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我們在乎的,吃過並不會消失──《提案》9月號「我吃故我在」
Written 提案編輯室.設計|潘珈汶.黃柔雅.陳庭佑.劉乃嘉也是深思熟慮的存在法則。
平凡三餐成為第一手資料,
透露社會的轉變;
以食之所在,
探看現代人如何生活。
小時長輩囑咐「不要盯著別人吃飯。」餐盤是私領域,不輕易窺視才是禮儀。但現在,我們偏愛讀別人的食記,在雜誌社群、綜藝節目,打開他人的冰箱;甚至分分秒秒在SNS上發文一日三餐;就要別人多看。
這一看,不管是帶著八卦之心的推敲:「原來這作者食量不小」、「這盤子(很貴)我也有」,或是「做菜桌面的凌亂度(論整潔)、喝不喝咖啡茶酒(論興趣)、從味噌醬油讀出此人家鄉口味(戰南北?)」透過飲食觀察,可看出對方不特別言說的真性情生活。
飲食也道出社會變化:外送大興,因科技與產業變革(及疫情間遠距政策的加溫)、環境破壞漁獲少,餐廳失去主食材無以經營。看似平行的各式議題,在每日三餐被端上桌,吃過,但不會消失。
編輯室謹上
———搶先看———

▲封面故事_我吃故我在

▲封面故事_流動的菜單.攤前的風景

▲封面故事_還在談小吃的CP值?

▲封面故事_日本媽媽的味噌湯裡什麼都有

▲封面故事_現代通用的主婦煮夫機智生活

▲封面故事_仙女可以只吃鮮花素果過活嗎?

▲封面故事_現代人的飲食地圖是如何被改寫的

▲封面故事_電影感寫作法

▲本月注目_餐桌上的靈感

▲本月注目_24家不打烊書店,24種日夜閱讀想像

▲焦點人物_孫中興《詐騙社會學》

▲總編特選_Matrix、Home in the World

▲職人選讀_《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
✦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我吃故我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