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品書店松菸議題沙龍|3.01-6.30 開卷夜讀📖吹動永續生活的風
活動期間 2025年3月1日 - 2025年6月30日每週讀一本書,看見世界脈動
開卷夜讀系列活動以小型讀書會形式,每週挑選一個主題及一本書,
邀請您透過講座內容,深入當代議題,在誠品書店松菸來一場與知識的想法碰撞!
第二季主題:吹動永續生活的風 🌏
春夏之交,捎來了冷咧與和煦的風,
不僅代表季度的轉換,也是「融合再出發」的驅動力,
本季開卷夜讀系列活動,以【SDGS 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宗旨,
透過4項探討議題:「山林海洋生態」、「多元性別發聲」、「城鄉產業發展」、「循環社會平權」,
與您共同乘著象徵乾淨能源的風,綜覽全球永續發展進程,找出台灣的在地化解決方案。
3月- 大塊文化|走入生命,看看我們的山、我們的海
4月- 時報出版|找回與生俱來的靈魂:性別,不只有兩個選項 👉報名連結
5月- 果力文化|理想家園未來式:城鄉產業新視野
6月- 群學出版|想像一個更好的社會
4月份-時報出版:找回與生俱來的靈魂,性別,不只有兩個選項
在傳統觀念中,性別往往被簡單劃分為男性與女性,彷彿這是唯一的選擇。然而,隨著性別研究的發展與社會對多元身分的理解提升,我們開始重新思考:性別真的只有兩種嗎?事實上,性別不僅是一種生理上的分類,更涉及文化、歷史與個人認同,是一種流動且多樣的存在。
本系列講座將邀請知名作家、學者與Podcast節目主持人,從文學與藝術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多元性別認同的發展與現狀。精選四部作品——《單純》、《噢,我的天哪!》、《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與《祝大家文藝復興!》,藉由這些書籍的視角,帶領大家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性別敘事,並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性別平權與包容。
性別不該是束縛個人的框架,而是展現靈魂的方式。讓我們一起透過閱讀與對話,打破二元性別的限制,擁抱多元可能,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 主辦單位|誠品書店、時報出版
★ 共讀時間|週四晚上 20:00-21:00
★ 開課地點|松菸 3F 議題沙龍
★ 學員報名|採ACCUPASS活動通報名,座席有限,額滿後開放站席。
★ 上課提醒|建議可於活動前閱讀活動選書或可自備書籍至現場。
★ 報到時間|請於活動前10分鐘(19:50)完成報到,如未報到完成視同釋出名額,現場開放候補讀者入座參加。
★ 備註說明|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活動期間,購買「時報出版_開卷夜讀主題企劃」參展書籍,可享單書 79 折!詳情請見 👉 https://eslite.me/7avhh2
04/10(四)20:00-21:00 👉 報名連結
瑪莉奧德‧穆海─青少年文學中的單純與多元
夜讀講師|朱國珍(作家)
瑪莉奧德·穆海以幽默筆觸與深刻洞察,塑造鮮活角色,讓青少年讀者在故事中尋找自我,探索認同與未來的可能。本場講座邀請知名作家暨評論人朱國珍,帶領讀者深入《單純》、《噢,我的天哪!》,感受穆海如何以溫暖與智慧書寫成長路上的挑戰與陪伴。
★ 講者簡介|朱國珍,台灣作家、詩人,東華大學創作碩士。曾任華視主播、製作人,現從事媒體、寫作與教學,並擔任公廣集團董事。著作與節目關注文學與文化傳播。
04/17(四)20:00-21:00 👉 報名連結
共情的天賦與疾患:非裔科幻大師的近未來喻言
夜讀講師|洪凌(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
奧塔薇亞·巴特勒以獨特視角重塑科幻文學,挑戰性別與種族界限,影響無數讀者與創作者。本場講座邀請知名學者、作家洪凌,深入剖析巴特勒的作品《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如何顛覆傳統敘事,開創科幻的新可能。歡迎參與,一同探索巴特勒筆下的未來世界!
★ 今晚書單|《地球之籽:播種者寓言》
★ 講者簡介|洪凌(Lucifer Hung),台中人,台大外文系畢業,薩塞克斯大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現任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專攻酷兒文學、科幻小說、跨性別創作及文化批評,作品風格兼具挑釁與浪漫。
04/24(四)20:00-21:00 👉 報名連結
偉大的靈魂是雌雄同體:文藝復興三傑的人像藝術
夜讀講師|王健安、林齊晧、戴郁文(共同作者)
文藝復興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塑造了藝術史上最輝煌的時代。他們的畫筆與雕鑿超越時空,從神性探入人性,為我們開啟一場關於創造、信仰與美的對話。本場講座將由王健安、林齊晧、戴郁文三位講者,引領我們穿越歷史,透過經典圖像解讀文藝復興大師的人像藝術,探討藝術如何映照靈魂,如何在大海、高山與平原間尋找人類精神的無限可能。
★ 今晚書單|《祝大家文藝復興!三傑帶路,探索藝術新視界》、《十二凱撒: 從古代世界到現代的權力形象》
★ 講者簡介|
王健安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世界劇場的觀眾:16-18世紀導覽指引中的羅馬城》等書。現為轉角國際 udn global「瓦堡學院」專欄作者及Podcast 製作。
林齊晧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任udn global 轉角國際主編、Podcast 製作與主持人。曾獲2023 SOPA 亞洲卓越新聞獎突發新聞類獎項。合著有《新聞記者》(時報出版)。
戴郁文
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現為udn global轉角國際「瓦堡學院」專欄作者、「祝大家文藝復興!」Podcast 製作與主講。合譯有《十二凱撒》(時報出版)。認為記憶與視覺是穿梭時空的工具;凡是人為造作,皆是藝術。
│注意事項│
★ 學員報名|採ACCUPASS活動通報名,額滿為止。
★ 上課提醒|建議可於活動前閱讀活動選書或可自備書籍至現場。
★ 報到時間|請於活動前10分鐘(19:50)完成報到,如未報到完成視同釋出名額,現場開放候補讀者入座參加。
3月份-大塊文化:走入生命,看看我們的山、我們的海
大塊文化與誠品書店松菸將以【SDGS永續發展目標】為核心宗旨,透過講座探討議題「山林海洋生態」,藉由海洋文學作家與自然文學作家的腳步,深入海洋與走入山野的生命探索,更靠近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更認識地球的美好。
★ 主辦單位|誠品書店、大塊文化
★ 共讀時間|每週四晚上 20:00-21:00
★ 開課地點|松菸 3F 議題沙龍
★ 學員報名|採ACCUPASS活動通報名,座席有限,額滿後開放站席。
★ 上課提醒|建議可於活動前閱讀活動選書或可自備書籍至現場。
★ 報到時間|請於活動前10分鐘(19:50)完成報到,如未報到完成視同釋出名額,現場開放候補讀者入座參加。
★ 備註說明|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3/6(四)20:00-21:00
讓抹香鯨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台灣的海洋 —《海洋台灣新地標》新書分享
夜讀講師|廖鴻基(本書作者)
地震、颱風都不能阻止的熱血任務,兩年來的計畫進一步證實:
每年三月到十月間有抹香鯨群分批來到花蓮海域,而這裡很可能是牠們生產及育嬰的場所。「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海上觀察二年記,讓海洋成為我們日常的生活領域,期待有一天,台灣社會接納並認同抹香鯨是我們引以為榮的海洋鄰居,並以「海洋台灣新地標」的視角和態度來珍視及善待牠們。──廖鴻基
本活動將邀請作者廖鴻基與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一同聊聊,分享在此計畫中的熱血紀錄。
★ 今晚書單|《台灣π: 發現太平洋抹香鯨》、《海洋台灣新地標: 發現太平洋抹香鯨》
★ 講者簡介|
廖鴻基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花蓮,曾從事漁撈,執行鯨豚海上生態調查,創辦台灣賞鯨活動,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創會理事長、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目前為海洋大學兼任副教授。多年來致力於多樣海洋計畫,同時以海上生活觀察與感想為核心來創作。
出版作品包括《魚夢魚:阿料的魚故事》、《最後的海上獵人》、《23.97的海洋哲思課》、《遇見花小香:來自深海的親善大使》、《黑潮漂流》、《海童:一本漂流的想像誌》、《大島小島》、《漏網新魚:一波波航向海的寧靜》、《飛魚.百合》、《討海人》、《鯨生鯨世》、《漂流監獄》、《後山鯨書》等多本。文章入選台灣的中學國文課本及重要選集,以其書寫的取材廣闊與描繪之幽深,自成一格,影響深遠。
曾獲時報文學獎第十六、十八屆散文類評審獎,聯合報讀書人文學類一九九六、一九九七年最佳書獎,一九九六年吳濁流文學獎小說正獎,第一屆臺北文學獎文學年金,第十二屆賴和文學獎,第十二屆巫永福文學獎,二○○六年九歌年度散文獎,二○一一年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年度好文,二○一六年花蓮縣文化薪傳獎,二○一八年當代台灣十大散文家,二○一九年吳三連文學獎、二○二二年九歌年度小說獎。
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
台灣是一座面對太平洋的群島國,我們是一群關心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的工作團隊,由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帶領,於二○二二年九月成立「花蓮縣福爾摩沙協會」,將執行多樣海洋計畫,讓台灣社會轉過頭來看見並關懷我們的海。二○二三年由協會策畫,廖鴻基等人共同執筆著作《台灣π:發現太平洋抹香鯨》。
3/13(四)20:00-21:00
一位山女長距離步道健行的探索物語 —《同行》新書分享
(魏肇儀攝影)
夜讀講師|劉崇鳳(本書作者)
「長距離步道」是近十年來逐漸興趣的一種旅行方式,旅人背上所需行囊,以徒步的方式,完成一段幾百公里到幾千公里不等的旅程。不管是朝聖型步道或是自然山野步道,都有越來越多人上路,或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去走走。這樣的旅行,旅人需要深切地直面自己的體力、負重力、對於意外的處理能力、對於每日生活資源取得的掌控力,本是一件辛苦的事。若有人同行,尤其是與自己親密的伴侶同行,彼此能共享所見所聞的體會、共同做出旅程中的各種決定,但彼此的疲勞與焦慮也會互相折磨,在漫漫長路上,與伴侶同行,是否真的是一種浪漫?
善於登山健走的山女劉崇鳳,十年前某日突然看到一則關於阿帕拉契山徑的訊息,就突然決定上路了,而且拉先生小飽同行,在完成旅行的多年後,她把那段旅行的故事改寫成小說。本活動將邀請崇鳳一同聊聊,分享在漫漫長路上旅人的身心實況,以及路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 今晚書單|《同行》
★ 講者簡介|
劉崇鳳
帶有八分之一大武壠族血統的客家女子。幼年體弱多病、少年叛逆逃家、青年上山下海、中年返鄉自觀,台灣山林引動她書寫,大海則教她舞蹈與吟唱。
大學時代登山至今,喜愛傳統高山縱走和長距離步道健行,著迷於生態心理學和登山社會學的探討,以土地、族群和心靈為動力,書寫成為至深良伴。
作品:
《人生有病才完整》(與張卉君合著),大塊文化,2023。
《女子山海》(與張卉君合著),大塊文化,2020。
《回家種田:一個返鄉女兒的家事、農事與心事》,遠流,2018。
《我願成為山的侍者》,果力,2016。
《活著的城:花蓮這些傢伙》,寫寫字工作室,2014。
《聽,故事如歌:邊疆抒情搖滾》,天下文化,2008。
個人部落格:甲板 https://milkhu.blogspot.com/
個人粉專:小飽下田‧崇鳳寫字 https://www.facebook.com/breadfarmer.h
3/20(四)20:00-21:00
與山林共情,福爾摩沙的美麗與哀愁
夜讀講師|阿步(森林護管員、巡山員)
台灣由近70%的山區構築而成,擁有無數舉世聞名的美景。而這片土地,正被一群名為「森林護管員」的專業人員日夜守護著,他們是誰?又再做些什麼呢?
本場講座邀請到曾任職森林護管員的阿布,透過個人經驗與專業分享,帶領讀者了解森林護管員這一普通人較難接觸的特殊職業,並深入探討山林保育的環境議題。
★ 今晚書單|《浪漫巡山員:從海拔0到3000公尺, 熱血堅毅的台灣山林守護者》、《傷獸之島: 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女子山海》
★ 講者簡介|
阿步
非相關科系的我,誤打誤撞得不小心走到了這個領域。也誤打誤撞因為這份工作讓自己寫了一本書,然後開始了各種對於工作還是無痕山林的分享會。這一切都是這份工作最浪漫的地方。愛騎車、喝酒、嚮往森林自由的每一切。
3/27(四)20:00-21:00
探訪黑潮,看見臺灣的生命情詩
(李維尼攝)
夜讀講師|林東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人們對於海洋總有個冰冷、深不見底的刻板印象,黑潮卻不僅帶來溫暖的洋流,更多情的帶領無數海洋生物造訪臺灣,寫下無數的生命「情詩」。
本活動邀請到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林東良,期望透過本場講座,將臺灣海洋環境、生態與文化普及給讀者們,共同理解、關心臺灣的海洋生態故事。
★ 今晚書單|《黑潮島航:一群海人的藍色曠野巡禮》、《黑潮尋鯨:遇見噴風的抹香鯨》
★ 講者簡介|
林東良
土生土長的花蓮人。2008年帶著對海洋與鯨豚的好奇參與黑潮海上解說員培訓,是我和鯨豚、海洋真正建立起連結的時光,之後我的工作和生活都與海洋分不開,期望讓更多人一起認識、體驗海洋。
│注意事項│
★ 學員報名|採ACCUPASS活動通報名,額滿為止。
★ 上課提醒|建議可於活動前閱讀活動選書或可自備書籍至現場。
★ 報到時間|請於活動前10分鐘(19:50)完成報到,如未報到完成視同釋出名額,現場開放候補讀者入座參加。
── 5月份活動資訊 Coming Soon,Stay Hungry Stay Foo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