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出境,讓西斯汀禮拜堂近在眼前!不可不知的三大重點搶先看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受疫情影響,不能出國旅遊,也不該取消探索世界的眼光。
說到義大利的文化遺產,除了競技場、萬神殿,在羅馬西北方高台,還坐落著世上最小的城國——梵蒂岡。1984年,城內的梵蒂岡博物館列名世界文化遺產,截至今日,Google地圖評論已突破10萬人留言,每年造訪博物館內西斯汀禮拜堂(The Sistine Chapel)的旅客,更是超過500萬人次。
西斯汀禮拜堂是教宗選舉的舉行地,上百位樞機主教於此投票,大眾則透過禮拜堂煙囪飄出的黑煙或白煙,得知教宗人選是否選出。電影《教宗的承繼》中的磅礡場景、本篤十六世和方濟各多場對話,也都是在西斯汀禮拜堂進行。
▲《教宗的承繼》The Two Popes_電影劇照
西斯汀禮拜堂共有三面文藝復興時期留下的濕壁畫傑作:除了由眾多畫家共同繪製的摩西、諾亞等聖經故事與人物,天花板穹頂與祭壇後方,即是由藝術巨擘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繪製的《創世紀》與《最後的審判》。
不論您是否曾有機會進入西斯汀禮拜堂,即使親臨現場,礙於時間與空間的距離,也可能看不到、看不完三面牆的全貌與細節。
為了保存這六百年來的藝術結晶,梵蒂岡博物館史無前例授權,攜手義大利製書工坊及美國專業藝術專業出版社Callaway,共同製作☞全球限量600套的《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以1:1等比尺寸、99.4%色彩保真度完美呈現,讓世世代代有機會親炙這份文化遺產。
透過誠品書店獨家取得的亞洲唯一一本樣書,您能夠在誠品信義店自在觀覽《最後的審判》這件藝術傑作。
* 至誠品信義店3樓書店預約鑑賞☞《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THE SISTINE CHAPEL)
✎什麼是濕壁畫?
文藝復興時期最富挑戰的「濕壁畫」,繪製過程艱辛繁複,耗時耗力,是所有藝術家畢生的挑戰。濕壁畫義大利原文FRESCO,意為「新鮮」、「未乾的」,上色作畫前,畫家得先將草圖點點釘描「轉印」到濕灰泥面上,再趁灰泥未乾,完成畫作;灰泥一旦乾燥便無法塗改,只能敲除重來,整個過程只在12至24小時間,可謂與時間賽跑。
「濕壁畫」的創作方式,也算是催生了今天熟知的素描、打底手稿,為後世創作帶來思想上的創新與延續。
▲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Michelangelo- Endless_電影劇照
義大利的濕壁畫匠人都是採用師徒傳承制,一邊接活一邊傳授徒弟,而且學徒一般年齡都很小,10歲左右就會跟著師傅一起繪畫。許多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藝術家,例如佩魯吉諾(Pietro Perugino),9歲就拜師學藝,著名聖母系列的畫家拉斐爾(Raffaello)就是他的徒弟;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出自雕刻家委羅基奧(Verrocchio)的工作室,米開朗基羅則是畫家基蘭達約(Ghirlandaio)工作室的學徒。
▲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Michelangelo- Endless_電影劇照
堅稱自己為雕刻家的米開朗基羅,除了《大衛像》,也以西斯汀禮拜堂內《創世紀》、《最後的審判》兩面「濕壁畫」神作奠定藝術史上的傑出地位,甚至影響數個世紀的藝術家。
點此觀賞 ☞榮獲義大利金像獎提名的電影 《米開朗基羅:無盡之詩》Michelangelo- Endless
▲《創世紀》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
▲《創世紀》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
西斯汀禮拜堂歷經屋頂漏水、牆壁崩塌、1797年聖安傑洛堡堡炸事件,熬過數百年來諸多污染物的危害(包括數千次彌撒香火、燭火的煙燻,甚至每天超過2萬名觀光客呼出的氣息),經90年代修復後,保存至今,☞《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完整收錄的每一寸細節,不僅為藝術典藏翻開嶄新的一頁,也是建立古今連結的重要成就。
【迷誠品Podcast EP72|米開朗基羅把一生畫入西斯汀禮拜堂壁畫|放送觀點〈到遠方〉】
「我,雕刻家米開朗基羅,開始做西斯汀的壁畫。」
這是米開朗基羅於1508年在日記寫下的一段話,身為雕刻家的他,為何被賦予一項「非本科」的藝術任務?這要從當時的歷史背景——文藝復興時期說起。
16世紀初,藝術家的創作內容不如現在自由,許多作品都與宗教息息相關,甚至受到諸多限制,即使如此,米開朗基羅仍巧妙地在西斯汀禮拜堂壁畫中暗藏自己的思想。本集我們將與知名藝術說書人謝哲青一同「穿越」到文藝復興時代,探討米開朗基羅的創作精神、一覽西斯汀禮拜堂濕壁畫的風采,以及那個時代的藝術風華。
※本集採遠距錄音,音質或受影響,敬請見諒。
▍重點摘要
02:46 追求改變與創新的文藝復興時期
07:53 在宗教主題中探索人性:米開朗基羅的「聖殤」
13:32 你知道創世紀一共有九個篇幅嗎?神與人指尖連結之外的故事
22:11 面對末日,你會有著怎麼樣的神情呢?繪製400多人的巨幅濕壁畫《最後的審判》
24:57 為什麼米開朗基羅將自己繪入畫作之中,卻是以皮囊的樣態呈現?
✎超過百人裸體現身?
位於西斯汀禮拜堂祭壇後方的《最後的審判》,依據《新約聖經·馬太福音》的內容為基礎,以天堂與地獄的百人群像為主題,描繪重生後的耶穌基督,在世界末日時,審判所有人類和亡者的場景。作品寬度13.3公尺、高度14.4公尺,同樣以濕壁畫技法繪製而成。
▲《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
以中央高舉右手的耶穌基督為中心,朝順時針方向轉動,這種具躍動感的構圖,一看便知是擅長戲劇表現的米開朗基羅的手法,如果再仔細看,中間的耶穌形象身形比例健美,有別於在《聖殤》或其他作品裡瘦骨嶙峋的模樣。壁畫左側是得到上帝寬恕、通往天國,獲得永生的人;右側則是違背上帝、墜落地獄,受到詛咒的人。
據說米開朗基羅把日常往來的人都巧妙畫進《最後的審判》裡頭。400多個人像,既可能是某個特定人物,也可能是某一種社會階層的代表;無論性別,人物的肌肉線條皆相當明顯。這樣的畫法,不但牴觸當時的禁忌,也因為畫中的裸體過多,引發不小爭議,權勢僅次於教宗的教廷司禮長即曾嚴厲抨擊。
▲《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
▲《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
✎米開朗基羅本人也在其中?
米開朗基羅開始繪製《最後的審判》時,已是文藝復興的末期。當時社會氛圍混亂,在宗教的意義上、心靈的思想上,都希望能透過這樣的畫作,展現對當代的重視。我們可以在這些百人群像中看到各式各樣的面容和表情,當審判之日來臨,亡者復活,萬物翻騰,準備迎向天堂的人和即將墜入地獄的人,懊悔、驚恐地掙扎,這一片混亂的景象,讓人彷彿親歷現場,感受到驚濤駭浪的末世審判。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THE SISTINE CHAPEL)內頁_《最後的審判》Il Giudizio Universale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THE SISTINE CHAPEL)
耗時6年的作品描繪善惡有報,而貫通古今東西的不朽神作,有發掘不完的彩蛋在其中,翻閱☞《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可以看得更加仔細:人物面目猙獰,深怕趕不上通往天堂的路,一不留心就忘了魔鬼藏在細節裡。畫作中最為人熱烈討論的就是米開朗基羅本人究竟在哪裡?他把自己的容貌刻畫在一張人皮上,而提著他皮囊的,正是耶穌十二門徒之一巴托羅謬(Bartholomaios)。
▲《西斯汀禮拜堂壁畫全集》(THE SISTINE CHAPEL)
打開藝術的全新視野,望向廣闊無邊的大世界,你可以從閱讀開始!當各時代藝術家都對文藝復興時期無比嚮往,顧爺從趣味的角度介紹9位骨灰級的藝術大咖,當☞《世界太Boring,我們需要文藝復興》。身兼作家、文史學者、旅遊達人謝哲青著有☞《永恆的凝望:天才閃耀的時代》,從藝術說書人的角度帶領讀者認識「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達文西、米開朗基羅與拉斐爾。
✦
▌延伸閱讀 #藝術家開展中
☞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2021 北美館必看展!
☞看《奈良美智特展》前需要了解的5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