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挫敗不孤單,《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找到與孩子共處的方法
撰文 諶淑婷我們不知道教養書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教養專家,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數父母都是育兒教養挫敗專家。
在網路上的家長社團裡,每天都有家長抱怨孩子懶散、不用功、態度不好、說謊……說盡了孩子的缺點,卻看不到孩子有什麼優點。其中最難以理解的就是總有家長強調:「現在的孩子不好教。」所以要特別多約束與限制,更少的彈性與自由,這難道是一個正向的親子互動方向嗎?
{本文內容由親子天下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天才的禮物》劇照}
我認為,現代人看似對兒童的觀點有所改變,知道兒童是兒童,而非如中世紀認為兒童就是「小大人」,所以制訂了幼教系統和校園體制,讓兒童在適合的體制內得到經驗與知識,但成人並沒有確實意識到,兒童不可能和大人具備一樣的能力。
圖片來源:《天才的禮物》劇照
所以要求七、八歲以下的孩子在多數時間、場合都必須保持安靜,靜靜坐在課桌椅前的時間比身體能活動的時間多出許多,還要理解並遵守成人制度訂的社會規則。這其實是對兒童發展與腦科學太過陌生,以至於不斷誤解兒童的行為表現。
腦科學專家謝伯讓撰寫《為何三歲開始說謊》,並非以教養專家自居,而是從自己教養挫敗的經驗裡結合個人腦科學專業,去梳理可讓家長們參考的教養原則。
書中有各種腦科學實驗資料,為讀者更新腦科學與心智的研究趨勢,能發展出更好了解親子教養的模式。例如: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嬰幼兒,遇到壓力事件時,大腦皮質醇(就是壓力荷爾蒙)濃度較低,長大後比較懂得如何面對壓力。
而那些堅持不回應嬰幼兒哭鬧的父母,其實忽視了每次的不良互動對孩子大腦與心理發展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會導致孩子長大後容易焦慮、缺乏安全感,也很難信任他人。
圖片來源:《天才的禮物》劇照
還有個實驗發現,嬰兒似乎比較喜歡「會幫助人的玩偶」,討厭「阻撓任務完成的玩偶」,但若「阻撓任務完成」的玩偶和嬰兒喜歡吃同一款餅乾,嬰兒就會認定是「自己人」,因而喜歡對方。
看來人類從嬰兒時期就有拉幫結派的同類偏好,但科學家同時也發現,1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發展出利他行為,願意無私的幫助別人,也能理解他人喜歡與厭惡之情。所以能把小魚餅乾或花椰菜遞給對方,而非依照自己的偏好強迫對方接受。因此科學家推論:人性的善惡並非那麼重要,而是成長過程中是否能獲得正向的學習經驗,做出善意行為。
圖片來源:《奇蹟男孩》劇照
而體罰絕不是一個人成長所需要的經驗,那些「自己的小孩為什麼不能打」的家長,都應該看看本書所提出的科學實證。體罰會使孩子產生情境規避,例如認為只要逃避考試,就不會因為成績差而被處罰;也可能產生泛化的厭惡感,從此討厭老師或不信任家長;甚至出現效法效應,相信暴力可以解決問題,體罰絕對不是一種教養方式,只是成人在發泄情緒與教養的無力感罷了!
本書書名可說是家長最在意孩童的品行問題。說謊在許多人心中簡直是十惡不赦的行為,但從腦科學角度來看,其實孩子說謊,必須由足夠的心智理論能力與控制能力,前者可以讓孩子猜想對方心意,成功隱瞞真實資訊,操弄別人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後者則可以控制脫口而出實話的衝動。
但比起孩子的大腦發展進程,家長更關切的是,如何讓孩子不說謊?作者給了實在的建議:強調說實話的積極效果,而非說謊話會被處罰,否則孩子可能會再說一個謊來掩飾。另外別忘了孩子是透過觀察而學習的生物,如果大人整天若無其事地說謊、覺得不會被孩子看穿或是被識破也不肯坦承道歉,那孩子會學到什麼呢?
就像第一次學習用筷子夾菜、第一次閱讀文字書,孩子第一次說謊、第一次成功不被發現他在說謊,都是認知能力發展的里程碑。因為某些時候就連成年人也會說謊(例如婉拒他人邀約又不想讓對方太尷尬的狀況)。所以我們只要平靜、溫和地引導孩子謊言被拆穿後必須面對的後果與應對方式,讓孩子學習如何在複雜的社會中運用謊言的正面功能即可。
圖片來源:《天才的禮物》劇照
坊間太多以個人經驗書寫的教養書,製造「為什麼我的孩子不是那樣」的焦慮感,令人十分反感。但當教養理論能結合腦科學,家長其實是從自己作為起點,獲得足夠的知識,理解孩子的言行舉止。如此一來會發現,現代父母要教養孩子,絕對能做的比過去更好,只要願意瞭解心智與大腦種種不可思議就可以辦到!
▌由自己出發,了解你的孩子在想什麼!
曾經在育兒過程中接連遭受挫敗嗎?
總是羨慕乖巧懂事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卻如此不受控?
但事實上並非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長沒有站在他們的思維思考!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 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透過有根據的腦科學洞悉孩子的思考模式,幫助家長找到教育方針,擺脫打罵教育的陰影,重拾與孩子的親子關係。
🛒《為何三歲開始說謊?探究心智起源, 解開0-15歲孩子的大腦與行為之謎》
▊作者
謝伯讓
美國常春藤聯盟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曾任新加坡 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助理教授,現為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腦與意識實驗室主持人。主要研究領域為視覺及意識,著重腦照影技術,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腦電圖 (EEG),以及心理物理學等行為研究。
✦
▌延伸閱讀
☞ 很多大人也曾是受傷的孩子:別拉著孩子做巨大的美夢,更不要抹去他們天生的光采
☞ 人人都想擠進的天空之城?韓劇《Sky Castle》揭開高壓社會下的教育悲歌
☞ 不安的親職,解讀當今的教養現象──拚教養: 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 【媽爹講故事】閱讀❤觀點 - 為什麼要帶孩子閱讀大量的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