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聽故事】第二彈丨IMDb神片《教父》歡慶50周年,深度大探索
撰文 徐明瀚 撰稿/林綺雯 整理♦ 本文為2022 SUMMER READING【好好聽故事】企劃之PODCAST 節目,隨聽文章。本集為黑體文化副總編輯徐明瀚老師主講。
迷誠品的各位聽眾好,我是黑體文化的副總編輯徐明瀚,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很經典的電影書,叫做《教父寶典》。那我們知道,《教父》本身已經有拍過三集,那第一集在首映的時候,是1972年3月15號,那距今也正好是50週年,跨越了大半世紀,仍然是非常經典、歷久彌新。大家如果有看 MOD 或是IMDb上面,它的評分是9.2分,非常地高分,大概在電影劇情片裡面僅次於《刺激1995》。這部片子為什麼會這麼地受歡迎?而且在當時票房這麼好,而且口碑也很好,叫好又叫座。
那我今天就會分三個部分來詳細地介紹《教父》這部電影,尤其是在開始的時候,他遇到的各種拍攝上的困難。《教父》的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如何克服這樣子的困難,拍出了一個膾炙人口的經典。第二個部分,我會介紹這部電影經典的場景以及台詞。我們常常會引用這些台詞,在人生的各種階段中,或者說,你會看一些電影裡面也都會有《教父》的梗。那第三個部分,就是會稍微幫大家回顧一下,《教父》這50年影響了多少電影,以及它栽培了多少經典的演員,讓我們重新對《教父》這樣子的一個神話,可以就繼續地了解下去。
Part I:《教父》是如何誕生?
關於《教父》這部電影
那我基本上會用《教父寶典》這本黑體文化所出版,全彩印刷的這本書,通過全劇本的這種評註來瞭解到說,電影評論人或是電影從業人員怎麼樣去看《教父》這部片子的誕生。《教父》是法蘭西斯.柯波拉非常重要的作品,那他當初其實還是一個相對名不見經傳的導演,但是他已經有許多的作品在大學或是畢業過程中有很多好看的片子,所以派拉蒙影業就相信這個導演,讓他來擔綱這部電影的導演。
但實際上,他在製作影片的過程中也遇到非常多的困難跟阻礙,尤其是跟製片方的這種摩擦以及妥協,還有就是爭取他的藝術成就跟他的堅持。那我們可以在這邊看到為什麼《教父》會這麼經典的一個原因。那當然就是說,這部片子有好多為人所稱道的,就是那些場景,還有包括一些經典台詞。很有趣的,就是影響了我們做人處事的各種方式,甚至在商場或是競賽的場域裡面,我們都會用《教父》的台詞來給自己打氣,或鼓勵這樣子。
關於《教父寶典》這本書
在《教父寶典》這本書裡面,它基本上是一個a knowtive、a godfather,就是充滿著評註,包括演職人員、製片方、導演、演員,甚至一些影迷,還有專業的影評人,對這本書可以說是說三道四的各種評論。不管是好評、惡評,或是幕後花絮的揭露跟報導,這本書裡面全部都刊載出這樣子的一個故事的背景。那知名影評人聞天祥也曾經說過,這本書算是一本愛電影愛到入骨的一個完美的結局。換言之,你很喜歡這部電影的話,就會用力地去評註它,然後把這部片子所有的細節都挖出來這樣,那這本書基本上就是這樣子,就是把這部電影的許許多多細節都挖出來。
圖說:《教父》經典場景
原本製片商對這部片的定位-趕鴨子上架
那也因此,我們會注意到,在這部電影原來並不是非常順遂地,拍出一個很好看的電影。實際上,在原著小說的階段,其實當時算是一個非常通俗,然後藝術成就其實沒有那麼高,可是因為是類型的關係,所以就算是一個IP。但是在當時,因為派拉蒙籌拍這部片子是看上這個小說已經賣得很好了。但是,實際上派拉蒙本身過去四、五年內製作的黑幫電影,其實都已經賣得不是很好了,所以他們就有點擔心說,花太多錢拍這部片子會不會血本無歸。所以其實當時,他們用非常便宜的價錢買了這個原著小說,然後他們也找了一個相對不會那麼貴的導演,就是柯波拉這樣子。那原本以為這樣子都好使喚,然後就是趕鴨子上架,就把這個片子拍掉就好了,但實際上遇到柯波拉,柯波拉就是一個非常頂真,然後非常專注在細節上的導演。
導演柯波拉對劇本的堅持-結構工整
所以後來柯波拉跟製片方提了三件事情,讓製片方非常地頭大,其中一個就是說,這部電影的劇本,他要跟小說家合作,並且要重新修整。那我們會發現在原本小說裡面,小說故事的頭尾其實在電影裡面是不一樣的。那我們會記得《教父》裡面,電影一開場是婚禮,然後結尾的時候是喪禮,然後還有一個小孩出生,就是一個受洗的儀式。所以它有點像是從一個婚禮,然後到老教父,就是馬龍.白蘭度飾演的,死掉之後,再有一個新生命出現。這個有點像是一個生命的輪迴或是一個轉折,那像這樣子的一個時序,柯波拉自己在電影劇本上設定是把它做得很工整,所以就是跟原著小說是滿不一樣的。
再來就是說,柯波拉其實當時他對電影的夢想很多,然後也覺得說,《教父》不一定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他就是必須養家活口這樣子,所以就是有很多導演都拒絕拍這部片子。但是實際上,柯波拉拿到這劇本之後,他把它精心地修整之後,就變成是一個結構工整的作品。那再來就是說,柯波拉自己本身也是義大利背景,然後他也對這個故事很有喜歡的、一個核心的原因是說,他希望能夠拍出在美國的義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不僅僅只是一個類型片的一個狀況,所以就不會只是一個黑幫惡鬥、槍戰的這種故事。
導演柯波拉對場景的堅持-重現1940s老紐約
他會想要呈現義大利的家族如何在美國落地生根,尤其在紐約這樣子,所以他其實是有很強的,這種歷史人文的某一種關懷在裡面,所以他當時就跟製片商又提了一個很難的題目是說,我要照著這個故事,它的故事背景是1940年代的紐約,但因為他當時這個片子在拍的時候已經是80年代左右,所以你光是要找那些黑頭車,然後去找那些老場景其實就要花滿多錢的。可是製片方還是被他說服了,就是說,還是要原汁原味地呈現這個老紐約的樣子,那其實那個製作成本就提高了。
圖說:重現1940s老紐約
導演柯波拉對演員的堅持-指名要馬龍.白蘭度
但最有趣的是,這些都還不是製片方最頭疼的,因為柯波拉後來在選演員的時候,就選了馬龍.白蘭度。因為馬龍.白蘭度在當時,其實已經得過很多獎,然後算是美國當時可以說是最帥,然後又得很多獎,但是就是因為因此非常大牌,然後有點不按牌理出牌、一個很難搞的演員。然後很多大的影業都跟他是拒絕往來戶的狀態,結果沒想到那個柯波拉,指名要他這樣子,所以就幾番周折之下,當然還是有許多的條件都到位了,就是還是應允著柯波拉的要求,然後完成的作品。
也因此,在這拍片的過程中,很容易就是一旦做不好,製片方就會說那你給我走人,所以柯波拉其實很戰戰兢兢,他常常會跟人家開玩笑說,因為他當時有找他的妹妹去演電影的其中一個角色,然後找他爸爸去當某一個場景的配樂。他說,他的電影的結尾,可能會導演名字不是他,但是他的家人可能有一、兩個名字還在那電影裡面,成爲他拍這部片的唯一的痕跡,就會自我解嘲這樣。
《教父》成功的原因-卓越的技術/班底演員、兼具藝術和商業性
結果還好這部片其實到最後,他還是保住了他的職位。那原因是什麼呢?就是因為他找到了這些技術班底,還有他的演員都表現得非常好。那也還好這些製片人還算有眼睛的,所以就真的,馬龍.白蘭度拍得、演得真好,或者是說,這個光真的很漂亮,以此類推。到最後,派拉蒙就願意傾巢而出的,把他們在美國院線,全部都上映《教父》,所以《教父》這部片子在當年,其實是在全美戲院有將近200家的派拉蒙影業的通路同時上映,這也算是在那個年代比較少見的。
因為以前是膠卷,所以就是洗了幾10卷膠卷,就主要一開始在大城市,然後接下來去二線城市,然後再去那種邊疆這樣。但是他們當時不是,他們是一口氣就是洗了非常多膠卷,然後一口氣就在全美聯映。所以為什麼1972年首映日會那麼重要,因為在當時它其實就是現象級的作品,那也因此就是派拉蒙影業也嚐到甜頭之後,就是很多的電影會用這種模式來進行。那我們知道就說,《教父》這部片子算是雅俗共賞,它本身就是說,它有商業性,但是同時,它的藝術成就也是相當地高,包括它得到奧斯卡許多的提名獎項,其中,尤其它最後是榮獲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著劇本改編。
圖說:《教父》裡有許多運籌帷幄的場景
那一直累積到現在,其實在今天來看,這個黑幫械鬥的片子,其實那個場景也沒有多大,可是你會覺得,哇,那個《教父》人物非常經典,城府很深,然後很愛護自己的家人,那就是人的那種存在狀態是很特殊的,然後又呈現美國、紐約的那個時代的氛圍,所以這部片子一直到今天來看,還是非常好看。那前一陣子N開頭的串流平台又重新上映這三部曲,所以就是我們可以看到這部片子一直都在滾動,所以我們會發現其實在一些大專院校教電影的科系,他們都很喜歡用《教父》這部片子來當題材。那原因其實最核心的,就在於說,它兼具電影的類型電影,就是比方黑幫片,甚至有點黑色電影的味道,然後再來就是說,它在商業上很傑出。
劇情大綱-義大利裔黑幫家族,如何在美國發揮莫大影響力
故事的線非常地單純,基本上這個故事很簡單,如果聽眾還沒有機會看過這部片的話,講簡單一點,就是一個黑社會老大,他即將要交班,然後他有3個兒子,但他的大兒子就是非常地有勇無謀,就是殺氣非常地重,但是卻沒有老謀深算的部分。然後相對,他的小兒子卻是一個很愛讀書,然後大學就跑出去唸書,然後就很不認同家裡事業的一個小孩,也就是未來的教父,那個艾爾.帕西諾所演的這個教父。那這個小教父,一開始他是不認同他爸爸,他真的很討厭他爸爸的這種狗屁勾當這樣子,所以他其實是高知識份子,然後就是反對家族企業。但是又因為他父親後來就被暗殺,但沒有成功,或是家裡的經濟、權力的那個範圍有點岌岌可危。所以這個小兒子就有點像見義有為的,最後就承擔了這個家業。
所以在這部片裡面,基本上就是一個心境的轉折,就是不認同父親的兒子到最後如何慢慢地站上最大的、這個Godfather位置的一個過程,所以他就也很悲劇性,因為他明知,我不想做這件事情,到最後還是了做這件事情,所以就那個心路歷程是非常令人讚嘆的。那就是說,到底為什麼馬龍.白蘭度最後能夠懷柔了這個兒子的過程,其實也是非常好看的。
引起義大利裔美國人群起抗議:不准把Mafia這個字給說出來!
所以這部片有文戲、有武戲,就是說有黑幫械鬥,但同時也有這種非常家庭的、非常輕柔的、非常說服人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橋段,就是這種Bromance,就是男性情誼的部分比較多。所以《教父》這部片子其實是磕磕絆絆的,遇到很多阻礙,但是導演一路地說服了製片方,還有他的許多團隊,到最後把這部片給拍出來,就受到很多人的讚許。
那其中有一段就很有趣,就是因為這個小說非常地紅,大家都知道這個小說故事在講什麼,所以在當時,聽說派拉蒙要拍這部片的時候,當地的義大利裔的美國人就群起抗議說,他們醜化我們,就是很多族群,可能會因為某些電影,覺得自己的族群形象會被醜化。所以在當時,那個義大利裔的人就說,你可以拍電影,但是你拍出來,不准說我們是黑手黨,就不能把Mafia這個字給說出來。
所以這個電影其實很妙,就是它整個就往那個Godfather的意象去。就是有點宗教性,有一點就是家裡的一家之長,然後如何運籌帷幄一個家族事業的過程。然後從頭到尾都沒有講他是黑社會或黑手黨,但本質上就是你會知道這個電影有很多橋段跟環節設計,你可以馬上感覺到這一個家族不是等閒之輩,大家都很怕他。
圖說:導演柯波拉的筆記本
《教父寶典》不只是一本全劇本評註
《教父寶典》這本書,為什麼叫寶典?就是因為裡面有非常多評論的東西跟幕後花絮,然後彙整成,在這個電影的全劇本的周圍,會有圖片或是文字的解說跟註釋,然後就變成是整本書開本很大,中間是劇本,然後會有一些有刪節、沒刪節的部分,然後在劇本的周圍就會有很多評註,就是像註解一樣的,有演職人員或是導演本身的心法,還有一些影評人的說法。
柯波拉當時他自己在改編小說的時候,他就把小說一頁一頁地貼在一個很大的筆記本上面,然後他就是在小說的故事裡面拉出很多線。起初,他自己在改編這個小說的一個心法,有人說,這叫做柯波拉的筆記本。那他自己是把他自己的這個筆記本,叫做聖經,所以就很像教父聖經。
我們知道教父本身就是Godfather,也是跟宗教有關,所以我們叫做《教父寶典》就是因為,它有點像是這個聖經又重新,因為拍出來、有劇本之後,再拉出一個有評註的東西,所以有點像是評註的評註這樣子。
那基本上就是說,在那個《教父寶典》裡面,我們會看到就是說,柯波拉他自己的筆記本的很多的note、很多他的心法。他會在改編的過程中,跟自己做心戰喊話,叫自己,這個一定要把它拍成怎麼樣,或這個一定不能拍成什麼樣子。
Part II:解析《教父》經典場景
與原著小說家合作-呈現在地義大利裔、黑幫的生活風格與樣態
那我們接下來,就會來一個一個場景,跟大家稍微介紹一下幾個重要場景裡面,柯波拉是怎麼樣決定要這樣拍的。那在當時,他跟這個原著小說家馬力歐.普佐的合作方式是很有趣的,因為小說已經被改成劇本了,可是在有些台詞或生活習慣上,其實柯波拉還是有相對不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對於黑幫兄弟,所以馬力歐.普佐就常常幫忙柯波拉,把一些黑道兄弟習慣的生活狀態去調整。比方說,在美國的黑幫,香腸是不用烤的,是用炸的,所以那這個一般人都不知道,那他就會去幫他調這些東西。
那因為柯波拉本身,就是很希望去拍出原汁原味的、在地的義大利裔,甚至黑幫的人的生活風格跟樣態。所以像這本書裡面,其實有一個評註的功能,叫做義大利作風,就是Italianism。講的就是說,其實它裡面講到食物、家庭、講話習慣,還有各種方言,其實它都是有義大利自己的風味在。那這一點,其實在柯波拉那邊也非常地著重。除此之外,對於劇本的評註,裡面還包括幕後花絮、製作的細節,還有一些穿幫的位置,還有演職員的相關人員的介紹,那當然還有最重要就是影片場景的分析。
圖說:《教父》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
開場的教父女兒婚禮-刻劃主要角色(尤其是教父)的形象
那我們接下來就是有幾個影片場景,我們特別可以看到影評人、電影製作者還有影迷,他們對於那些場景很用心地去拆解場景的重要性,那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幾個重要場景來看到柯波拉是如何處心積慮地,把這個場景給拍好,讓電影變得有一個重點所在。
首先第一個就是開場,那我們知道,其實在電影裡面,教父接收一個客人,然後那個客人是在教父的女兒要出嫁的婚禮當天,所以就有點像是一個不速之客跟教父求情,然後說有點打擾這樣子。但是教父因為家裡莊園很大,所以就會感覺到這種就是龍蛇雜處,然後城府很深、戒備很嚴,所以就覺得這是一個非等閒之家的一個莊園。所以就覺得這裡面好像有一點點什麼樣的蹊蹺所在,同時這個教夫就非常大開大合地,就是悅納這些他的敵人或是他的手下,或是不認同他的一些人都來到這個莊園,所以你就會看到教父怎麼樣去跟這些人運籌帷幄。然後裡面他就是從容不徐地摸一隻貓對不對,然後就去跟人家談判這樣子。就會覺得這個教父非常的神秘,加上就是這個電影的攝影師是戈登.威利斯,他在好萊塢是被稱作黑暗王子的一個攝影師。
圖說:《教父》攝影師戈登.威利斯,運用大量陰影來塑造鏡頭
塑造教父形象-威嚴、神秘
就是他的光,即便是頂光,一般拍電影拍頂光會不好,就是因為眼睛會不見或什麼的,可是他總是會打一些很特別的光,讓人看起來就是很有一種威脅感。那我們知道馬龍.白蘭度他的那個顴骨很深,就一打一個頂光,他就像戴墨鏡一樣,因為看不到他的眼睛。
然後甚至馬龍.白蘭度當時在揣摩黑幫教父的時候,他其實是看了西西里島許許多多的教父被抓去關的時候的那個錄影的紀錄片,然後去學那些教父說話,他後來就決定他嘴巴吞類似像沙包東西,讓自己聲音有點沙啞,然後聽起來不太清楚。那這個原因是什麼?就是讓一般人聽不出教父的口氣是什麼。所以你就會不知道他到底真心在想什麼,就有點像一個人戴著墨鏡,好像王家衛、高達,他們都喜歡戴墨鏡,就是你會不知道到底在想什麼,你就不用去猜了,因為也猜不到,所以那個人會越來越神秘。教父他本身的這個形象的設計就有這樣子的味道。
反映當時美國的政治、社會問題
所以在開場的時候,這個燈光打下來變成非常地陰暗,那相對於婚禮的明亮就產生一個落差。那我們就知道,這個真正坐鎮的是這個老爹,這個爸爸。而且在電影一開頭的時候,有一句名言叫做,我相信美國,那美國可以讓我發大財。其實在電影最後,教父把他的衣缽傳給他的小兒子的時候,他也說,教父其實還是一個魁儡,就是說,他還是被政客操縱的一個角色而已。
所以我會發現那個教父的主視覺,就Godfather那個字上面,還有那個線繩在操縱魁儡的樣子。所以其實這部片子演了那麼多集,但是本質上,它還是在描述美國社會裡面,這種暗潮洶湧的政商或是官場跟黑社會之間的文化。所以在這個電影一開場,就可以感覺出家族的角力,但同時又有一種威脅在裡面。
著名場景-馬頭恐嚇(go to the mattresses)
好,我們接下來講,教父也有一個很經典場景,就是有一個教父的對手一覺醒來,發現有一個斷頭的馬頭放在床鋪上面,然後嚇得就是這個黑幫的,其中一個要角、角頭就屁滾尿流這樣子。那這個場景其實相當地血腥,也算是這部片子最血漿最多的。但實際上那個馬頭是真的馬頭,其實曾經柯波拉是有用一些道具,試著把馬頭做得很像,但是怎麼樣都不像,所以後來他們就去那種動物肉品屠宰場,因為美國人是有吃馬肉的,然後就是把馬頭直接就放在床上。那個畫面非常地震驚,教父為什麼要用馬頭去放在人家家裡的床上,然後做什麼效果呢?
圖說:著名場景-馬頭恐嚇(go to the mattresses)
其實這個就是在《教父》電影裡面有非常多經典的台詞,其中有一句話的台詞跟這個場景完全搭配在一起,就是go to the mattresses。我們如果稍微有點年紀的聽眾或觀眾看過《電子情書》的話,就記得那個梅格.萊恩,他在開一個童書店的時候就是因為被大型的連鎖集團威脅著,她的未婚夫就叫她說,go to the mattresses,跟對方開戰。那go to the mattresses這一句話,其實就是去到別人家的床鋪上。一般來說,就是殺到對方家裡去,或者說,直搗黃龍,所以也就是說,Go to the mattresses就是說,你要跟對方開戰,就是要殺到他家去。其實這個黑道角頭就是教父要恐嚇他,所以他就拿了一個斷頭的馬放在他家的床鋪上,所以就是完全是一個宣戰的意味。
金句解析-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其實在這個電影裡面有非常多的經典台詞,其中裡面,尤其就是這種黑道之間的爾虞我詐,還有這種耀武揚威,包括Go to the mattresses,我會給他一個他不會拒絕的條件(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我會給他一個不能refuse 的offer。那在《教父》電影這部片裡面有超級多的這種經典台詞,但在《教父寶典》裡面就整理了44句的經典台詞,其中裡面大概有占了將近一半,都是這種商場如戰場的這種心戰喊話。
金句解析-Leave the gum. Take the Cannoli.
那除此之外,當然就是家庭的價值,因為在義大利的家庭是非常重視家族精神,保護家庭的權益為優先的,所以就是在《教父》電影裡面常會說,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評自己家的人,這句話是一個。還有另外一句話也很有趣,電影裡面有一個小嘍囉 ,兩個小嘍囉下了車,然後要去準備去參加教父他們家裡的野餐,其中一個小嘍囉就問另一個小嘍囉說,槍要不要帶。另外一個小嘍囉就說,Leave the gum. Take the Cannoli.,就是把槍放在車上,甜點給帶上就好了。
圖說:Cannoli是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傳統甜點,焦脆的捲餅內灌入奶油甜餡(圖自網路)
那這句話其實很有趣,因為教父自己本人也說過,一個在周末不陪伴孩子的男人不是真男人,意思就是說,我今天就算縱橫沙場,但是我還是要照顧家人,然後還是要照顧小孩,所以你周末沒有陪伴家人,那你不是真的男人。所以他們就很重視家庭價值,所以連小嘍囉都會說,阿周末要野餐了,要把槍放車上,帶Cannoli,就是義大利最經典的小吃帶去,就是那個奶酪酥餅帶去野餐。這就很像是叫你把工作放下,就好好enjoy家庭的時光,所以在這部電影裡面其實有很多這種做人處事,還有工作跟家庭要怎麼平衡的這種心理的建設。在這部片子裡面,我們看到這種商場跟生活,還有義大利人對家庭的維護。
著名場景-受洗(交叉剪接)
那其中還有一個場景,也是非常經典的,就是電影在最後那個小教父的孩子,(也就是)孫子出生了。孫子出生之後要受洗,然後其實是一個非常典範的、一個喜樂的場景。但是我們知道其實在電影裡面,它就會有一種大量的交叉剪接,讓這個艾爾.帕西諾去狙殺很多他的仇家,甚至是他的親信,或者是家人的競爭者。通過交叉剪接,把他兒子的受洗畫面跟他殺戮的畫面交叉剪接在一起,就變成是影史的經典,就是一個所謂平行剪接的經典。
那我們也更證明了小教父,就是艾爾.帕西諾,他其實是心狠手辣的一個咖,然後到最後全部人就親吻他的手,並且稱他爲教父,就如同他爸爸一開始懷柔了一個他的競爭對手,也請他親吻他的手一樣。所以教父這個名稱,其實就是一個帶有宗教性的,但同時因為避免黑手黨的說法,形成一個宗教懷柔,但同時又其實在講這個家庭的勢力不斷擴大的一個隱喻。
被刪掉的場景-教父的媽媽帶著媳婦,要去教堂為家人祈禱
教父之所以會那麼經典,一定是因為導演本人,他對於這個劇本改編、拍成電影之後的許許多多堅持。其中有一個場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被他刪掉的,因為曾經在原著小說裡面,教父的母親那一邊,她其實是帶著這個KAY(KAY ADAMS CORLEONE,老教父的三媳婦),就是教她說要如何去教堂幫自己的家人做祈禱,所以就是媽媽帶著兒子的太太,要去教堂為家人祈禱。那這一段,其實原本是有拍的,但是後來柯波拉在他自己的導演筆記本裡面就寫了一個很有趣的話,柯波拉你給我聽好,這種媽媽咪阿的東西不要太多,不要都放進來,這樣會毀掉你的電影。所以他就會跟自己說話,所以他就有一些原著小說裡面,一些比較溫情的那一塊,他就大部分都刪掉了。這個是柯波拉自己本身的重要決定。
電影調性陽剛、強烈悲劇性色彩
所以我們會發現,這個電影其實到最後就是一個非常陽剛,或者是將殺意進行到底的一個膾炙人口的結局,而且它有很強的悲劇性。也因此,《教父》為什麼會這麼有影響力或在後人所傳道,其實也在於說,柯波拉自己在設定這個故事的時候,是很知道自己的電影該做到什麼程度,包括他還是會知道,教父自己本身在把自己的遺願或心願傳遞給他小兒子的時候,整部電影是少了這些關鍵場景,其實一直都還沒有一個場景是教父好好地跟他的小兒子說,比方說,未來就交給你依此類推的這種話。
圖說:臨時補拍父與子的場景
臨時補拍父與子,在合約到期的最後一天
所以後來,柯波拉他其實是知道他少一個父與子的場景,所以後來他就決定在馬龍.白蘭度合約到期的最後一天搶拍了一個場景,就是教父跟小教父坐在庭院的一個藤椅上,有點像是語重心長地交代他的遺願,因為後來他就死掉了。所以這些場景的經典台詞是柯波拉臨陣找了一個當時非常有名的編劇,是那個《唐人街》的編劇家,臨時在馬龍.白蘭度合約到期的最後一天趕快把它寫出來,然後請馬龍.白蘭度演出來。這個橋段書裡面有寫說,在繩索上跳舞,就是那個橋段,在講這個經典場景的拍攝以及台詞的撰寫過程。
Part III:《教父》對後代的影響
無法被超越的經典黑幫電影
所以為什麼這電影會非常經典,而且讓人家過目不忘,就是因為柯波拉自己本身對這些內容的一個堅持,那也因此這樣子的人物設定還有這個故事的梗概,就被後來的許許多多電影所沿襲跟傳頌,動畫片就會有鯊魚黑幫,更不用說,其實在那個年代之後,像馬丁.史柯西斯,很多都是會去拍紐約黑幫的故事,那一直都沒有辦法超越柯波拉的版本,甚至像動物方程式裡面也會有那個老鼠的教父,裡面的場景完全一模一樣,包括他的女兒也要參加婚禮,然後那個兔子的刑警被他抓住了,結果後來就放他一馬的故事。它裡面的台詞的撰寫方式包括講話風格都跟《教父》如出一轍。所以《教父》其實影響,據書裡面統計,截至21世紀有大概250部的電影或影集都有用《教父》的梗。像我剛剛講,像《電子情書》這種浪漫愛情喜劇,也都會有教父的一些台詞會跑出來。
各國審查不一,但都引頸期待上映
那這個電影因為轟動全世界,那台灣其實是1975年上映的,因為當時就有那個馬頭,然後又有這種槍戰,加上結尾會有那個平行剪接非常地殺戮,所以當時就一直沒有過台灣的審查,然後台灣就是給他一堆審查意見。結果後來審查意見下來,如果真的要把那些東西都剪掉的話,足足會少了10幾分鐘,然後後面就完全沒有那個受洗跟槍戰的部分。無論如何《教父》就是在後來的傳世的經典的過程中,也有在各個地方遇到不同的審查,還有就是被觀眾所擁抱的這個過程。因為其實在當時雖然只聞樓梯響,但是非常多人都已經期待著、看著《教父》,但是就等待蠻久才看到的。
圖說:1987年侯孝賢的《尼羅河女兒》,高捷被封為「台版教父」
影響侯孝賢的《尼羅河女兒》、《悲情城市》
那《教父》本身,在後來的世界裡面,其實有很重要的,也包括就是角色的人物設定。就包括教父這個形象一直在重複地出現在不同的黑幫電影的形象,包括台灣侯孝賢1987年的《尼羅河女兒》裡面的男主角是高捷演的。那高捷他自己的那個穿西裝,然後墊肩那個形象,侯孝賢當時就說,高捷長得很像艾爾.帕西諾,所以他在當時就是給高捷打造得有點像是個小教父形象。這是真的,而且那時候高捷初試啼聲就被許多的電影人注意到這樣的演員。而且侯孝賢心目中的10大電影,裡面是有《教父》的,是他的第8名還第9名。所以我會發現《悲情城市》裡面也在講九份、金瓜石、瑞芳那一代的家族,其實是有一點點黑道背景跟上海幫的這種廝殺。如果真的要在台灣挑一部有點《教父》味道的電影,我會挑《悲情城市》,因為裡面其實是有家族械鬥的這種維護家庭,同時又跟不同的幫派械鬥的一個故事。
書籍推薦-《教父寶典》
所以就是說,《教父》其實在後代的影響是非常廣泛,包括在台灣其實都有不同的迴響。節目最後推薦幾本跟這一部《教父》電影有關的書,當然第一就是黑體文化出版的《教父寶典》,好多影評人的朋友說,我好害怕讀完這本書,因為讀完這本書就覺得好像《教父》所有的梗都知道這樣子,會有點捨不得。但其實《教父》有非常多的東西都還有待再開發,然後裡面有很多的梗,也是從這本書知道的。比方說,電影裡面只要橘子出現的時候,等一下就有人會死掉,就有點像迷因,或者是有一種彩蛋的東西,在這本書裡面有非常多彩蛋可以挖掘。
《未來的電影》、《電影即剪接》和《教父》原著小說…等 書籍推薦-
然後第二就是說,其實柯波拉自己本身有一些跟他有關的書,他自己有寫一本關於《未來的電影》,他講未來的這種數位電影該怎麼拍。然後還有就是《電影即剪接》這本書裡面,也有講到跟柯波拉長年合作的這個剪接師,如何去剪接這個《教父》。此外,就是《教父》原著小說,當然是絕對要看的。你會知道說,原本的這個通俗小說怎麼樣慢慢幻化成一個電影的經典。
那此外呢,最近其實有非常多電影導演的,這種Behind story的書出版,包括大衛.芬奇,他其實後來也拍很多這種黑社會的,或者是這種間諜,或者是偵探片。那大衛.芬奇最近的這種暗黑系的天才導演的書也都出版了。前一陣子《沙丘》電影也有出版,他的這個美術設定集,那我們知道其實像《教父》、《沙丘》這些電影,他們都用了非常大的資金在打造它的場景。
書籍推薦-《憑空而來》
此外,還有一本就是伍迪.艾倫的回憶錄,叫做《憑空而來》。那我們知道,其實黛安.基頓是伍迪.艾倫電影裡面最謬思的女神,對不對?那這個其實跟《教父》有點關係,為什麼呢?因為其實黛安.基頓的第一部電影長片是《教父》,就是小教父-艾爾.帕西諾的太太就是黛安.基頓演的。在當時,黛安.基頓穿著就非常現代,然後看起來很像紐約的、一個聰明的女孩的這個形象,其實早在《教父》就出現了,然後後來她才拍了伍迪.艾倫的幾部電影。
所以說,《教父》其實真的影響了很多重要的作品,然後傳世到現在。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謝謝大家收聽,我是徐明瀚,我們下次再見!
聽完精彩的線上音訊課後,歡迎大家參加實體討論課,我們在7/30(六)下午3點,誠品松菸書店3F Forum與大家做進一步的討論。歡迎帶著疑問來。點擊下圖報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