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巾帼不让须眉!难得的【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让我们远观那些历史留名的她
撰文 藍蒼.編輯 | Lexi Hsu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当中,女性在史料文献当中多半不被记载,或是以男性附庸的身分出现,能够以自身才华名留青史者,少之又少。然而,女性在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也拥有不容忽视的地位与贡献。古代中国社会以男性为主导的环境、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导致许多女性终其一生不能充分发挥其才华。这些女性的处境与心声,或许只能仰赖众多优秀艺术品的诠释,才能吸引他人的关注。
在女力崛起的二十一世纪,女性早已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社会隐藏角色。台北故宫博物院从院藏书画中,精挑细选七十一组精品,横跨元代至民国,并依照主题与年代,分成两大单元—群芳竞秀、女史留芳,展示出女性在由男性主导的不同场域中,曾经崭露过的才艺。
从故宫大厅铺着红地毯的楼梯拾阶而上,就能在二楼的迎宾墙看到几乎占据整个墙面,以粉色为主要色调的看板,上头印制了古画中的各种女性形象,并有「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的字样,向每一个来访故宫博物院的访客推荐最新推出的主题特展。

跟随指示标左转,再往前直走,就能看到同样以粉色装饰的柱子和地板,以及一面直达天花板、悬挂了四幅画作的巨大展柜,而再往前走,就是这次「她」特展的陈列室,一间通往一间,有的大有的小,空间小的宛如女性闺阁,空间大的则有世家名门的居所之感,整个展场就像一幢古代大户人家的院落,展柜内绘制女性型态,或是由女性所作的书画,就像一帧帧纪录女性生活的照片一般,供观众描绘出她们的模样。
▌群芳竞秀 形形色色的她们
从古至今,对於女性的审美标准往往随着时代变迁而有所改变,从唐代的丰腴健美,宋代的端庄婉约,再到明清以後崇尚的纤细瘦弱,对於美女的定义各朝各代皆不相同。
这些形形色色的古代女性样态,透过各代文人画家的笔墨丹青,或婀娜多姿,或对镜妆点自己,或与文人雅士交游,一笔一画描绘出女性们的生活样貌。画中女子有的取自诗词,有的取自历史,有的取自轶事,但多出自於宫闱之中,因此陈列室里也挂上了取自《汉宫春晓图》的部分宫廷建筑为图样的布幔,以及柱子上装饰的窗格,让观众彷佛走进宫廷之中,透过眼前一幅幅生动如照片的画作,静看美人们的一颦一笑以及日常生活。


▲元人 《画梅花仕女》(局部)
这次展览也展出了明代四大家之一的仇英所绘的《汉宫春晓》图,长达574公分的图卷,详细描绘了汉代宫廷中的生活样貌与嫔妃百态。慢慢移动脚步,自图轴的一侧行至另一侧,随着烂漫春光走进宫门,孩童在庭院里嬉戏,一旁宫殿里的仕女有的拿着扇子或许正准备要去服侍哪位嫔妃,有的则逗弄着窗外的孔雀。
再往里走,可见宫女与内侍三三两两聚在一块,或许在商量工作,或许在聊天,或许在采集树叶上的露水,也有些围坐在地上游戏,或是在房内梳妆。而正对着庭院的亭台,聚集了一群伶人,有的聚在一角排练新舞步,有的烧着温暖的炭火,以免春天时仍稍有些寒凉的风让人着了凉,有的手握琵琶、二胡,有的弹奏古筝,或正在搬动古琴。在另一间比伶人们聚集的亭宇更大些的宫殿,则摆了不少桌案,有人在下棋,有人在绘画,也有人在与幼童们玩耍或是慵懒的扶靠着桌案歇息。画中人栩栩如生,耳边好似还能听见琴弦轻轻拨动发出的铮铮声响,以及她们的婉转笑语。
而位於最里侧的宫殿,则是整幅画作中聚集最多人的地方。在殿宇中央,一名盛装的女子端坐在一面屏风前,在她前方有一位画师正在为她画像,在殿宇两旁有数名仕女手持团扇,也有一些女侍手捧香盒,有说有笑的观看着眼前的画像工作。这生动活泼的情景,即是毛延寿正在为王昭君画像,画中丽人与眼前美人相差无几,当时王昭君又怎会知道自己的画像会被画师多加几笔,造成其之後嫁予单于的命运呢?

▲明 仇英《汉宫春晓》(局部)
▌女史留芳 历史留名的她
在「群芳竞秀」里,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女性以及她们的生活群像,那麽在历史中,属於少数的她们的身影又如何透过书画形象被保留下来?

女性的画像,最常见的莫过於宫廷中皇后、太后的画像,以及文人士子根据传说、历史所画出的女性图像,然而琴棋书画并非文人的专属技艺,也有许多女性擅长此四艺,但在这漫长的历史时间当中,这些颇具才情的女性们能留下作品或是留下面容身影的却只有极少数而已。
在本次特展中,除了展出多幅女性的绘画作品以外,亦展出多幅宋元两代的皇后画像,一睹母仪天下、统御後宫的皇后们的面容,另外也有班婕妤、班昭等因才情而在历史上留名的女性,藉由他们所留下的作品与事蹟而在画轴上留下倩影。

▲清 金廷标《画曹大家授书图》
众多画像之中,有一幅十分引人注目,它是一名东方脸孔的女性身穿西方的盔甲与头盔,且画作是以油画绘成,在清一色的水墨美人画作当中独树一格。这幅《油画像》,画中女性的身分尚无定论,曾经在二十世纪初时被订为是香妃像,但因画中人的面容与维吾尔族的形貌有所差别,因此推测另有其人,也有人猜测画中女性可能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小公主。
《油画像》的图纸上有明显的接痕,因此推测其本来应当不是整幅完整的画作,可能原本是宫廷装饰壁画的一部分,後来因为其他原因而被拆下,另外成为一幅风格独特的人物画。至於它的作者为谁?因为画中女性身着西方的戎装,所以有人猜测作者可能是郎世宁所绘,但目前仍还未有定论。
女真人善骑射,入关後仍保有尚武精神,皇帝出行狩猎,也常有后妃或是皇子宗女随行,《油画像》的女性虽然穿着西方铠甲,而非清军八旗的军装,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表现出清宫女性不卸武备的独特样貌,让女性身分跳脱空间限制,不是只能待在闺阁之中吟诗作画。

▲清人 《油画像》
缓步走在陈列室里头,细细品味姿态各异的美人群像,从书信中的一字一句、画作中的一笔一画,感受她们隐匿在当时社会期待下的卓越才情,虽在当时她们未能在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但在千百年後,我们隔着橱窗欣赏这些作品,才女佳人们早已流芳百世。
▌展览资讯
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
展览时间:2020.10.06-12.27
展览地点: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院区 202.208.210.212陈列室
本文/图经授权转载自方格子(原标题:巾帼不让须眉:她-女性形象与才艺特展)
▌延伸阅读
文策院长胡晴舫:「身为女性,我不介意付出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代价」
我们有多自由? 颠覆你所知道的女人与性──性、谎言、柏金包
成为排湾族:赋予生命的艺品x《艺术原境:台湾原住民族创造力人类学》
▌阅读更多方格子相关文章
诗人影评|《迷走广州》:前进吧!女性、女家将和钢管女郎
歪剧评 |《未来妈妈》:温柔叩问社会对女性价值单调定义的野心之作
酿专题│《一代宗师》《师父》《老炮儿》:那些站在男人身旁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