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座纪实】信义周末夜读|拆解东野圭吾笔下的天才── 谈《侦探伽利略》系列作
撰文 書評書目TAIWAN REVIEW of Books诚品周末夜读继七、八月应景的「探访鬼怪文化里的奇幻台湾」之後,九月起以「秋季推理夜」为题,首场邀来推理迷并兼有导演、作家、文案人等多重创作身分的卢建彰,分享他所阅读的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他做一个从理科推理出发的作者,现在已经走到人生推理的阶段了。」卢建彰开门见山的为自己所「读」的东野圭吾下了这样的注解,东野圭吾过往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着作产量非常大,不过就当代的推里小说作者之中,这样的产量仍然不及松本清张,关於松本清张有一个说法,说编辑守在松本清张的家里等着他的稿子,就跪在他旁边,等他一写好就马上要拿去赶出刊连载。
而东野圭吾作为当代知名的推理小说家,在2006年之前面临很大的挑战,他的书卖得很好,许多作品被改编成畅销影视,但始终没有被大奖所肯定,直到《嫌疑犯X的献身》出版,同时得到直木赏以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卢建彰用「一统江湖」来形容东野圭吾这非常难得、不容易的成就。(导演也透露2022年直木赏以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是米泽穗信的作品,中文版敬请期待。)

文学、文案、广告多栖的卢建彰导演/摄影 沈昇勳
从推理小说汲取创意灵感
卢建彰说这场讲座他希望以读者比较没有碰触过的角度,来谈东野圭吾和他的作品及小说里的人物。他在担任广告公司创意总监的时期,会请求他的文案、创意夥伴们要阅读推理小说,理由是推理小说跟广告在寻求「surprise」这件事情的思考过程高度相似。
他以换句话说的方式说明,「我觉得人生就是在绕路,我们真正要的是看了多少风景,而不是比看谁比较早到。」、「我们很多时候是努力的想要绕路,好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风景。」同样的,所有推理小说或者说跟思考有关的作品,如果一开始就告诉你答案,他用很强烈的字眼形容:「我觉得这样是过份了,甚至是极度侮辱人的!」
他引用「广告教父」奥美广告创办人大卫奥格威的铁律「顾客不是白痴,她是你的妻子。」进一步说明,意思是无论广告或是作品,不应该污辱消费者的智力,而是要努力去追求那个让人们享受思考的过程,这与所有的推理小说是非常相像的,就是我们都一起猜测、一起在好奇这个事件是怎麽来的,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里面,用白罗的说法,「真正的工作,总在这里头进行(指脑袋)。」让脑细胞去运动。「最後,我们跟作者同时抵达终点,也许他早一步也许我们慢个两步;也许我们恍然大悟、也许我们;啊!早就知道了。我觉得那就是一种乐趣,那就是一种享受,不就跟我们的人生很相像吗?」
作为推理迷,解谜当然是一个充满乐趣的事情,理工背景的东野圭吾创造了理科主角「伽利略先生」,除了他的工作之外,东野圭吾也带着我们看到主角的人生变化。汤川学从帝都大学物理系,一路成为教授,出国当访问学者,最近回国了,在新书《透明的螺旋》里,他回到日本了,经历这些年,读者也陪着他一起经历成长,当我们随着谜底揭开时,会觉得出乎意料,同时又言之成理,符合我们对於人性的理解,那才是我们心中的高层作品。
他指出,推理小说的作者其实是充满反抗意识的,一件案件上的卷宗号码,都是人生甚至是人命,牵扯的至少是两个家庭──被害者与加害者。去年卢建彰完成的小说《替补的王牌》,谈的就是台湾的真实发生的社会案件,在一个性别还没有完全被世界所理解的时代,有很多家庭都有着受苦的灵魂,当受苦的灵魂反抗的时候,常常创造了自己以及另外一个人的悲剧,这样的事情不断在发生着,当他去知道这样一个案件的时候,就很想要把它给写出来。因为当它只是报纸上的或者是网路新闻上的几行字时,我们就看过去了,无法真正知道这些人面对的痛苦还有挣扎,甚至因为这样,让我们反而忽略了很多重大的议题。
东野圭吾作品里的社会意识
「我认为东野圭吾是一个非常非常有社会意识的一个作者。」他写了好几本作品都跟反核有关,例如《天空之蜂》,电影由江口洋介主演,作为书迷总是会觉得电影还好,卢建彰坦承他做为一个影像创作者,要在120分钟到150分钟内把一本书挤进去实在太难。
他很推荐《天空之蜂》,甚至认为台湾的每个人有机会都应该找来读,因为日本跟台湾的差距并不远,书里故事场景设定在日本一座新型的核能发电厂遭遇恐怖份子威胁,嫌犯用远端遥控方式劫走日本自卫队最新研发的直升机,要求日本首相立即停止所有核电厂的运作,否则要让那架直升机直接坠毁在核电厂上头制造核灾。这个威胁太巨大了,首相最後接受了这个条件停下了所有核电厂的运作,对於大众立刻产生冲击,舒服的吹着冷气,当下就没有了,日本交通大量需要的电车也停驶了,超高办公大楼平时感觉视野辽阔,感觉整个城市都在掌握里,这时候就感觉比下十八层地狱还痛苦。
这就是一个推理作家了不起的地方,他让读者去思考一个议题,藉由一个看似不可能但是你仔细想他言之成理的一个情境,迫使你我应该切身思考的题目,卢建彰很喜欢最後这个犯人说的话,他说,今天问题不在於你的立场是拥核或是反核,真正的问题是日本人民的冷漠,日本人民对於每天都在使用的能源竟然从来没有去思考过它从哪里来,个人的选择会对国家造成多少影响,真正有问题的不是核能,是这个心态、是这个态度。我认为做一个台湾人,我们也应该要读这本书。
伽利略系列主角汤川学除了物理学的关系,另一层意义是回顾历史上的伽利略,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反叛的人物,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去看,汤川学基本上就代表在现实世界里,一个不服从体制、不服从所谓过去既有定律的人。比如说他看到小孩会起荨麻疹这样奇妙的设定。据说,东野圭吾曾说过,写到後来他是以福山雅治为蓝本来书写汤川学的,就好像提到加贺恭一郎,就会联想到阿部宽。
书中他的侦探夥伴也是同学的草薙刑警,遇到问题的时候总会「使用」内海薰这位女刑警,影视里角色由柴崎幸扮演,经过这几年我们一起看着,以前的女神慢慢的也走到一定年纪,而内海薰这个角色,其实是东野圭吾的作品被影视化之後,被编剧所请求创造的,卢建彰强调,这一点非常有趣而且是很当代的,特别是当代才有的现象;一个写书的人、一个作者,竟然会因为他的作品影视化之後,反过来又影响到他的创作的生命。
东野圭吾今年64岁,他的创作的时间刚好也是卢导打趣说自己从不良少年变成不良中年的这个过程,一同见证了日本经济泡沫化之後,东野圭吾的每一个作品都在与社会对话,他看着这个社会产生什麽现象,所以他做了什麽书写,在311发生之後,大家也在期待作为日本当代的国民作家会有怎麽样的作品,後来他果然推出《当祈祷落幕时》。
小说与读者生命经验的相互映照
最新的作品《透明的螺旋》,谈的都是现在与过去,里头有非常多的角色,包含
主角汤川学本身都必须要去回答一个最基本的哲学问题:「我是谁」,还有「我从哪里来」、「要去哪里」。透过书名可以想像这是关於一个身世的故事、这是关於一个生命的故事,因为作者有意的误导,一开始还真的会看不懂东野圭吾埋藏的谜,卢导说他在夜里头读到11点多,忽然大叫:「啊!」,在旁边太太吓一跳,问:「你是怎样?」三天後,换她大叫:「啊!」,他立刻跟老婆说:「我们现在可以讨论了。」比起那个故事本身,他没有想到东野圭吾走到这个位置,也忍不住猜测作者到底发生了什麽事?故事中的情节是不是真的发生在他身上或他家人身上?
卢建彰在不能剧透的情况下,藉由他执导与家有关的三部广告导引读者体会,作品中有他自己与父母真实相处的情节,他带癌末的父亲最後一次出游,阳光从车窗洒进来的时候,久病苦痛的脸上脸上竟突然有了笑容,五天後,父亲离世,但那笑容一直在他记忆里,也成为他微电影中动人的一幕。《透明的螺旋》让他有强烈的感受,东野圭吾应该也正在面对人生这样的情况,因此把这个议题摆进来,作为一位小说家、创作者,其中很重要的意义在於,跟这个世界的问题,藉由创作去解决自身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会有答案,但是这个过程里头产生的作品,或许有机会成为别人生命的答案。
卢建彰说,他可以强烈的感受东野圭吾来到创作生命的下半场,作品里绽放出的人性光辉,对照早期的作品里突显自己比读者更聪明、比评审更聪明,现在的东野圭吾追求的是如何让每个人都有感,小说里与读者对话的主旨已经从物理已经来到心理,《透明的螺旋》里的川汤学从一个冷酷无法群居的天才,竟放下他最重视的研究工作,回家陪伴年迈的双亲,东野圭吾让我们见到汤川学的脆弱,解除了生命里头巨大的奥秘,做为读者,他更倾向喜爱这样的东野圭吾、倾向喜爱这样的汤川学,喜爱汤川学一路从一个人冷酷的学者到一个对人生所有充满难解的题,看到答案但同时也放下那答案的模样。他喜爱跟着东野圭吾一起长大。
-
本场讲座同步收录於迷诚品Podcast|#诚品LIVE
线上收听连结
https://link.chtbl.com/qHxgZurD
▌讲座来宾
卢建彰 (导演、作家)
是广告导演也是诗人,是小说家也是跑者。 曾是GUNN REPORT广告创意积分台湾第一名,写了十五本书,写过三首歌,和钢笔是舞伴,每天一定要与咖啡谈恋爱,还要游自由式一公里或跑五公里。认为如果抓到一个信念就要有抓到一个信念的样子,不然就别怕北七过日子。出版着作:《把好事说成好故事》、《替补的王牌》、《最大的示爱:掰掰~有点糟的一年,未来我们好好过》、《文案是…我不知道.你不知道的东西》、《文案力:如果没有文案,这世界会有多无聊?》、《感动,才有影响力》、《空乌》、《药命》、《创意力:你的问题,用创意来解决》、《跑在去死的路上,我们真的活着吗?》、《愿故事力与你同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