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国治| 线上出版专题:序言《理想的下午2020》
撰文 舒國治・方格子《理想的下午 2020》二十年前我出了一本书《理想的下午》,是关於旅行的种种。据说不少的读者,看了以後充满了乐趣,於是连晃荡啦、赖床啦这类字眼,也被大家常常提到。
颇有一段时间,甚至有人说,很羡慕我的生活,很向往我过日子的方式。
等到了十五年前,我出了《门外汉的京都》与《流浪集》两本书,更多的读者迷上了「流浪」这个概念,迷上了日本旅行中某些我们往往忽略的审美。
也同样是十多年前,我应《商业周刊》之邀,写小吃的专栏,把许多早就是老店但不受人注意的像「康乐意」包子、「林家乾面」、延三夜市的「汕头牛肉面」等重新的提点了出来。又将几乎不为人知的「南机场推车烧饼」像是「挖掘」了出来。另外,像基隆庙口19号摊夜晚才开的「何家卤肉饭」(白天是「光复肉羹」),被我评为全台第一,如今已经不做,然我谈的「卤肉饭美学」也成为不少关注卤肉饭的老饕们不时讨论的材料。
这些在台湾寻访小吃的习惯,於我原是生活本身,但留意的人多了,竟然被《联合报》的资深记者钱钦青给了我一个名号,叫「小吃教主」,唉,真是不敢当。
後来我又陆续在《远见》和《高铁月刊》上写了几年小吃的专栏。
台湾人爱小吃,或是台湾人爱旅游日本,早就是恒常的事实。而我,只是爱写上几笔罢了。

近几年,有不少的读者偶然碰到我,会说:「舒老师,我和女朋友看了你写的京都,很兴奋,也後来去到京都,但玩了之後,觉得没有你说的那麽精妙。会不会……这里面有什麽特别的诀窍?」
又有的说,他吃的某店某菜,却嚐不出像我吃到的那种香美。难道,吃那食物要有恰当的时机吗?
这一类「诀窍」、「神髓」、「门道」等技法,我很乐意用文字尽量捕捉到读者能大约掌握的地步。现在我已有三、四年很少在纸张媒体(报纸、杂志)上写东西,《高铁》的专栏也停了三年了,突然之间,距离《理想的下午》已经二十年了,哇,光阴真是飞逝!
我很想把我当年无意中提出的「下午」美学,也就是好好珍惜那突然浮出的美妙空档,抬头看一眼夕阳的光晕,啜一口台北人理应拥有的白葡萄酒,嚼几片弹牙香滑的鹅肉,在咖啡馆翻一下日本人精心编出的不懂日文之人也能读的杂志这些歌颂「小小时段也是全宇宙」的生活角度,再次写在某个阅读平台上。
恰好「方格子」编辑们碰上了我,也就促成我的这个写作计画,我从来没在网路上写过稿,也对这种写稿、刊稿方式很感新奇,也很是兴奋。我的小学同学,太多有五十多年没见面了,他们大多在美国,听到我会在网路上写文章,都兴奋极了(希望不是哄我开心),都说从此无远弗届的能读到了!
至於,我将要写的题材,主要还是旅行、赏景、寻吃、谈吃,而同时还有不少日本的论谈。近年更多加了养生的写作,主要是太极拳。但真正贯串的主题,其实是「生活的咏叹」,仍是我的「下午美学」之诸多延伸,故把这专栏定名为《理想的下午2020》。
希望你会喜欢。
欢迎订阅专题「理想的下午2020」,让舒国治的文字领你觅得安然自适的片刻,10/21前订阅早鸟限量方案,还可获得两本一套、价值$350的舒式笔记本,使用进口复古封面纸张与特色线装,扉页精选由舒国治亲自撰写的金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