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敵命運的安排,人們終將面對生命中身不由己的離別。面對死亡,圍繞在對逝者的不捨、思念,同時反繫著生者該如何重啟已被摧毀的生活型態。死亡之人將死之際可能對於世間還有留念,在無可奈何、依依不捨下離開世界,或是在無法預測的意外驟然離世;而在世之人則是因為無預警面對消逝而感到難以言述的悲戚。
在死亡面前,我們都是渺小的,而誰都不曾在學校上過如何面對再也不見的失去,但每個人的人生終點皆是相同,無一可以逃過死亡的命運;甚至我們無法預測自己何時有可能意外身亡,無論是站在何方,要處理這些散落的情感既困難又複雜。
既然誰都沒教過我們,就讓以下四部電影闡述了不同心境、角色的生死觀感,帶你從中反思生命的價值,窺探亡者與未亡人之間的情感寄託與永不消失的羈絆。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LIPER,首圖取自《百日告別》_IMDb}
探討生命意義的電影推薦一:《可可夜總會》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_IMDb
「孤單並不可怕,比死亡更可怕,便是遺忘。」2017年電影票房叫好叫座的《可可夜總會》,透過主角小男孩米高的冒險故事,演繹追尋夢想與違背家訓之間的磨合。
在勇闖「夜總會」的旅程中,雖然經歷許多波折,米高最終得到了家族長輩的祝福與諒解。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_IMDb
米高重返陽間後,帶回了高曾祖父的託付,當那首《記得我》於耳邊繚繞時,便喚起祖母可可的記憶,原來祖母與高曾祖父相隔陰陽的心靈相會,是高曾祖父能繼續在「夜總會」存在的憑藉。
「在聖靈和亡靈之介,讓懷舊和記憶成就美麗的夢想。」
圖片來源:《可可夜總會》_IMDb
“There is more time than life.” 對於墨西哥人來說,死亡是新的開端。我們已習慣東方式面對死亡的悲傷處境,假若死後的世界真像墨西哥人深信的那樣絢爛美好,那豈不是一件值得開心且撫慰人心的消息嗎?
《可可夜總會》中死後的世界也有音樂、也有迷人的文化祭典,它告訴我們死亡並不是失去,而是用另一種形式的追憶,永存在生命的旅途中。
▌收聽迷誠品Podcast
「看盡這麼多生離死別,殯葬職人最深的感悟是什麼?」小冬瓜郭憲鴻是殯葬業第二代,從小穿梭在殯儀館、火葬場、告別式,甚在在小學時期就為同齡的孩子送行。正因為看清了生命的脆弱,他創辦Youtube頻道「單程旅行社」,希望打造一個不再懼怕死亡的世界。
樹葬、花葬、海葬怎麼做?毛小孩離開時又該如何處理?更多生命議題探討,都在本集迷誠品 Podcast。
探討生命意義的電影推薦二:《百日告別》
圖片來源:《百日告別》_開眼電影網
一場連環車禍帶走了摯愛,原先安穩的生活一時之間全被打亂,本該是理所當然幸福快樂的日子,卻在一系之間變得不同。下一步呢?留下來的人該如何整頓思緒,又要花上多少時間才能復原破碎自己?
電影《百日告別》脫胎自導演林書宇的真實人生,當他曾在生死邊緣的掙扎,終於逃出悲傷的泥沼之後,他便寫下了這個故事。
圖片來源:《百日告別》_開眼電影網
劇情以相互呼應的雙主線進行,片中主角兩人上了山遵循宗教儀式的傳統,個別為失去的另一半送別。在緩慢的電影節奏中,兩人不確定哀悼是否真的能帶領他們走向痊癒?而「百日」究竟是逼著自己痊癒的期限,還是遺忘的終點?
「但沒關係,帶著傷痕的心更溫柔;就往下走,帶著淚水浸潤過的勇敢往下走。」
圖片來源:《百日告別》_開眼電影網
電影中說,做七儀式是一種對往生者的祈福,但我卻覺得更像是在提醒我們:他們真的走了,留下一個期限,好讓我們放手。
面對死去之人的離開,勢必有無可避免的傷痛,更不確定是否痊癒。然而你我都知道,剩下的人生依舊要繼續走完,因此請不要忘記,所有深愛過的、被愛過的一切,當將存在、永不消逝。
▌關於生命的無常
探討生命意義的電影推薦三:《送行者:禮儀者的樂章》
圖片來源:《送行者:禮儀者的樂章》_IMDb
講述死亡的電影很多,但悲而不傷的《送行者》卻有著一股溫情。劇中碰觸沉重的生死議題,但不用力刺激觀眾的傷痛神經;從一位迫於無奈成為納棺師的大提琴手,如何從生者的角度,去凝視逝者、凝視生命的過程,是《送行者》是用溫柔的方式,證明了世人對生命「敬仰」的一面。
「死亡,就像一道門。死去的人只是經過這個通道,進入另一個世界,而我就是這最後的守門人。」
圖片來源:《送行者:禮儀者的樂章》_IMDb
《送行者》以柔軟的姿態表述心靈,刻畫主角凝視逝者時專注而溫柔的眼神,讓生命的尊嚴自然而然的顯現。
「最美的送行,帶來最深的體悟。」是電影所要表達的真諦,親人逝世原是最難以去面對的傷痛,但在最後的送行過程,除了是死者最後與世界告別的時刻,也是使我們能全然領悟,我們終將死去的機會。
探討生命意義的電影推薦四:《一路玩到掛》
圖片來源:《一路玩到掛》_IMDb
「遺願清單」在生命即將結束的那一刻,你有什麼想完成而未完的呢?《一路玩到掛》億萬富翁艾德華柯爾在醫院病房裡遇上了汽車技工卡特錢伯斯,兩個階級懸殊的病人就此有了交集、一同接受治療。
而當卡特躺在四面白牆的病房裡,他憶起曾列下的人生清單,於是決心在死之前,毫無遺憾的體驗所有未完成的事。
如何讓生命變得有意義且賦予價值?《一路玩到掛》在選材和情節的安排上,並無繁雜的套路、跌宕的起伏,僅以平白口吻論述生與死的必然過程,表達了「雖然我們無法控制生命的長度,但得以拓展其寬度」的意涵。
圖片來源:《一路玩到掛》_IMDb
「這輩子有沒有找到樂趣 ? 有沒有帶給別人歡樂?」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財富、名譽與權力,而是你有多少歡樂能與他人共享。
電影本身帶有一點安寧治療的意思,當治病與救命都已經不可能,至少應該要優先化解痛苦;即使現實生活可能無法像電影中艾德華與卡特一樣消遙自然、環遊世界,但至少能夠快快樂樂陪著心愛的人走完最後一段路。
圖片來源:《一路玩到掛》_IMDb
「生」與「死」是每個人必將經歷的終生大事,可是人們看待「生」與看待「死」的態度,卻有著極大差異。不可否認對於前者,我們多以充滿愛與歡笑中接受,但對於後者的不得不然,則多半選擇逃避,在失落與悲傷中遁逃。
不論如何,在命運面前,我們無從選擇離開人世的姿態,但願在到達盡頭之時,能夠了無遺憾,那自然會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用閱讀帶你坦然面對人生的必經路程
如果人在外太空過世怎麼辦?死後還會想上廁所嗎?諸如此類對於死亡的荒誕疑問都將在本書獲得解答!
當中收入34個有關死亡的好奇疑問,以輕鬆的形式回答這些我們曾悄悄擔心過的問題,用正向的態度面對死亡。
第一時間面對死亡現場,並代替家屬處理「處理死亡」工作者的日常生活必須面對無數屍體,他們內心的想法為何,會感到恐懼或是悲傷嗎?
本書作者透過訪談和親身體驗職人們的工作,將其心境與經驗紀錄下來,深入探究這些職人從事這份工作的緣由,以及重新思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