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挫败不孤单,《为何三岁开始说谎?》找到与孩子共处的方法
撰文 諶淑婷我们不知道教养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教养专家,但可以肯定的是,多数父母都是育儿教养挫败专家。
在网路上的家长社团里,每天都有家长抱怨孩子懒散、不用功、态度不好、说谎……说尽了孩子的缺点,却看不到孩子有什麽优点。其中最难以理解的就是总有家长强调:「现在的孩子不好教。」所以要特别多约束与限制,更少的弹性与自由,这难道是一个正向的亲子互动方向吗?
{本文内容由亲子天下提供;仅反应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天才的礼物》剧照}
我认为,现代人看似对儿童的观点有所改变,知道儿童是儿童,而非如中世纪认为儿童就是「小大人」,所以制订了幼教系统和校园体制,让儿童在适合的体制内得到经验与知识,但成人并没有确实意识到,儿童不可能和大人具备一样的能力。
图片来源:《天才的礼物》剧照
所以要求七、八岁以下的孩子在多数时间、场合都必须保持安静,静静坐在课桌椅前的时间比身体能活动的时间多出许多,还要理解并遵守成人制度订的社会规则。这其实是对儿童发展与脑科学太过陌生,以至於不断误解儿童的行为表现。
脑科学专家谢伯让撰写《为何三岁开始说谎》,并非以教养专家自居,而是从自己教养挫败的经验里结合个人脑科学专业,去梳理可让家长们参考的教养原则。
书中有各种脑科学实验资料,为读者更新脑科学与心智的研究趋势,能发展出更好了解亲子教养的模式。例如:拥有良好亲子关系的婴幼儿,遇到压力事件时,大脑皮质醇(就是压力荷尔蒙)浓度较低,长大後比较懂得如何面对压力。
而那些坚持不回应婴幼儿哭闹的父母,其实忽视了每次的不良互动对孩子大脑与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会导致孩子长大後容易焦虑、缺乏安全感,也很难信任他人。
图片来源:《天才的礼物》剧照
还有个实验发现,婴儿似乎比较喜欢「会帮助人的玩偶」,讨厌「阻挠任务完成的玩偶」,但若「阻挠任务完成」的玩偶和婴儿喜欢吃同一款饼乾,婴儿就会认定是「自己人」,因而喜欢对方。
看来人类从婴儿时期就有拉帮结派的同类偏好,但科学家同时也发现,18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发展出利他行为,愿意无私的帮助别人,也能理解他人喜欢与厌恶之情。所以能把小鱼饼乾或花椰菜递给对方,而非依照自己的偏好强迫对方接受。因此科学家推论:人性的善恶并非那麽重要,而是成长过程中是否能获得正向的学习经验,做出善意行为。
图片来源:《奇蹟男孩》剧照
而体罚绝不是一个人成长所需要的经验,那些「自己的小孩为什麽不能打」的家长,都应该看看本书所提出的科学实证。体罚会使孩子产生情境规避,例如认为只要逃避考试,就不会因为成绩差而被处罚;也可能产生泛化的厌恶感,从此讨厌老师或不信任家长;甚至出现效法效应,相信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体罚绝对不是一种教养方式,只是成人在发泄情绪与教养的无力感罢了!
本书书名可说是家长最在意孩童的品行问题。说谎在许多人心中简直是十恶不赦的行为,但从脑科学角度来看,其实孩子说谎,必须由足够的心智理论能力与控制能力,前者可以让孩子猜想对方心意,成功隐瞒真实资讯,操弄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後者则可以控制脱口而出实话的冲动。
但比起孩子的大脑发展进程,家长更关切的是,如何让孩子不说谎?作者给了实在的建议:强调说实话的积极效果,而非说谎话会被处罚,否则孩子可能会再说一个谎来掩饰。另外别忘了孩子是透过观察而学习的生物,如果大人整天若无其事地说谎、觉得不会被孩子看穿或是被识破也不肯坦承道歉,那孩子会学到什麽呢?
就像第一次学习用筷子夹菜、第一次阅读文字书,孩子第一次说谎、第一次成功不被发现他在说谎,都是认知能力发展的里程碑。因为某些时候就连成年人也会说谎(例如婉拒他人邀约又不想让对方太尴尬的状况)。所以我们只要平静、温和地引导孩子谎言被拆穿後必须面对的後果与应对方式,让孩子学习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运用谎言的正面功能即可。
图片来源:《天才的礼物》剧照
坊间太多以个人经验书写的教养书,制造「为什麽我的孩子不是那样」的焦虑感,令人十分反感。但当教养理论能结合脑科学,家长其实是从自己作为起点,获得足够的知识,理解孩子的言行举止。如此一来会发现,现代父母要教养孩子,绝对能做的比过去更好,只要愿意了解心智与大脑种种不可思议就可以办到!
▌由自己出发,了解你的孩子在想什麽!
曾经在育儿过程中接连遭受挫败吗?
总是羡慕乖巧懂事的孩子,而自己的孩子却如此不受控?
但事实上并非孩子不懂事,而是家长没有站在他们的思维思考!
《为何三岁开始说谎?探究心智起源, 解开0-15岁孩子的大脑与行为之谜》透过有根据的脑科学洞悉孩子的思考模式,帮助家长找到教育方针,摆脱打骂教育的阴影,重拾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为何三岁开始说谎?探究心智起源, 解开0-15岁孩子的大脑与行为之谜》
▊作者
谢伯让
美国常春藤联盟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认知神经科学博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後研究员。曾任新加坡 Duke-NUS Graduate Medical School 助理教授,现为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脑与意识实验室主持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视觉及意识,着重脑照影技术,诸如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脑电图 (EEG),以及心理物理学等行为研究。
▌延伸阅读
很多大人也曾是受伤的孩子:别拉着孩子做巨大的美梦,更不要抹去他们天生的光采
人人都想挤进的天空之城?韩剧《Sky Castle》揭开高压社会下的教育悲歌
不安的亲职,解读当今的教养现象──拚教养: 全球化、亲职焦虑与不平等童年
【妈爹讲故事】阅读观点 - 为什麽要带孩子阅读大量的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