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熱愛的事情時,時間會變成另外一種狀態。」──刺繡師盧冠伶
撰文 盧冠伶在忙到沒時間吃飯、休息、陪家人的時候,你也曾經疑惑過時間到底都去哪裡了嗎?《提案》10月號延續經典小說《默默》的時間概念:「時間也就是生活。而且,所謂的生活,就在人心深處。」邀請創立刺繡工作室「写生」的藝術家盧冠伶,透過《提案》的提問:「時間是什麼?如何分配一天24小時?」分享時間在創作與生活之間的變化。
高雄人,大學就讀視覺傳達設計系,尋找靈感時意外發現刺繡相關書籍,便開始學習這項傳統工藝。2013年創立「写生」刺繡工作室,與自己養的三隻守宮阿靠、小慢和小小一同生活。除了接受作品訂製,也以工作坊形式進行刺繡教學。
我每天睡醒會喝一杯水讓身體醒過來並獲得足夠水分,簡單梳洗後就著手整理周遭環境,例如:恢復工作室、把洗好的衣服仔細摺好並且分類,在身體的勞動後進食並開始一天的工作:筆電上貼著昨天寫下今日的 To-Do list 逐一完成,並盡力挑選在精神最好的時段開始刺繡創作。然而在創作過程中,有時候設定的目標,現下的自己可能是能力或狀態就是不行、達不到要的作品程度,這時候我會放下手邊創作,轉而去完成一些較為機械式雜項待辦,或藉由散步與穿插閱讀,把有點僵硬的身體與腦袋放鬆,從中得到一些新的靈感!
刺繡當下有種與自己對話的密語感。「線」對我個人來說一直有種特殊的感覺,像是物理上的縫補、或是更昇華的心理上的連結。我試圖在重複動作中加固的內心穩定與信念,也在起針下針當中,將每次所穿入當下一閃而過的無數個念頭,藉由針把線在幻想與現實世界中穿梭。
有時候似乎也經歷著藉由針與線慢慢把自己與世界萬物連結起來的感覺,像是刺繡總是帶我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以前完全沒想過的工作機會或是遇到神奇的人之類等等機遇。
刺繡與時間就像是我開頭說的,是容器與水的關係,但刺繡這個容器好像特別大(笑),相較於其他創作類型更需要時間的投注,才能像是地衣生長的感覺,數年內才長幾釐米那般的緩慢。
回到時間這件事上。我想,做一件熱愛的事情的時候,時間會變成另外一種狀態。我之前讀過一段話:「當你精神沉浸在閱讀的時候,那個當下的你並不存在這空間。」大意有點像是「神馳狀態」或是稱「心流(flow)」,過程中感受不到飢餓或是疲倦,有時候在挑戰新的刺繡創作又很順的時候,時間就會變成這樣。
《成為光。》,刺繡複合媒材,22.5cmx15cm
該作品靈感源於袁野夕所表演的歌曲《星河》
我站在路口聽著
喧鬧人群中的漩渦在下落 穿過我的寂寞
學習風自由的動作
遠方的路都還記得多曲折 黑暗中在閃爍
我驕傲地站著 想像著無邊無盡的星河多遼闊
(歌詞選自袁野夕《星河》)
遇到拖延狀況的時候,會強迫自己有一個「開頭」的動作,可能是拿出工具或是把很簡單的東西點開,之後就會好很多。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