫婦,驟眼所見這家庭似乎平淡幸福。可是很快她就從三妹瀧子口中得知父親出軌,並疑似有了一個十歲弟弟的事實,於是《桃太郎》的故事馬上就變了調: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偏僻的小村子裡,住著一對老夫婦。老爺爺瞞著老婆婆外遇,還有了一個可愛的小男孩。
《桃太郎》的故事背景有著傳統夫妻恩愛,琴瑟和鳴,二人做好事獲好報,得子頤養晚年的寓意,來到現代,桃中的「太郎」成為了「私生子」,並疑似「外遇」所得,這兩個關鍵詞,在劇目中不斷出現。不論是民間傳說,還是昭和時期的東京,被視為獎品的從來都是「男孩」,老父恆太郎在小說裡雖然暗自關心四個女兒,但對於沒有血緣關係的兒子「省司」似乎特別疼愛。對於瀧子打來的電話,他暗自失望:「怎麼是你」,但省司打來的時候,卻「情不自禁地漾出笑意」(「『省司』是這個世上唯一、也是第一個叫他爸爸的男孩,他想要見省司……」)暗示恆太郎對於家中無子一直耿耿于懷。
小説和劇作將《桃太郎》抽離原本的文本脈絡,透過捏轉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暗示現實遠比童話複雜,不如預期中美好,為故事後半段四姐妹各有各的婚戀危機,定下了灰色的基調。
血色人形淨琉璃:在愛海翻波的女人=修羅?
小說中四姐妹和母親藤曾經聚集一起看文樂(日本傳統藝能之一的人形劇)《安達原》(全名《奧州安達原》),小説只簡略提到變臉的場口:「當劇情進入高潮,原本的美女臉孔驟然裂開,變成一張鬼臉」,並未就文樂的劇情多加形容。翻查資料,《奧州安達原》當中涉及鬼的元素,應屬章節「一つ家」,它融合了「黑塚鬼婆」的傳說,講述生駒之助與孕妻戀衣途徑安達原,借宿於一個名為岩手的女人家中,岩手為取胎肝高價賣出,遂殺害戀衣並將其剖腹。有觀眾整理2022年《奧州安達原》在東京公演的現場畫面如下:
「胎児は妙薬として高く売れると言う老婆の口は耳まで裂け、そのすさまじい姿に恐怖する恋絹に老婆は懐剣を振り下ろす。」(註1)
筆者簡單翻譯:老婦人說胎兒可以高價賣出當藥,她的口裂開到耳旁,老婦人向戀衣揮舞著袖珍劍,戀衣被那可怕的樣子嚇壞了。
底線標示的部分應該就是人偶變臉的一幕。可以變臉的人偶頭部,在文樂的世界稱之為「Gabu」,平時頭部呈現出美女的臉,透過操控機關,眼睛可轉動為血色金眼,口部有獠牙裂至耳邊,甚至長出金角,人物能瞬間變身成妖怪/冤魂(註2):
![](/CMS/Files/@HK/Meet_Eslite/special-feature/202501/1.jpg)
![](/CMS/Files/@HK/Meet_Eslite/special-feature/202501/2.jpg)
圖片來源:Invitation to Bunraku 文楽人形 首の種類
不同於小說只著重描述人偶頭會特變成妖怪的情節,以此呼應劇中男人的感嘆:「女人是阿修羅」(愛恨掀起的力量如阿修羅般令人恐懼),是枝裕和版詳細的拍攝了文樂的對白,放大了女性角色愛而不得的痛苦:
「心愛的人被奪走,這股怨恨該找誰算賬呢?」
「我是否該讓這身軀沉入河水,化為水底的藻屑?」
「水面上的身影,也將化作大蛇的模樣」
從這些對白的擷取,筆者感覺是枝裕和版拍的不像是《安達原》,尤其是關鍵字「大蛇」,有點像《日本振袖始》(筆者會有這個猜測,是因爲介紹文樂的日本網站在展示Gabu時曾以《日本振袖始》為例)。《日本振袖始》講述出雲國簸川來到了一年一度以美女獻祭八岐大蛇的日子,岩長姬飲下村民準備的八甕毒酒,現出了她大蛇的真身,與被選中獻祭的稻田姬及其情人素盞嗚決一死戰。相傳岩長姬是日本神話中的女神,本欲下嫁天照大神的孫子瓊瓊杵尊,但因醜陋被退婚,她妒忌妹妹木開花耶姬受到瓊瓊杵尊的寵幸,偷走了她的寶劍。是枝裕和版刻意加長的文樂片段,除了是文化輸出外,同時是借助文樂的劇情影射四女及其母親的心情。
小說版敘述了眾人觀劇的反應,電視劇版本只將鏡頭聚焦在大女鋼子、二女卷子、母親藤三者身上(三妹和四妹坐後排),特別最後還將鏡頭定在了藤意味深長的臉部表情上,有其特別的含意。因爲三者都正受嫉妒之苦:鋼子與有婦之夫,餐廳的老闆有染,終日受老闆娘言語挖苦試探;卷子懷疑丈夫鷹男與年輕女秘書出軌,卻始終不敢開口查證;母親藤的老伴每週二、四假裝辦公,實際是與年輕的情人(還有兒子)幽會,她們的感情都正陷入三足的泥沼之中,文樂上演的劇情,正是她們心境的寫照。
虞(愚)美人草:心甘情願的陷落
夏目漱石的小說《虞美人草》在小說中出現了兩次,第一次是「虞美人草」的章節中,勝又向瀧子讀了故事起首主角正在爬叡山的段落,小說形容在「彷彿輕輕一吹就會晃動的天空中,叡山屹然而立,似乎在向世人挑戰。」「真是頑固的可怕的一座山。」二人隨後為書名說笑:
「原來『虞美人草』的虞是這樣寫的,哎呀,一直以來,我都以為是愚蠢的愚。」
「愚蠢的……美人?」
筆者以為「頑固的山」、「愚蠢的美人」回置到書中的脈絡,指涉的其實是本章的主角四妹咲子,這點在電視劇得到了印證和延伸。當松田龍平和蒼井優將此幕演繹出來時,新增了幾句對話:
「美人應該都不聰明吧」
「大致上是沒錯」
「例如我們家咲子」
「虞美人草」一章講述咲子為了支持拳擊手男友陣內的減重計畫,整週粒米未進,僅靠蔬菜、果汁、牛奶支撐而昏倒工作店內,返家卻發現男友與女友人一同吃了拉麵,她毫不介意男友是否外遇的問題:「那個女人的事……我可以不計較。」「因為我不應該提早下班,突然回家……所以,我可以當作沒這回事。」在意的是自己與男友同甘共苦,對方卻背諾的舉動:「把空碗拿到陣內面前。『這是怎麼回事?這件事、這件事,我無法原諒……』」陣內無感於咲子的自我犧牲,這也是《宛如阿修羅》一直透露的兩性觀,以二姐卷子的話來說,就是「女人沒辦法這樣做,或許你認為她可以背著你吃東西,但女人做不到。」但陣內的反應是「沒有人拜託她這麼做。」
咲子與男友未婚同居,蝸居在沒有淋浴間的單位,還要陪同男友禁慾、節食,努力付出卻換來冷淡的回應,著實呼應著「頑山」「愚女」的直觀表現,同時《虞美人草》故事主軸是女主角藤尾被詩人小野語言迷惑,不知他覬覦的其實只是自己的家境,也和咲子全情投入,盲目跟從男友的一舉一動遙遙呼應。
藤去世之後,勝又在墓地向瀧子再度提及了《虞美人草》:
「我跟你說,漱石的《虞美人草》的尾巴。」
「尾巴?」
「就是結尾,你知道結尾是什麼嗎?」
「不知道。」
勝又小聲說:「這陣子都流行喜劇。」
《虞美人草》的結局中,藤尾因為小野背棄她,轉娶老師的女兒,憤而仰藥自殺,和藤在丈夫外遇對象屋外昏倒離世的結局一樣遺憾收場。藤尾的哥哥在最後發表了關於「悲劇」與「喜劇」的思考,小說沒有直接提及過這段,電視劇卻補足了引文:
「悲劇比喜劇偉大」
「栗子或米飯?」
「這是喜劇」
「那個女人或這個女人」
「這也是喜劇」
「英語或德語?」
「這也是喜劇」
「一切都是喜劇」
「最後只剩下一個問題」
「生或死」
「這才是悲劇」
《虞美人草》的故事核心強調「道義」之重,因為人向生存在,種種貪癡、橫流的物慾會使人執著個體喜惡,任意行事,罔顧道義的重要:「忘卻死亡的人會變得奢侈……過於奢侈會變得大膽。大膽會蹂躪道義,自由自在地橫行於世。」直至死的悲劇降臨,大家才會有所覺悟。所以小說及劇集後半部,以藤的死為界線,恆太郎為著妻子的死與情人不相往來,開始了自己哀傷而空虛的自罰之旅,觀眾也會開始感受到四姐妹之間,以及與老父之間的關係開始轉變和調和。
矛盾的是如小說和電視劇所言:「這個世界只流行喜劇」,肉胎凡身終究難以拒絕肆意之姿帶來的快活,大姐綱子與情夫的不倫戀正如她潑到屏風的葡萄酒一樣繼續狂放,四美咲子在丈夫變成植物人之後也忍不住用一夜情忘卻生活的重擊。面對豔麗的罌粟花,即使是明知有害,普通的人也會忍不住暫時淪落吧。
參考資料:
註1: 文楽 『奥州安達原』全段のあらすじと整理
註2: 文楽人形 首の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