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鑼灣店職人自策展 │ 【全方位萬能職場溝通秘笈】
撰文 香港誠品書店犀飛利霹靂嘴

📖《頭腦好的人說話前思考的事》
作者|安達裕哉
出版|悅知文化
本書作者安達裕哉從原本不善言詞,到能夠打動專業經驗遠比自己豐富的人,靠的並不是「說話技巧」,而在於「思考的深度」。本書融入大量案例,無論新人、職場老鳥,甚至任何產業的工作者都能快速應用。
當一般人只在乎說話內容,聰明人卻會知道何時該保持沉默、何處該替人著想。只要說話前先思考過,不管是提案發表、商務會議、向他人請教、面試、銷售話術、初見面交談⋯⋯每個人都能成為「頭腦好的人」,進而產生強大的影響力。
💡如何把話講得清楚易懂?
找主管商量時,與其說「我有一件事想討論」
→不如直接指出結論「有個關於客訴的問題想和您請教」
💡為何別人會覺得你說話膚淺?
避免只說出「你看見的部分」,也不要放馬後砲
→而是要深入研究「與自己立場相反」的意見
💡如何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只依據自身的經驗,發表主觀的感受是不夠的
→要為主觀的事實添加證據,使之成為他人也可接受的形式

📖《為什麼對方總是聽不懂?》
作者|今井睦美
出版|天下文化
菁英領袖、專業教練都在使用的認知科學溝通法!
承認人與人之間彼此無法真正理解,才是「溝通」的起點!
擺脫「我不是早說過了?!」「我都說得這麼簡單了⋯⋯」的執念,
因為問題不在於你「怎麼說」,而是對方「怎麼解讀」。
☑覺察自己和對方的「基模」(schema),建立「有效傳達」的基礎!
「話說出口」≠「能被聽懂」,「進入視野」≠「看得清楚」,人類的理解力在「觀點的偏誤」下,記憶很可能「被竄改」。
☑掌握深度影響人類思維能力的認知科學,才是「精準溝通」的關鍵!
作者身為活躍於日本和國際舞臺的發展心理學與認知科學家,帶你探索溝通與科學的奧祕。
零死角讀心眼

📖《深刻認識一個人》
作者|大衛.布魯克斯
出版|天下文化
一個人的品格高下,就看他日常怎麼與人互動。
說來簡單,就是讓人覺得自己被看見、被理解。
──大衛.布魯克斯
很多人覺得自己就像隱形人,得不到尊重。
而人最渴望的,就是有人以關愛和接納的目光,看著自己。
你知道如何給予他人我們所渴望的那種深切關心嗎?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在《成為更好的你》中,敦促我們思考,要追求履歷成績,或悼文中的美德;《第二座山》告訴我們攀爬世俗成就的第一座山後,還要攀爬第二座山,追求靈魂渴求的進階人生。這次,他將目光轉向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布魯克斯有感於現代人活在充滿政治對立、缺乏人性的科技世界和裂解的社會之中,彷彿人與人之間失去互相了解的能力,對彼此視若無睹。因此他探究造成這些危機的深層原因,列出以下三點,告訴我們如何真正了解別人,進而在家庭、職場和生活中締造更深刻的人際關係。

📖《如果害怕上班,呼叫MBTI》
作者|曹受妍
出版|方舟文化
給比起工作,與人相處更吃力的你——三星、SK、LG⋯⋯韓國大企業都在用的組織溝通技巧
你也曾因性格相異的同事而排斥上班嗎?
和個性合得來的同事一起工作,不但氣氛和諧、溝通愉快,而且容易產生共鳴,工作得以順利進行;然而相反地,與性格南轅北轍的同事一起工作時,不但想法零交集、難以做出共同決策,還常常因為無法互相理解而產生矛盾。誤解的狀況一久,便容易演變成小圈圈、同溫層、宮鬥劇碼⋯⋯。這些爛戲一旦在職場內部上演,應付起來遠比工作本身還要複雜且令人痛苦萬分。
原本處理堆積如山的工作已經很疲憊了,令人不自在的同事又讓人更害怕上班。好不容易進入能發揮所長、條件滿足的職位,難道只因為遇上「錯的人」,就只得默默忍受或黯然求去了嗎?
先等等!韓國名企業講師「曹受妍」,想藉由本書傳授給你她在三星、SK、LG、韓華等大企業裡,替疲憊上班族解決人際苦惱時所使用的「關係回血技巧」,這套技巧,正是風靡韓國,幾乎要成為自我介紹基本碼的——MBTI十六型人格。
位置|銅鑼灣店 8F
展期|8.01 FRI.- 8.31 S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