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物與人類之間恆在的指引──專訪獸醫師陳凌
撰文 王涵葳.插圖|吳岳軒獸醫師陳凌將執業甘苦談寫成《我們都要好好的:無人知曉的獸醫現場》一書,透過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解開大眾對動物醫療的疑問。由喜愛動物到投身生離死別頻繁的職場裡,陳凌的專業技術與沈穩特質,帶他理性面對各種嚴峻的考驗。然而說起家中的三貓一狗,他卸下醫師的專業包袱,露出每個飼主都有的柔軟。在醫師與飼主的身分間轉換,秉持對生命的熱愛,陳凌作為動物與人類之間恆在的指引。
不只是醫治疾病,也要醫治飼主的心
在診間裡並存著動物的單純與人類的複雜,無法說出的病痛,飼主嘗試作為發言人,挾著相處已久的感同身受,替寵物發聲,偶爾還添些個人意見在裡頭。
當獸醫不只作為醫生, 也要當偵探,有時來點心理諮商, 抽絲剝繭話中的訊息。溝通的學問是學校沒有教的事,醫病關係裡的負面情緒與壓力, 並非用理性就能解決,「不只是醫治疾病,也要醫治飼主的心」,這是陳凌工作多年的體認,但他說一剛開始也是無法消化這些的,「在同志熱線當志工, 我待的教育小組會到街上分享生命故事,讓更多人可以認識同志,接受這件事情,除了分享自己的故事,也練習了解大家的感覺」,義工經驗串連至職場,在急診動物醫院曾經歷的一通電話,也成為陳凌深刻的體悟。
在動物沒有健保的環境下,醫療費對於飼主是個潛在的壓力,曾經有個帶著重病老貓來就診的飼主,在得知進階檢查的費用後決定將老貓帶回家,卻在離開不久後來電詢問「牠怎麼死了!」, 交代過潛在危機的陳凌明白這不是要爭執一個答案, 而是從飼主的情緒話語中發現, 包裹在質問語氣裡的不是責備而是震驚,他以身為飼主的感同身受去聆聽,用理解替代權威式回應。
想理解他們,先放下自己感覺
想知道動物在想什麼,行為代表什麼,是養寵物的人,心中共有的謎團。每個動物都有個體的差異,無法以偏概全,飼主要學會不投射過多自己的想法,並且多點耐心觀察寵物平時的狀態,陳凌說:「動物很單純,就是吃喝玩樂,沒有那麼多心機。」陳凌發現他的狗阿竹知道「洗澡」代表的意思,會在接近寵物店時抵住不走,或是逃避要準備開始洗刷的廁所,阿竹可是早就透過觀察知道主人的意圖了!
延伸閱讀——
作者|陳凌
出版|小貓流
第一本記錄台灣獸醫師艱苦的工作環境,以及獸醫日日面對無常處境的書。夢想成為小說家的獸醫陳凌,用銳利的眼睛觀察,層層剖析台灣獸醫的現況。同時,他也用溫柔筆觸寫下那些動物教他的事情,他說:「在這麼壞的日常裡,牠們是我的晴天。」書的最後一部,還收錄了實用的帶毛小孩看獸醫教戰手則,包括如何跟獸醫師溝通,如何選擇評價五星的獸醫,獸醫收費為什麼那麼貴等。
線上購買
陳凌
臨床獸醫師,從小喜愛貓狗,同時為「獸醫打卡中」與「獸醫師工會籌備處」的發起成員,長期關注勞動權益,近期新增作家的身分,著有《我們都要好好的:無人知曉的獸醫現場》一書。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全台發送量2萬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舊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http://issuu.com/onthedesk
粉絲專頁|www.facebook.com/esliteonthe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