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店人最近讀什麼】《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
撰文 提案 on the desk作者田島女士以研究員的專業角度帶領讀者一同進入解剖海獸的第一現場。書中有超過一點五公尺的鯨魚心臟、重於四十公噸重的頭部、超越腐爛垃圾場的臭味:也有一百頭抹香鯨僅有一個的稀有龍涎香,每一個生物知識都令人大感新奇。
即刻出動!從解剖趣聞到行動反思——讀《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
撰文|Jo6xup6(誠品書店雙和店 圖書管理專員)
我們在博物館看見的鯨魚骸骨,都是無數學者日夜奮鬥的成果。當接到通報電話的那一刻,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就開始了。死去的海獸被沖上岸之後,很快就會腐敗——內臟逐漸液化而導致屍體爆炸,失去解剖的研究價值。散發的海腥味惡臭也會迫使地方政府決定將其海拋或當垃圾處理。
學者們一邊頂著壓力一邊在血與脂肪流淌的現場分解海獸,用特製的鯨刀進行扒皮、將一塊塊骨骼取出才算初步完成。再來,將骨骼放入晒骨機洗淨,或是掩埋在沙灘自然分解,最後得到的森森白骨,才能組成我們在展廳看見的巨大而乾淨的標本。
作者的日常不是在解剖海獸就是在前往解剖海獸的路上,也常常往來各地支援或是進行學術交流。很難想像日本一年居然就有三百多件的擱淺通報(台灣大約一百五十件)。書中提到許多海洋生物因為人類的享樂而受難,不論是因為毛皮而被大量獵殺的海獺、被度假區的遊艇撞擊的海牛、或是吞入塑膠垃圾的鯨豚寶寶。幸好,解剖學的研究成果也促使了保護法的頒布以及大眾對動物生命與生態環保的認知。
雖然工作上常常在解剖生物,但海獸學者並不是一群喜歡屍體的怪人。「只是因為正常生命活動的美好,才無法對那些因為不明原因被拍打上岸的鯨豚屍體視而不見」這是作者踏上此行業的初衷。透過解剖擱淺生物的死因來研究生命,同時思考著如何減少人類活動對自然造成的負面影響。
一群對生命痴迷的海獸學者,希望透過不斷的研究找到答案。這本書除了分享有趣的解剖日常和海洋生物的小祕密,作者更想要大家深入思考的是海洋生物屍體傳遞的嚴肅訊息——我們能為它們做些什麼?

《海獸學者解剖鯨魚的日常生活》
作者|田島木綿子
出版|人人
出版日期|2025/04/24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登入台漫宇宙
Welcome to My Comic Pla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