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開始出現在地球的時間,不過短短一瞬,但存在感卻實質地衝擊著地球的樣貌,文明社會的建立,橫跨陸地與海洋的移動,大氣、岩石、海水⋯⋯都記載著線索,也記下物質帶來鬥爭的歷史。本期《提案》從八本書出發,閱讀人類與地球的歷史。
▋文明建構
有形的物質、無形的感官體驗,引發權力與貪婪的鬥爭。
小小的糖,從貴族表徵身分地位的奢侈品,隨著經濟體系與資本主義的發展,轉變成庶民化。從食物與飲食人類學的角度,探討糖推進殖民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進程。(西敏司,大牌)
巧人徒手捉住第一隻鯰魚,展開人類與海洋漫長的互動歷史,埃及、羅馬、日本等文明掌握魚類特性而生存;冰島、北海、紐芬蘭島及新英格蘭漁場的興衰揭示危機,海洋不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布萊恩.費根,八旗文化)
人對氣味的感受,常常是後天形塑的。工業化時代,臭味成為階級歧視的標準,上層階級開始壓抑自身的味道;女性也不再是比男性臭的生物,而開始與花香、果香連結,嗅覺的歷史也是西方文明演進史。(羅勃.穆尚布萊,貓頭鷹)
表達情緒,傳達感性的眼淚,曾被禁止出現在公共場合,也曾是女性擁有的特權,它具備的私密性及高度功能性,得以支撐人類社會結構,並影響文明背後的集體心態形塑。(安.文森布佛,臺灣商務印書館)
▋生態變遷
地球的角落不斷生滅著,生活其中的生物面對變化時做的抉擇,演變下一個世代。
從現今出發,一路倒溯至原始多細胞生物剛開始出現的五億五千萬年前,觀察十六個滅絕生態系統,在化石紀錄的引導,銜接過去和現在,看見生物生活、競爭、交配、進食和死亡的方式。(湯瑪斯.哈利迪,鷹出版)
暖化除了導致異常氣候、海平面上升,也影響了人類文明版圖的消減。考古學作家布萊恩.費根交叉比對各種替代性氣候資料,找出各地氣候的證據,重現中世紀的大暖化現場!(布萊恩.費根,野人文化)
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時間,看見地球每一處空間留下的文字,現今生活的面貌有著運作億萬年的變化在。人類生活的習慣延續數個世代,我們正處在地球時間軸的哪一處?(瑪希婭.貝約內魯,商周)
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相當短暫。除了地質,還有萬物也在創造時間。當地質學結合生物學、大氣學,是關於生命起源的探尋,關心人類認知自己在大自然中具有的意義。(馬丁.魯維克,左岸文化)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真實紀錄,記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