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舊如此親密,令時代美麗繼續
撰文 馮興怡 攝影|馮興怡 受訪人|留情(Kenna Lau)― 觸筆生愛,專訪文化及藝術推廣實踐者留情。
親密愛人特展」要屬其中之一,展覽八幅描繪亞洲百變天后梅艷芳的畫作,從展覽引言開始到
九宮格彩色插畫牆,每一幅畫、每一句電影台詞和「梅艷芳金句」、歌詞,所有細節再再顯現
著實力與風采洋溢的八零年代華語樂壇最閃亮的一顆星――梅艷芳的絕代魅力。
為此,誠品敦南店特別邀請畫作作者留情來台親自佈展外,並接受專訪,和大眾談談這次展覽
的核心理念與感想。
迷戀、嚮往舊事物中細膩的感情、質感及純真。認為身為年輕人有責任保護及推廣文化,因此
致力向年輕一代推廣過往經典,重拾過往美好時光。
畫作並不以傳神的五官雕琢取勝,相反的,正因為她的畫作沒有面目表情,卻意外「傳神」,在
梅艷芳這位以「百變」形象廣為人知的偶像題材下更有說服力,更凸顯了梅艷芳的「百變」才華。
想請問繪畫之於您的意義、畫過往流行文化符號的意義對您而言又代表什麼呢?
留情:中學時做了一份也是關於過往歌壇的作品,也是用簡化的風格來呈現,沒想到
極受歡迎,這也成為了一個很大的動力,我於是一直畫一直畫,有一次就覺得不如開
一個專頁把他們全部放在一起,順便推廣一下過往經典,希望更多年輕人會留意,沒
想到非常受歡迎,心裡很感激。我總覺得通過繪畫我可以安慰到很多人,無論是引起
共鳴還是看見自己喜歡的事物有新的形象。
其實我之所以選擇以簡化型式去畫,是因為我很想鼓勵更多年輕人在追逐潮流的同時
也去留意過往經典,因此想以一個更為年輕人所接受的方法去介紹過往經典,簡化風
現在就很流行。80 年代已經是快 40 年前,一說出來不太熟悉這個年代的朋輩第一印
象也可能覺得是「過氣」或者「無聊」。
但回首過去其實很多藝人的形象也非常深入民心且劃時代,像阿梅前衛的《壞女孩》
形象到周星馳《回魂夜》的形象。不需要畫五官也可以認出是誰,能突出該藝人演繹
的角色與形象到底有多經典。簡化的畫希望能為觀眾提供更多想像空間,不論是喚起
自己的回憶或重新認識這個人,可令觀眾思考畫中人和自己的關係,不是單方面的輸
出而是雙方面的互動。
![](/CMS/Files/M081/09/0912/0002/01.jpg)
![](/CMS/Files/M081/09/0912/0002/02.jpg)
是,可是依留情的年齡來看,能對八零年代香港的舊風華這樣如數家珍,實在不可思議!請您分享
關於「懷舊」的觀點和經驗。
熱潮》和曾路得的《風箏》。這兩首歌是我對經典金曲的第一印象。我一直也很喜歡
聽舊歌,我從沒有抗拒過或覺得過氣。舊歌總是會令我回想起以往的自己,那種簡單
和純真總是很吸引我。但到真正開始研究過往經典,是在大概4年前正在讀初中的時
候,那時候選修視覺藝術科要自擬一個題目做作品,我選了「懷舊」,我覺得這是一
個值得深入研究的題目,蒐集資料的時候就開始慢慢認識過往的電影、音樂、文化。
我之後就不停地開始瞭解過往的東西。是緣分吧,我也被梅艷芳的作品迷住了,越看
越著迷,就被迷住了,我覺得過往的東西都好有質感,感情好細膩。越聽越喜歡,就
自己到書店看有關阿梅(梅艷芳)的書,買碟聽阿梅的歌、看她的電影。還記得我第
一部看阿梅的電影是《胭脂扣》,她的眼神真的教我深深入迷,舉手投足也像畫一樣
美。上年中學畢業第一份暑期工賺來的錢就全部都拿去買阿梅的黑膠碟。我喜歡 80
年代和阿梅也有很大關係。
很多人以為我完全不留意現在的歌影壇,其實不是(笑)。現在香港和台灣也有很多
獨立的樂團歌手也很值得我們去支持。其實我也有喜歡的韓國明星團體,還去過他們
的演唱會和去信粉絲會。現在的歌影壇有現在的特色,以往有以往的。
有人會覺得自己不是生於那個年代,覺得距離感很重,未能完全瞭解那個年代,覺得
自己沒有資格去推廣過往經典或因此沒有興趣去了解。實際上,文化/經典是劃時代
的,沒有「有沒有資格」或「理不理解」這回事。其實我一開始欣賞藝術或者欣賞過
往歌壇的時候,我不是因為看一些學術性書籍、看一些分析過往歌曲電影的文章我才
覺得它們很有意義,有很多值得我喜歡的地方我才喜歡上的。我是單純因為喜歡而喜
歡,像我看梅姐的電影就喜歡上了她,第一次看我根本完全沒有看過任何分析,我就
很單純的愛上了,以後才看細緻分析電影的文章。 值得愛上的事,不需要多做分析就
能愛上了,看了分析只會更喜歡。印象派畫家莫內曾說過一句,
” Everyone discusses my art and pretends to understand, as if it were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when it is simply necessary to love. ”
(譯:「眾人談論我的藝術作品時都假裝理解,彷彿需要理解我的藝術作品,其實只
需要愛。」)我覺得很有意思,很多東西沒有絕對的答案,只需用心領會。縱然你不
生於那個年代,你也願意去愛,去欣賞,就已經很足夠了。
![](/CMS/Files/M081/09/0912/03.jpg)
![](/CMS/Files/M081/09/0912/04.jpg)
![](/CMS/Files/M081/09/0912/05.jpg)
留情:我自己有想過當藝術家或者文化工作者,不過那要等到畢業才算吧。但是有一
樣是一直希望能做到的――推廣保育文化的重要性。希望各種文化能夠被好好的保存,
感情也是。其實現在有很多以往的歌迷仍在不停為逝去的偶像延續他們的精神,每一
年也會為偶像的生日、紀念日舉辦活動,希望大家記得他們。我很尊重一些真心為推
廣文化的前輩們,身為後輩,我很想幫他們延續這種精神,視為使命。
今天做的一切也影響著未來。有些事情現在不做就永遠不會做了。日子每一天也在過
,難道我們要等 40、50 年後,發現過往文化的影子緩緩淡去,我們才會驚覺為時已
晚?我覺得我現在以年輕人的身分略盡棉薄之力向同輩推廣文化,其實更有作用。
很重要必須要說的是,我並不想告訴年輕人要像我一樣喜歡過往的人事物,而是希望
大家能夠樂意去認識過往人事物,對過往有基本的認知,我覺得對文化傳承來說非常
重要,對文化的認識以及態度,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甚至發展。
我一直的夢想就是開一場自己的展覽,沒有想過第一次開展竟然能和梅姐有關,真的
非常感激,希望更多人能愛梅姐吧。
![](/CMS/Files/M081/09/0912/06.jpg)
![](/CMS/Files/M081/09/0912/07.jpg)
Dearest Anita 親密愛人特展
―致敬永遠的百變天后梅艷芳―
2018/07/17 Tue. - 09/26 Wed.
誠品敦南店 GF藝束光廊
用藝術留情百變.憑記憶擁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