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 ∞「越•無限」講座 ∞
活動期間 2025年2月6日 - 2025年6月8日在2025年特別以「戲曲虛實論」具現戲曲美學核心,並可連結當代文化與科技,開展「戲曲 vs. 虛實」新旅程!
自古至今的戲曲發展,「虛實論」關乎戲曲文本、表演核心美學特質至鉅。從戲曲故事情節的入夢、入幻,到強調「夢中之情,何必非真」,甚至到了臺灣當代戲曲創作觀,創演者對於「夢境」都持續有著不同且精彩的運用,甚至突破。至於「出之貴實,用之貴虛」的戲曲無上心法,則可在劇中發展出相對於「真實(史實、文獻)」而言的「虛假/虛幻」情節與人物,甚至人生!
而表演的「虛擬性」,更是戲曲表演的基本特質與美學,至今亦然,由此更可與「乾旦」、「坤生」為代表的「類性別扮演」(演員生理性別與腳色性別相異)相鏈結,君不見漫天花雨,繽紛奪目!
隨著科技發展,AI成為全球熱潮,VR、AR更是方興未艾,不僅在科技廣為運用,在藝術創作方面則備受矚目。而人工智慧的展現,不論「賽博格(改造人、半機器人,cyborg)」、「機器人(robot)」,不但發展日新月異,科技、技術的提高,更引發人類深度反思。
如果以「虛實」作為美學創作核心,則夢境、幻境、時空穿越以及戲曲文本的「虛實之用」,皆可延續到今日而另有新發;植基於科技所展現的諸多「虛擬」,莫不藉「虛實對照/辯證」深探人性。緣此,既可藉敘事而引人入勝,更可藉由情節探究人性,呈現抒情特質——此一以「虛實」作為「敘事」+「抒情」展現平臺的設定,實乃籠括戲曲重要核心美學。
戲曲故事不論是在廣袤時空界域穿梭映照,取得更多元的虛實通行證;或是以夢境之無界為動機、人心之難測為軸點,在在讓創作者取得更大的發言權!而觀眾呢?——心識則明……眼見為憑?
藝術創作要如何形成對談,從"界線在哪裡"或"界限是什麼"的角度出發,本次特邀三位跨領域藝術家暢談怎麼從各自的專業/舒適圈,進入到不同的領域/劇種,進一步反思傳統是什麼?越界是什麼?有界或是無界?
2025臺灣戱曲藝術節 ∞「越•無限」講座 ∞
活動時間:2/22(六) 15:00-16:30
講座地點:松菸店3F書店Forum
主 持:協同策展人游富凱
與 談:音樂劇導演 ⭐ 曾慧誠
戲曲編劇/資深演員 ⭐ 米雪
京劇小天后 ⭐ 黃宇琳
【2025臺灣戲曲藝術節】系列節目
★ ★ ★ 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 ★ ★ ★
4/11-4/13 魏海敏✕王嘉明《女王的名字》
4/26-4/27 國光劇團 ✕ 翃舞製作《精衛》
5/03-5/04 臺灣豫劇團《錦衣》
5/16-5/18 旗艦製作 明華園戲劇總團《轉生到異世界成為嘉慶君——發現我的祖先是詐騙集團!?》
5/24-5/25 臺灣國樂團 NCO 《芯之旋律——A.I.小迷的實習筆記》
5/31-6/01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新新》
6/07-6/08 尚和歌仔戲劇團 30週年團慶大戲 《叁拾號夢•戲神養成記》
★ ★ ★ 臺灣戲曲中心小表演廳 ★ ★ ★
4/18-4/20 旗艦製作 臺北木偶劇團 《赤子》
5/02-5/04 真雲林閣掌中劇團 《一個皇帝在南洋》
5/17-5/18 秀琴歌劇團 《內臺演活戲》
5/23-5/25 薪傳歌仔戲劇團 ✕李季紋✕正在動映《幽戀牡丹》
※ 以上廣告內容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