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藝青年特展《造物星圖:工藝青年朝向自我實現的職人軌道》作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策辦之「2025臺灣工藝季」的首檔特展。集結23位工藝青年、53件作品,完整呈現臺灣工藝青年的創作樣貌。
本展是工藝中心邁向70週年後的重要延續,以工藝「漫活 SLOHAS」理念為核心,以開放視角引領觀眾,從作品出發深入探索材質、技術與創作背後的故事。展覽主要分為六個展區,分別展現青年們創造出與在地連結,飽含日常元素的作品中埋藏對於地方的關懷與突破。
見證工藝青年如何透過創作點亮屬於自己的星軌,為工藝注入智慧、美學與永續的生活價值,期盼工藝融入當代生活,成為文化與創新的新契機,為工藝未來開啟全新價值。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LiPER,首圖取自FLiPER}
青世代照亮工藝軌跡
圖片來源:FLiPER
工藝中心長期致力於工藝的推廣與傳承,藉由長世代「心工藝」奠基、壯世代「新工藝」建構,最終由青世代照亮「星工藝」的未來。展覽回應這一願景,挖掘作品背後的文化意涵與創作者的群像,以「星圖」為隱喻,呈現每位工藝青年在工藝宇宙中的獨特軌跡。
圖片來源:FLiPER

圖片來源:FLiPER
展覽以工藝青年為核心,描繪一幅屬於當代的工藝宇宙,展現臺灣工藝從傳承到創新的動態發展。
宇宙的廣闊與星球分布的動態感,逐漸漫延,如同水面上擴散的漣漪,每個波紋都是一顆星球,緩緩向外延伸,將自身的能量與引力傳遞到更遙遠的空間。這些星球在擴散的過程中,彼此互相影響,形塑出宇宙的結構與秩序,彷彿一場永不停歇的共振交響曲。
圖片來源:FLiPER
▌更多活動資訊
六大展區實現傳統技藝新樣貌
圖片來源:FLiPER
展覽分為六大主題區域,包括「日常造物照起工」、「開工就是要開市」、「光環自造者」、「人人有功練的多重邊界」、「放光照耀著的恆星」,以及「一座藍海星圖的誕生」。
透過六大主題,近一步帶領觀眾探索工藝青年如何結合地域文化、創意科技與實驗精神,從日常素材出發,創作出與地方深度聯結的作品,並實現傳統技藝的創新突破。
圖片來源:FLiPER
此次展覽關注的不僅是工藝技藝的傳承,更在於探討當代創作者如何以技藝為媒介,將工藝從「造物」延伸為自我表達與社會回應的工具。工藝青年在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中,透過創作探索內外平衡,重新定義工藝於現代生活中的角色。
▌造物星圖-工藝青年朝向自我實現的職人軌道 活動訊息
日期|2025年1月15日~5月11日
時間|二~日,09:00~17:00
地點|工藝設計館 1~2 樓(542台灣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陶藝的創作可以說是藝術與科學的結合,製作過程中除了要兼具美感、仔細的計算,還包含不可預測的機率,使每個作品都充滿特色。
本書是陶藝專用指南,當中深入淺出說明摸索陶藝過程中會遭遇的問題與解方,全方位了解這項深不可測的藝術。
▌渾然天成的木作形貌
榫接結構在木作領域中一直佔有一席之地,每個卡榫的接合都需要熟悉木頭以及長久的技藝才能夠完成此項精緻的藝術。
本書提供完整的榫接結構教學,使初學者能夠依據書中提供的樣式完成屬於自己的榫接作品。
▌看更多FLiPER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