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達和他的歌》──當代台灣傳統民族音樂的精神圖騰
撰文 誠品音樂1981年由賴西安填詞、蘇來譜曲、鄭怡演唱的《月琴》問世。這首已然成為台灣校園民歌經典名作的歌曲,講述的是一生都在為民俗歌謠默默奉獻的歌者——陳達的故事。歌曲緣起於這年令人悲痛的交通事故,老歌手在楓港街道踽踽而行準備搭車返回恒春,在過馬路時被一輛超速的遊覽車撞倒,送醫途中宣告不治,享年74歲。1906年出生於恆春的陳達,從未受過學校教育,不識字、也不識樂譜,他的音樂更沒有師承,受到歌手大哥與四哥耳濡目染的影響, 無師自通地學會彈奏月琴,平時就喜歡吟唱恆春民謠。自20歲起,陳達經常受邀自編自唱,在恆春一帶嶄露頭角。60歲時因一隻眼睛患有眼疾,被人稱為「紅目達仔」,曾是當地搶手的民歌演唱者。
1967年,音樂家與學者史惟亮和許常惠於「民歌採集運動」采風時,在恆春發掘到62歲、貧病交加的陳達,此後,兩人積極保存陳達的演唱。為了資助陳達的生活困境,史惟亮於1971年,邀陳達到台北錄製《民族樂手——陳達和他的歌》專輯。許常惠於1977年邀他至台北參加「第一屆民間樂人音樂會」演唱。同年,由洪建全基金會重新出版《陳達和他的歌》唱片,獲得廣大迴響,榮獲當年金鼎獎首屆「唱片類」獎項。被許常惠譽之為「 吟遊詩人」的陳達,曾經走遍高、屏一帶的南台灣農村,以地方民歌說唱曲牌演唱了40年的台灣唸歌,所唱內容都是由他自己編成, 包括感謝、祝賀、勸世、回憶、寫景與愛情等題材。由於本身孤獨的身世、蒼涼沙啞的唱腔,加上信手拈來的生活素材,完全不需提綱構思,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傳統說唱藝術」。聆聽陳達的歌唱,總會令人想起泥土芬芳與遠方鄉愁。
今年,洪建全基金會創辦50週年,作為系列活動之一,再度重新復刻發行《陳達和他的歌》黑膠唱片,這是向經典致敬,將「民族音樂瑰寶」的陳達及恆春民謠的亙古魅力,傳遞給新世代,也必成為當代台灣傳統民族音樂鮮明的精神圖騰,擴延影響至國際舞台。
更多黑膠資訊──
☞《陳達和他的歌》
演出|洪建全基金會
發行|台灣索尼音樂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