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誠品閱讀職人大賞 年度新人作品連載Ⅱ】「城郊少女的啟蒙書店(中)」
撰文 洪愛珠洪愛珠
臺北養成,倫敦藝術大學畢。平面設計工作者,工餘從事寫作,著有散文集《老派少女購物路線》多及家庭餐桌、庶民吃食與人景。囊括2021臺灣文學金典獎、2021Openbook年度中文創作、誠品職人大賞三大獎項等。
我最初的誠品書店經驗,是光復和南京店,因位置在公車二三五和二九二動線上。後來才頻繁地去敦南店。
光復店是一間地下室,原址在國父紀念館側門的麥當勞旁,今為陶板屋餐廳。印象中步下樓梯,即深入洞穴,或進入某個祕密結社入口。那裡幽深,自成世界。與它相遇時,恰是我的文藝青年的人格形塑期,買過的書皆牢牢記得。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本難以歸類的全彩圖文書。書中的圖片拼貼怪誕,文字充滿偏見(而什麼文字是全然不帶偏見的呢?),篇章標題如〈行天宮完全拜廟手冊〉、〈拜託不要點鴨肉〉等,滿是又頹又廢的黑色幽默。版面看上去像外國雜誌,但,寫的是中文,講的是台北。
‧
那本書是《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一九九八年由五位年輕人共同創作。內容生猛偏激,說起我城台北,尖酸諷刺而不減深情。時過將近四分之一個世紀,這本書仍然在版。當年出生的嬰兒,大學都畢業了。我乘很多趟公車,在書店裡翻閱多次以後,才買回這本對國中生而言價格不斐的書,至今偶爾翻閱,仍有興味。
往後快轉二十二年,一個人事件發生。我結婚,丈夫是《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作者之一。五位作者偶爾會以中年大叔狀態,齊聚在我家吃喝聊天。遭遇比小說離奇,因此書店改變人生,在我身上真實不虛。誰去告訴當年在書店一角,戴著厚片眼鏡,配合髮禁留著足以造成心靈創傷的難看短髮的國中生,這未來的種種,她是不會信的。
至於誠品南京店,是一九九六到二〇〇四年間,曾經出現在台北南京東路上的一家誠品分店,建築師是李瑋珉。建物稍退縮於巷內,夜裡透明發亮。室內高闊,有木質緩坡。街區裡錦繡寶盒似的一座建築。
該建物在誠品之後的房客,是我的前東家,從事歐洲家飾貿易。建物大幅改建,米色外牆,開大小不一的長方窗。大門處塑出紙張掀出折角的造型,如一份邀請。
面試當天,低頭確認地址,抵達時,抬頭一見那建築就發怔。當時的誠品南京店已歇業七年,我仍一眼認出昔年書店。有顛倒錯亂之感。
在職期間,每日通勤,在南京復興路口下公車,灰頭土臉推門入室。迎面一片清涼香氣。自建築內部長窗看出去,一株小葉欖仁,數層樓高,油綠葉片折射日光,細聲細語,靜默佳美。東家原是畫家,經商風格浪漫非常。聰明漂亮的同事頗多。公司頂樓有長牆一面的書櫃可借閱。時常供職員至歐洲看展,看舞,聽課。回想起來,如此厚待員工的東家,固然寬綽,大器良善仍是罕見。
那座建築,與它外部的南京東路上忙碌人車,烈日和煙塵,是平行時空。我當時剛出社會,年紀輕,脾氣硬,但在此地待上一段,日日浸潤,仍感到場所倘若動人,仍可能改變精神。
場所所供應的,除物質和買賣,應還有一些別的什麼。如誠品敦南店的整排書架,間隔以等量室外窗。敦南店的書店層在二樓,二十四個鐘頭全日營業,窗戶使時間進入空間,有日有夜,烈陽與細雨,有行人與樹冠的動靜。
二樓除了角落咖啡館,幾乎全是書店範圍。與其他商場相較,稀罕的不在書店樓層混合其他百貨貨架。身為世故成人,固然明白在坪效上,書店的營收遠不及其他。但身為一名讀者,對於書架周遭不會出現按摩椅、手機殼、金枕頭榴槤的純粹書店空間,仍深深懷念。
在實體書店翻閱實體書,是與文本直面相見,得以透視行銷的化妝,言溢於實(或遜於實)的推薦語,直接讀真的。因此在書架間徜徉如潛水,最是專注眼前。遇見一書,索性在木階梯坐下,一讀入迷,就不怎麼聽見他人行經時木地板的啞響。有些人體貼,保持躡步經過。書店中人也奇怪,有木地板的地方就坐下,瓷磚區域,自動不坐,如群鳥擇覓棲地。書店一直是我們這種人的棲地,因此敦南店沒有了的這兩年,我常常不知道要飛往哪裡。(未完待續)
【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年度新人——洪愛珠】獲獎代表作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洪愛珠
出版│遠流
▌延伸閱讀
☞大稻埕、迪化街、永樂市場,老派少女熱愛的購物路線
☞燈籠與香包──洪愛珠的記憶書寫.氣味篇|《提案》5月號.普魯斯特的鼻子與瑪德蓮
☞【2021誠品閱讀職人大賞 年度新人作品連載I】「我的『前誠品書櫃』暨書店回憶(上)」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