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听故事】第二弹丨IMDb神片《教父》欢庆50周年,深度大探索
撰文 徐明瀚 撰稿/林綺雯 整理本文为2022 SUMMER READING【好好听故事】企划之PODCAST 节目,随听文章。本集为黑体文化副总编辑徐明瀚老师主讲。
迷诚品的各位听众好,我是黑体文化的副总编辑徐明瀚,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本很经典的电影书,叫做《教父宝典》。那我们知道,《教父》本身已经有拍过三集,那第一集在首映的时候,是1972年3月15号,那距今也正好是50周年,跨越了大半世纪,仍然是非常经典、历久弥新。大家如果有看 MOD 或是IMDb上面,它的评分是9.2分,非常地高分,大概在电影剧情片里面仅次於《刺激1995》。这部片子为什麽会这麽地受欢迎?而且在当时票房这麽好,而且口碑也很好,叫好又叫座。
那我今天就会分三个部分来详细地介绍《教父》这部电影,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他遇到的各种拍摄上的困难。《教父》的导演法兰西斯.柯波拉如何克服这样子的困难,拍出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第二个部分,我会介绍这部电影经典的场景以及台词。我们常常会引用这些台词,在人生的各种阶段中,或者说,你会看一些电影里面也都会有《教父》的梗。那第三个部分,就是会稍微帮大家回顾一下,《教父》这50年影响了多少电影,以及它栽培了多少经典的演员,让我们重新对《教父》这样子的一个神话,可以就继续地了解下去。
Part I:《教父》是如何诞生?
关於《教父》这部电影
那我基本上会用《教父宝典》这本黑体文化所出版,全彩印刷的这本书,通过全剧本的这种评注来了解到说,电影评论人或是电影从业人员怎麽样去看《教父》这部片子的诞生。《教父》是法兰西斯.柯波拉非常重要的作品,那他当初其实还是一个相对名不见经传的导演,但是他已经有许多的作品在大学或是毕业过程中有很多好看的片子,所以派拉蒙影业就相信这个导演,让他来担纲这部电影的导演。
但实际上,他在制作影片的过程中也遇到非常多的困难跟阻碍,尤其是跟制片方的这种摩擦以及妥协,还有就是争取他的艺术成就跟他的坚持。那我们可以在这边看到为什麽《教父》会这麽经典的一个原因。那当然就是说,这部片子有好多为人所称道的,就是那些场景,还有包括一些经典台词。很有趣的,就是影响了我们做人处事的各种方式,甚至在商场或是竞赛的场域里面,我们都会用《教父》的台词来给自己打气,或鼓励这样子。
关於《教父宝典》这本书
在《教父宝典》这本书里面,它基本上是一个a knowtive、a godfather,就是充满着评注,包括演职人员、制片方、导演、演员,甚至一些影迷,还有专业的影评人,对这本书可以说是说三道四的各种评论。不管是好评、恶评,或是幕後花絮的揭露跟报导,这本书里面全部都刊载出这样子的一个故事的背景。那知名影评人闻天祥也曾经说过,这本书算是一本爱电影爱到入骨的一个完美的结局。换言之,你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话,就会用力地去评注它,然後把这部片子所有的细节都挖出来这样,那这本书基本上就是这样子,就是把这部电影的许许多多细节都挖出来。
原本制片商对这部片的定位-赶鸭子上架
那也因此,我们会注意到,在这部电影原来并不是非常顺遂地,拍出一个很好看的电影。实际上,在原着小说的阶段,其实当时算是一个非常通俗,然後艺术成就其实没有那麽高,可是因为是类型的关系,所以就算是一个IP。但是在当时,因为派拉蒙筹拍这部片子是看上这个小说已经卖得很好了。但是,实际上派拉蒙本身过去四、五年内制作的黑帮电影,其实都已经卖得不是很好了,所以他们就有点担心说,花太多钱拍这部片子会不会血本无归。所以其实当时,他们用非常便宜的价钱买了这个原着小说,然後他们也找了一个相对不会那麽贵的导演,就是柯波拉这样子。那原本以为这样子都好使唤,然後就是赶鸭子上架,就把这个片子拍掉就好了,但实际上遇到柯波拉,柯波拉就是一个非常顶真,然後非常专注在细节上的导演。
导演柯波拉对剧本的坚持-结构工整
所以後来柯波拉跟制片方提了三件事情,让制片方非常地头大,其中一个就是说,这部电影的剧本,他要跟小说家合作,并且要重新修整。那我们会发现在原本小说里面,小说故事的头尾其实在电影里面是不一样的。那我们会记得《教父》里面,电影一开场是婚礼,然後结尾的时候是丧礼,然後还有一个小孩出生,就是一个受洗的仪式。所以它有点像是从一个婚礼,然後到老教父,就是马龙.白兰度饰演的,死掉之後,再有一个新生命出现。这个有点像是一个生命的轮回或是一个转折,那像这样子的一个时序,柯波拉自己在电影剧本上设定是把它做得很工整,所以就是跟原着小说是满不一样的。
再来就是说,柯波拉其实当时他对电影的梦想很多,然後也觉得说,《教父》不一定是他的生涯代表作,他就是必须养家活口这样子,所以就是有很多导演都拒绝拍这部片子。但是实际上,柯波拉拿到这剧本之後,他把它精心地修整之後,就变成是一个结构工整的作品。那再来就是说,柯波拉自己本身也是义大利背景,然後他也对这个故事很有喜欢的、一个核心的原因是说,他希望能够拍出在美国的义大利人的生活方式,不仅仅只是一个类型片的一个状况,所以就不会只是一个黑帮恶斗、枪战的这种故事。
导演柯波拉对场景的坚持-重现1940s老纽约
他会想要呈现义大利的家族如何在美国落地生根,尤其在纽约这样子,所以他其实是有很强的,这种历史人文的某一种关怀在里面,所以他当时就跟制片商又提了一个很难的题目是说,我要照着这个故事,它的故事背景是1940年代的纽约,但因为他当时这个片子在拍的时候已经是80年代左右,所以你光是要找那些黑头车,然後去找那些老场景其实就要花满多钱的。可是制片方还是被他说服了,就是说,还是要原汁原味地呈现这个老纽约的样子,那其实那个制作成本就提高了。
导演柯波拉对演员的坚持-指名要马龙.白兰度
但最有趣的是,这些都还不是制片方最头疼的,因为柯波拉後来在选演员的时候,就选了马龙.白兰度。因为马龙.白兰度在当时,其实已经得过很多奖,然後算是美国当时可以说是最帅,然後又得很多奖,但是就是因为因此非常大牌,然後有点不按牌理出牌、一个很难搞的演员。然後很多大的影业都跟他是拒绝往来户的状态,结果没想到那个柯波拉,指名要他这样子,所以就几番周折之下,当然还是有许多的条件都到位了,就是还是应允着柯波拉的要求,然後完成的作品。
也因此,在这拍片的过程中,很容易就是一旦做不好,制片方就会说那你给我走人,所以柯波拉其实很战战兢兢,他常常会跟人家开玩笑说,因为他当时有找他的妹妹去演电影的其中一个角色,然後找他爸爸去当某一个场景的配乐。他说,他的电影的结尾,可能会导演名字不是他,但是他的家人可能有一、两个名字还在那电影里面,成爲他拍这部片的唯一的痕迹,就会自我解嘲这样。
《教父》成功的原因-卓越的技术/班底演员、兼具艺术和商业性
结果还好这部片其实到最後,他还是保住了他的职位。那原因是什麽呢?就是因为他找到了这些技术班底,还有他的演员都表现得非常好。那也还好这些制片人还算有眼睛的,所以就真的,马龙.白兰度拍得、演得真好,或者是说,这个光真的很漂亮,以此类推。到最後,派拉蒙就愿意倾巢而出的,把他们在美国院线,全部都上映《教父》,所以《教父》这部片子在当年,其实是在全美戏院有将近200家的派拉蒙影业的通路同时上映,这也算是在那个年代比较少见的。
因为以前是胶卷,所以就是洗了几10卷胶卷,就主要一开始在大城市,然後接下来去二线城市,然後再去那种边疆这样。但是他们当时不是,他们是一口气就是洗了非常多胶卷,然後一口气就在全美联映。所以为什麽1972年首映日会那麽重要,因为在当时它其实就是现象级的作品,那也因此就是派拉蒙影业也嚐到甜头之後,就是很多的电影会用这种模式来进行。那我们知道就说,《教父》这部片子算是雅俗共赏,它本身就是说,它有商业性,但是同时,它的艺术成就也是相当地高,包括它得到奥斯卡许多的提名奖项,其中,尤其它最後是荣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着剧本改编。
那一直累积到现在,其实在今天来看,这个黑帮械斗的片子,其实那个场景也没有多大,可是你会觉得,哇,那个《教父》人物非常经典,城府很深,然後很爱护自己的家人,那就是人的那种存在状态是很特殊的,然後又呈现美国、纽约的那个时代的氛围,所以这部片子一直到今天来看,还是非常好看。那前一阵子N开头的串流平台又重新上映这三部曲,所以就是我们可以看到这部片子一直都在滚动,所以我们会发现其实在一些大专院校教电影的科系,他们都很喜欢用《教父》这部片子来当题材。那原因其实最核心的,就在於说,它兼具电影的类型电影,就是比方黑帮片,甚至有点黑色电影的味道,然後再来就是说,它在商业上很杰出。
剧情大纲-义大利裔黑帮家族,如何在美国发挥莫大影响力
故事的线非常地单纯,基本上这个故事很简单,如果听众还没有机会看过这部片的话,讲简单一点,就是一个黑社会老大,他即将要交班,然後他有3个儿子,但他的大儿子就是非常地有勇无谋,就是杀气非常地重,但是却没有老谋深算的部分。然後相对,他的小儿子却是一个很爱读书,然後大学就跑出去念书,然後就很不认同家里事业的一个小孩,也就是未来的教父,那个艾尔.帕西诺所演的这个教父。那这个小教父,一开始他是不认同他爸爸,他真的很讨厌他爸爸的这种狗屁勾当这样子,所以他其实是高知识份子,然後就是反对家族企业。但是又因为他父亲後来就被暗杀,但没有成功,或是家里的经济、权力的那个范围有点岌岌可危。所以这个小儿子就有点像见义有为的,最後就承担了这个家业。
所以在这部片里面,基本上就是一个心境的转折,就是不认同父亲的儿子到最後如何慢慢地站上最大的、这个Godfather位置的一个过程,所以他就也很悲剧性,因为他明知,我不想做这件事情,到最後还是了做这件事情,所以就那个心路历程是非常令人赞叹的。那就是说,到底为什麽马龙.白兰度最後能够怀柔了这个儿子的过程,其实也是非常好看的。
引起义大利裔美国人群起抗议:不准把Mafia这个字给说出来!
所以这部片有文戏、有武戏,就是说有黑帮械斗,但同时也有这种非常家庭的、非常轻柔的、非常说服人的,一些感人肺腑的桥段,就是这种Bromance,就是男性情谊的部分比较多。所以《教父》这部片子其实是磕磕绊绊的,遇到很多阻碍,但是导演一路地说服了制片方,还有他的许多团队,到最後把这部片给拍出来,就受到很多人的赞许。
那其中有一段就很有趣,就是因为这个小说非常地红,大家都知道这个小说故事在讲什麽,所以在当时,听说派拉蒙要拍这部片的时候,当地的义大利裔的美国人就群起抗议说,他们丑化我们,就是很多族群,可能会因为某些电影,觉得自己的族群形象会被丑化。所以在当时,那个义大利裔的人就说,你可以拍电影,但是你拍出来,不准说我们是黑手党,就不能把Mafia这个字给说出来。
所以这个电影其实很妙,就是它整个就往那个Godfather的意象去。就是有点宗教性,有一点就是家里的一家之长,然後如何运筹帷幄一个家族事业的过程。然後从头到尾都没有讲他是黑社会或黑手党,但本质上就是你会知道这个电影有很多桥段跟环节设计,你可以马上感觉到这一个家族不是等闲之辈,大家都很怕他。
《教父宝典》不只是一本全剧本评注
《教父宝典》这本书,为什麽叫宝典?就是因为里面有非常多评论的东西跟幕後花絮,然後汇整成,在这个电影的全剧本的周围,会有图片或是文字的解说跟注释,然後就变成是整本书开本很大,中间是剧本,然後会有一些有删节、没删节的部分,然後在剧本的周围就会有很多评注,就是像注解一样的,有演职人员或是导演本身的心法,还有一些影评人的说法。
柯波拉当时他自己在改编小说的时候,他就把小说一页一页地贴在一个很大的笔记本上面,然後他就是在小说的故事里面拉出很多线。起初,他自己在改编这个小说的一个心法,有人说,这叫做柯波拉的笔记本。那他自己是把他自己的这个笔记本,叫做圣经,所以就很像教父圣经。
我们知道教父本身就是Godfather,也是跟宗教有关,所以我们叫做《教父宝典》就是因为,它有点像是这个圣经又重新,因为拍出来、有剧本之後,再拉出一个有评注的东西,所以有点像是评注的评注这样子。
那基本上就是说,在那个《教父宝典》里面,我们会看到就是说,柯波拉他自己的笔记本的很多的note、很多他的心法。他会在改编的过程中,跟自己做心战喊话,叫自己,这个一定要把它拍成怎麽样,或这个一定不能拍成什麽样子。
Part II:解析《教父》经典场景
与原着小说家合作-呈现在地义大利裔、黑帮的生活风格与样态
那我们接下来,就会来一个一个场景,跟大家稍微介绍一下几个重要场景里面,柯波拉是怎麽样决定要这样拍的。那在当时,他跟这个原着小说家马力欧.普佐的合作方式是很有趣的,因为小说已经被改成剧本了,可是在有些台词或生活习惯上,其实柯波拉还是有相对不熟悉的地方,尤其是对於黑帮兄弟,所以马力欧.普佐就常常帮忙柯波拉,把一些黑道兄弟习惯的生活状态去调整。比方说,在美国的黑帮,香肠是不用烤的,是用炸的,所以那这个一般人都不知道,那他就会去帮他调这些东西。
那因为柯波拉本身,就是很希望去拍出原汁原味的、在地的义大利裔,甚至黑帮的人的生活风格跟样态。所以像这本书里面,其实有一个评注的功能,叫做义大利作风,就是Italianism。讲的就是说,其实它里面讲到食物、家庭、讲话习惯,还有各种方言,其实它都是有义大利自己的风味在。那这一点,其实在柯波拉那边也非常地着重。除此之外,对於剧本的评注,里面还包括幕後花絮、制作的细节,还有一些穿帮的位置,还有演职员的相关人员的介绍,那当然还有最重要就是影片场景的分析。
开场的教父女儿婚礼-刻划主要角色(尤其是教父)的形象
那我们接下来就是有几个影片场景,我们特别可以看到影评人、电影制作者还有影迷,他们对於那些场景很用心地去拆解场景的重要性,那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几个重要场景来看到柯波拉是如何处心积虑地,把这个场景给拍好,让电影变得有一个重点所在。
首先第一个就是开场,那我们知道,其实在电影里面,教父接收一个客人,然後那个客人是在教父的女儿要出嫁的婚礼当天,所以就有点像是一个不速之客跟教父求情,然後说有点打扰这样子。但是教父因为家里庄园很大,所以就会感觉到这种就是龙蛇杂处,然後城府很深、戒备很严,所以就觉得这是一个非等闲之家的一个庄园。所以就觉得这里面好像有一点点什麽样的蹊跷所在,同时这个教夫就非常大开大合地,就是悦纳这些他的敌人或是他的手下,或是不认同他的一些人都来到这个庄园,所以你就会看到教父怎麽样去跟这些人运筹帷幄。然後里面他就是从容不徐地摸一只猫对不对,然後就去跟人家谈判这样子。就会觉得这个教父非常的神秘,加上就是这个电影的摄影师是戈登.威利斯,他在好莱坞是被称作黑暗王子的一个摄影师。
塑造教父形象-威严、神秘
就是他的光,即便是顶光,一般拍电影拍顶光会不好,就是因为眼睛会不见或什麽的,可是他总是会打一些很特别的光,让人看起来就是很有一种威胁感。那我们知道马龙.白兰度他的那个颧骨很深,就一打一个顶光,他就像戴墨镜一样,因为看不到他的眼睛。
然後甚至马龙.白兰度当时在揣摩黑帮教父的时候,他其实是看了西西里岛许许多多的教父被抓去关的时候的那个录影的纪录片,然後去学那些教父说话,他後来就决定他嘴巴吞类似像沙包东西,让自己声音有点沙哑,然後听起来不太清楚。那这个原因是什麽?就是让一般人听不出教父的口气是什麽。所以你就会不知道他到底真心在想什麽,就有点像一个人戴着墨镜,好像王家卫、高达,他们都喜欢戴墨镜,就是你会不知道到底在想什麽,你就不用去猜了,因为也猜不到,所以那个人会越来越神秘。教父他本身的这个形象的设计就有这样子的味道。
反映当时美国的政治、社会问题
所以在开场的时候,这个灯光打下来变成非常地阴暗,那相对於婚礼的明亮就产生一个落差。那我们就知道,这个真正坐镇的是这个老爹,这个爸爸。而且在电影一开头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叫做,我相信美国,那美国可以让我发大财。其实在电影最後,教父把他的衣钵传给他的小儿子的时候,他也说,教父其实还是一个魁儡,就是说,他还是被政客操纵的一个角色而已。
所以我会发现那个教父的主视觉,就Godfather那个字上面,还有那个线绳在操纵魁儡的样子。所以其实这部片子演了那麽多集,但是本质上,它还是在描述美国社会里面,这种暗潮汹涌的政商或是官场跟黑社会之间的文化。所以在这个电影一开场,就可以感觉出家族的角力,但同时又有一种威胁在里面。
着名场景-马头恐吓(go to the mattresses)
好,我们接下来讲,教父也有一个很经典场景,就是有一个教父的对手一觉醒来,发现有一个断头的马头放在床铺上面,然後吓得就是这个黑帮的,其中一个要角、角头就屁滚尿流这样子。那这个场景其实相当地血腥,也算是这部片子最血浆最多的。但实际上那个马头是真的马头,其实曾经柯波拉是有用一些道具,试着把马头做得很像,但是怎麽样都不像,所以後来他们就去那种动物肉品屠宰场,因为美国人是有吃马肉的,然後就是把马头直接就放在床上。那个画面非常地震惊,教父为什麽要用马头去放在人家、家床上,然後做什麽效果呢?
插图
其实这个就是在《教父》电影里面有非常多经典的台词,其中有一句话的台词跟这个场景完全搭配在一起,就是go to the mattresses。我们如果稍微有点年纪的听众或观众看过《电子情书》的话,就记得那个梅格.莱恩,他在开一个童书店的时候就是因为被大型的连锁集团威胁着,她的未婚夫就叫她说,go to the mattresses,跟对方开战。那go to the mattresses这一句话,其实就是去到别人家的床铺上。一般来说,就是杀到对方家里去,或者说,直捣黄龙,所以也就是说,Go to the mattresses就是说,你要跟对方开战,就是要杀到他家去。其实这个黑道角头就是教父要恐吓他,所以他就拿了一个断头的马放在他家的床铺上,所以就是完全是一个宣战的意味。
金句解析-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
其实在这个电影里面有非常多的经典台词,其中里面,尤其就是这种黑道之间的尔虞我诈,还有这种耀武扬威,包括Go to the mattresses,我会给他一个他不会拒绝的条件(I’m going to make him an offer he can’t refuse.),我会给他一个不能refuse 的offer。那在《教父》电影这部片里面有超级多的这种经典台词,但在《教父宝典》里面就整理了44句的经典台词,其中里面大概有占了将近一半,都是这种商场如战场的这种心战喊话。
金句解析-Leave the gum. Take the Cannoli.
那除此之外,当然就是家庭的价值,因为在义大利的家庭是非常重视家族精神,保护家庭的权益为优先的,所以就是在《教父》电影里面常会说,不要在外人面前批评自己家的人,这句话是一个。还有另外一句话也很有趣,电影里面有一个小喽罗,两个小喽罗下了车,然後要去准备去参加教父他们家里的野餐,其中一个小喽罗就问另一个小喽罗说,枪要不要带。另外一个小喽罗就说,Leave the gum. Take the Cannoli.,就是把枪放在车上,甜点给带上就好了。那这句话其实很有趣,因为教父自己本人也说过,一个在周末不陪伴孩子的男人不是真男人,意思就是说,我今天就算纵横沙场,但是我还是要照顾家人,然後还是要照顾小孩,所以你周末没有陪伴家人,那你不是真的男人。所以他们就很重视家庭价值,所以连小喽罗都会说,阿周末要野餐了,要把枪放车上,带Cannoli,就是义大利最经典的小吃带去,就是那个奶酪酥饼带去野餐。这就很像是叫你把工作放下,就好好enjoy家庭的时光,所以在这部电影里面其实有很多这种做人处事,还有工作跟家庭要怎麽平衡的这种心理的建设。在这部片子里面,我们看到这种商场跟生活,还有义大利人对家庭的维护。
着名场景-受洗(交叉剪接)
那其中还有一个场景,也是非常经典的,就是电影在最後那个小教父的孩子,(也就是)孙子出生了。孙子出生之後要受洗,然後其实是一个非常典范的、一个喜乐的场景。但是我们知道其实在电影里面,它就会有一种大量的交叉剪接,让这个艾尔.帕西诺去狙杀很多他的仇家,甚至是他的亲信,或者是家人的竞争者。通过交叉剪接,把他儿子的受洗画面跟他杀戮的画面交叉剪接在一起,就变成是影史的经典,就是一个所谓平行剪接的经典。
那我们也更证明了小教父,就是艾尔.帕西诺,他其实是心狠手辣的一个咖,然後到最後全部人就亲吻他的手,并且称他爲教父,就如同他爸爸一开始怀柔了一个他的竞争对手,也请他亲吻他的手一样。所以教父这个名称,其实就是一个带有宗教性的,但同时因为避免黑手党的说法,形成一个宗教怀柔,但同时又其实在讲这个家庭的势力不断扩大的一个隐喻。
被删掉的场景-教父的妈妈带着媳妇,要去教堂为家人祈祷
教父之所以会那麽经典,一定是因为导演本人,他对於这个剧本改编、拍成电影之後的许许多多坚持。其中有一个场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被他删掉的,因为曾经在原着小说里面,教父的母亲那一边,她其实是带着这个KAY(KAY ADAMS CORLEONE,老教父的三媳妇),就是教她说要如何去教堂帮自己的家人做祈祷,所以就是妈妈带着儿子的太太,要去教堂为家人祈祷。那这一段,其实原本是有拍的,但是後来柯波拉在他自己的导演笔记本里面就写了一个很有趣的话,柯波拉你给我听好,这种妈妈咪阿的东西不要太多,不要都放进来,这样会毁掉你的电影。所以他就会跟自己说话,所以他就有一些原着小说里面,一些比较温情的那一块,他就大部分都删掉了。这个是柯波拉自己本身的重要决定。
电影调性阳刚、强烈悲剧性色彩
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个电影其实到最後就是一个非常阳刚,或者是将杀意进行到底的一个脍炙人口的结局,而且它有很强的悲剧性。也因此,《教父》为什麽会这麽有影响力或在後人所传道,其实也在於说,柯波拉自己在设定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很知道自己的电影该做到什麽程度,包括他还是会知道,教父自己本身在把自己的遗愿或心愿传递给他小儿子的时候,整部电影是少了这些关键场景,其实一直都还没有一个场景是教父好好地跟他的小儿子说,比方说,未来就交给你依此类推的这种话。
临时补拍父与子,在合约到期的最後一天
所以後来,柯波拉他其实是知道他少一个父与子的场景,所以後来他就决定在马龙.白兰度合约到期的最後一天抢拍了一个场景,就是教父跟小教父坐在庭院的一个藤椅上,有点像是语重心长地交代他的遗愿,因为後来他就死掉了。所以这些场景的经典台词是柯波拉临阵找了一个当时非常有名的编剧,是那个唐人街的编剧家,临时在马龙.白兰度合约到期的最後一天赶快把它写出来,然後请马龙.白兰度演出来。这个桥段书里面有写说,在绳索上跳舞,就是那个桥段,在讲这个经典场景的拍摄以及台词的撰写过程。
Part III:《教父》对後代的影响
无法被超越的经典黑帮电影
所以为什麽这电影会非常经典,而且让人家过目不忘,就是因为柯波拉自己本身对这些内容的一个坚持,那也因此这样子的人物设定还有这个故事的梗概,就被後来的许许多多电影所沿袭跟传颂,动画片就会有鲨鱼黑帮,更不用说,其实在那个年代之後,像马丁.史柯西斯,很多都是会去拍纽约黑帮的故事,那一直都没有办法超越柯波拉的版本,甚至像动物方程式里面也会有那个老鼠的教父,里面的场景完全一模一样,包括他的女儿也要参加婚礼,然後那个兔子的刑警被他抓住了,结果後来就放他一马的故事。它里面的台词的撰写方式包括讲话风格都跟《教父》如出一辙。所以《教父》其实影响,据书里面统计,截至21世纪有大概250部的电影或影集都有用《教父》的梗。像我刚刚讲,像《电子情书》这种浪漫爱情喜剧,也都会有教父的一些台词会跑出来。
各国审查不一,但都引颈期待上映
那这个电影因为轰动全世界,那台湾其实是1975年上映的,因为当时就有那个马头,然後又有这种枪战,加上结尾会有那个平行剪接非常地杀戮,所以当时就一直没有过台湾的审查,然後台湾就是给他一堆审查意见。结果後来审查意见下来,如果真的要把那些东西都剪掉的话,足足会少了10几分钟,然後後面就完全没有那个受洗跟枪战的部分。无论如何《教父》就是在後来的传世的经典的过程中,也有在各个地方遇到不同的审查,还有就是被观众所拥抱的这个过程。因为其实在当时虽然只闻楼梯响,但是非常多人都已经期待着、看着《教父》,但是就等待蛮久才看到的。
影响侯孝贤的《尼罗河女儿》、《悲情城市》
那《教父》本身,在後来的世界里面,其实有很重要的,也包括就是角色的人物设定。就包括教父这个形象一直在重复地出现在不同的黑帮电影的形象,包括台湾侯孝贤1987年的《尼罗河女儿》里面的男主角是高捷演的。那高捷他自己的那个穿西装,然後垫肩那个形象,侯孝贤当时就说,高捷长得很像艾尔.帕西诺,所以他在当时就是给高捷打造得有点像是个小教父形象。这次真的,而且那时候高捷初试啼声就被许多的电影人注意到这样的演员。而且侯孝贤心目中的10大电影,里面是有《教父》的,是他的第8名还第9名。所以我会发现《悲情城市》里面也在讲九份、金瓜石、瑞芳那一代的家族,其实是有一点点黑道背景跟上海帮的这种厮杀。如果真的要在台湾挑一部有点《教父》味道的电影,我会挑《悲情城市》,因为里面其实是有家族械斗的这种维护家庭,同时又跟不同的帮派械斗的一个故事。
书籍推荐-《教父宝典》
所以就是说,《教父》其实在後代的影响是非常广泛,包括在台湾其实都有不同的回响。节目最後推荐几本跟这一部《教父》电影有关的书,当然第一就是黑体文化出版的《教父宝典》,好多影评人的朋友说,我好害怕读完这本书,因为读完这本书就觉得好像《教父》所有的梗都知道这样子,会有点舍不得。但其实《教父》有非常多的东西都还有待再开发,然後里面有很多的梗,也是从这本书知道的。比方说,电影里面只要橘子出现的时候,等一下就有人会死掉,就有点像迷因,或者是有一种彩蛋的东西,在这本书里面有非常多彩蛋可以挖掘。
书籍推荐-《未来的电影》、《电影即剪接》和《教父》原着小说…等
然後第二就是说,其实柯波拉自己本身有一些跟他有关的书,他自己有写一本关於《未来的电影》,他讲未来的这种数位电影该怎麽拍。然後还有就是《电影即剪接》这本书里面,也有讲到跟柯波拉长年合作的这个剪接师,如何去剪接这个《教父》。此外,就是《教父》原着小说,当然是绝对要看的。你会知道说,原本的这个通俗小说怎麽样慢慢幻化成一个电影的经典。
那此外呢,最近其实有非常多电影导演的,这种Behind story的书出版,包括大卫.芬奇,他其实後来也拍很多这种黑社会的,或者是这种间谍,或者是侦探片。那大卫.芬奇最近的这种暗黑系的天才导演的书也都出版了。前一阵子《沙丘》电影也有出版,他的这个美术设定集,那我们知道其实像《教父》、《沙丘》这些电影,他们都用了非常大的资金在打造它的场景。
书籍推荐-《凭空而来》
此外,还有一本就是伍迪.艾伦的回忆录,叫做《凭空而来》。那我们知道,其实黛安.基顿是伍迪.艾伦电影里面最谬思的女神,对不对?那这个其实跟《教父》有点关系,为什麽呢?因为其实黛安.基顿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是《教父》,就是小教父-艾尔.帕西诺的太太就是黛安.基顿演的。在当时,黛安.基顿穿着就非常现代,然後看起来很像纽约的、一个聪明的女孩的这个形象,其实早在《教父》就出现了,然後後来她才拍了伍迪.艾伦的几部电影。
所以说,《教父》其实真的影响了很多重要的作品,然後传世到现在。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收听,我是徐明瀚,我们下次再见!
听完精彩的线上音讯课後,欢迎大家参加後续线下的讨论会,我们在7/30(六),下午3点,诚品松菸书店3F Forum与大家做进一步的讨论。欢迎带着疑问来。点击下图报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