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时不时就会把自己投射为张爱玲
撰文 瑪西・編輯|Millie 米粒
▲图片来源:DoogleDoodle
Google真的是一间很富有创意性、趣味性的公司,不知道大家有没特别注意到,在特殊节日开启首页时,Google 商标会像搞怪一样,变成人物或互动游戏,称为Google涂鸦(Google Doodle),主要用来怀念艺术家、科学家和特殊纪念日。曾创建的名人logo像居礼夫人、甘地、约翰蓝侬、达文西等,这些大众耳熟能详人物自是好辨认,但也有些生活中较少被提及的重要人物,如精神病院中卧底女记者娜丽·布莱(Nellie Bly)、第一位飞越大西洋女飞行员爱蜜莉亚.玛丽.厄尔哈特(Amelia Mary Earhart),所以生活较狭隘的我会辨识出的比例大约一半。
而今天(2020/09/30)的Google Doodle是位身穿红旗袍,梳着复古鬈发,不苟言笑的民国女子,经典的装扮表情,只要是对华人文学稍感兴趣的人一定会认出,她是张爱玲。
2020年9月30日是张爱玲的百岁冥诞,很少华人女作家能出脱如她,不断地被考证、歌颂、缅怀,着作一再翻拍成大银幕和影集,甚至今年皇冠出版社还推出百岁诞辰纪念版、手记等,据传销量不俗。虽然友人不爱她的小说,深觉现实残忍,然而现实却是她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表露时代、社会体制下女性的无奈沧桑,犀利写实地字字见血,再次温读她的小说仍历久而弥新。
张爱玲的字字句句
关於她的重要性和文学地位有太多学者考究,不是我这素人可以去批判的,故本次仅以读者角度看联合文学和皇冠杂志精心制作的特辑。

联合文学和皇冠杂志中的张爱玲
如同编辑王聪威所言,张爱玲一直是文学刊物热爱的主题,要如何老菜新作,让读者耳目一新并非易事,所以这期的联合文学意图将张爱玲扩编为民国女子icon(她确实也像华人文学的巨星偶像),聚焦在她的时代—民国三十、四十年的女子生活,略为提及同时期女性名人如苏青、郑苹如、林徽因、陆小曼、孟小冬、萧红,这点我反觉稍微可惜,因为人物实在众多,却篇幅有限,读来与张爱玲间的连结性并没那麽强,有些零碎感。
但本期联合文学对於民国三、四十年代的婚姻观、麻将、鸦片、京剧的探讨,相当珍贵,使读者更容易沉浸於爱玲小说中的世界。阅读时小说中的主角们翩然而至,像讲解鸦片文化时,还特意以图示〈第一次吸鸦片就上手〉,立即让我联想到《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她彷佛躺卧於眼前,指使着儿子长白组装鸦片,和诱使女儿长安染上鸦片瘾;在〈民国离婚小知识〉篇幅中,展示着民国十七年上海离婚原因统计和法规,像看见《倾城之恋》中的离婚後的白流苏,忍着姑嫂耳语,和《第一炉香》中姑妈卑鄙地怂恿乔琪乔娶薇龙,计算着等薇龙无法赚钱後再依通奸名义离婚。
而皇冠文学杂志则较偏向学术探讨,宋以朗作为少数见过张爱玲的学者之一,同时也是张爱玲版权的所有人、遗产管理者,陈示部分书信往来、照片,让读者藉由字迹和绘画,拚凑张爱玲离群索居的生活。这期也不乏多位张派研究者从感情观、散文、服饰、文化提供精辟入微见解,并包含张爱玲四十部作品的简介、名句、作品年表,整理乾净俐落,算是一本很好的张派入门书,收藏品。
影视中的张爱玲
话说香港导演许鞍华四度改编张爱玲作品,从1984年的《倾城之恋》、1997年《半生缘》、2017舞台剧《金锁记》,到今年的《第一炉香》,褒贬参半,小说固然是美丽而苍凉,但也由於人物印象的塑造过於强烈经典,导致选角难度极大,像《倾城之恋》小说中的范柳原,很难跟周润发作连结;而《第一炉香》中的彭于晏诚然帅气,一张娃娃脸扮起纨绔子弟,俊俏可爱也说得过去,只是仍与原着叙述的苍白、阴柔雅痞仍有差异,过於阳刚壮硕。
一面要对忠於原味,对应张迷的胃口,又要注入时代新血,实在难啊,而最艰难处莫过於将文字意像转化成萤幕,文字流露的美丽孤寂,如何在萤幕画面中呈现,只能说许鞍华也是切切实实的张迷,三番两次不畏挑战。
当然符合原着气质形象的成功选角也不少,像李安的《色戒》中梁朝伟的阴郁多虑演活了易先生,还有鲜少被提及的电视剧《半生缘》中的林心如,本身乖巧温顺的气质彻底还原原着中的顾曼桢,而梅艳芳和蒋勤勤也将顾曼璐的自私、妩媚、哀戚诠释得宜。另外陶喆的《爱我还是他》mv也是从《红玫瑰和白玫瑰》发想而来,陶喆样貌不仅贴近原着,连本身经历也像是现实翻版。
能书写世间情爱的作家不少,但能抵抗时间洪流,自成一格,人生堪比小说精彩的,当属张爱玲。
生日快乐。
▌每个有所自觉的女人,或许都曾将自己投射为张爱玲
诚品提案:共振张爱玲百岁冥诞
▌延伸阅读:vocus方格子→传送门
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在文化意识的冲突里省思爱情的时代意义
张爱玲的後半生传奇─蓦然回首
歪聊文学|透视爱情本质,灿烂时飘出灰烬【张爱玲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