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繪製到音樂靈感,我想傳達我喜歡的東西給可能也會喜歡的人 - 專訪插畫家ChicacaWhatWhat
撰文 石旻曜、攝影|石旻曜「當然音樂也是旅途中很重要的元素與心情,也希望讀者有興趣可以聽聽這次為地圖搭配的音樂歌單,Chet baker和黃小楨的歌。」-Chicaca What What
我不特別定位我自己是個誰,比我厲害的人還很多。
「插畫這件事情會出發的原因是有時候玩具店沒什麼生意時會幫店員畫插畫,後面發現插畫跟玩具好像可以做一點分類的區隔,之後才有了兩個 Instagram帳號存在。」Chicaca What What。對面這個回答,一定很多人都跟編輯一樣有點驚訝。有蒐藏復古玩具的讀著們對「他」一定不陌生,而有追蹤台灣插畫家的讀者們一定也多少看過「他」的插畫作品。這兩種的「他」其實都只是Chicaca What What面對生活某一種特定方式,而這兩種身份的轉移與交疊,揉合了你我現在所看到的Chicaca & Chicaca What What。
「插畫和玩具只是我紀錄生活中的偶然一筆。」- Chicaca What What
玩具家與插畫家的身份,其實都只是我用來記錄生活的方式。
面對兩種身份的都各自被市場與讀者們認證的Chicaca,兩位編輯在這次訪問當下反而在Chicaca身上看不到任何一種身份的影子。訪問當下你會有一種非常特別的感覺是;在眼前接受訪問的這位是這玩具家與插畫家身份之外的第三種身份。在你眼前的是個完全透明無任何身份的個體,是個隨時保持自己獨立的個體,更是個隨時能因為生活和工作完美的切換「玩具家」和「插畫家」身份的個體。這天訪問後我們才發現到Chicaca看似幽默且帶點憤世忌俗的神情之下,其實是個對生活充滿要求的人,他透過他生活中累積的養份及日常觀察的收藏而認真對待生活中發生的所有事情,猶如他筆下的插畫和玩具店裡所有人物一樣,雖然都是偶然一筆,但所有的存在都發生在這麼自然的狀態上。
反正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三個,玩具、音樂、電動。
在風格鮮明的畫作上可以看到八零年代家有阿福新生代音樂人的蹤影,而在個性獨立的玩具店中時常可以看到從過去時光中穿梭回到現代的老玩具,感覺不管從哪個角度切進Chicaca What What的世界,好像都跟「電影」、「音樂」脫不了關係,或許就像Chicaca What What說的一樣:「小時候在爸爸車上就常聽老音樂,也常陪他看老電影,所以我覺得老電影、其實一直都存在自己生活中。」或許Chicaca What What就是透過老電影來建構自己生活方式,在老音樂中尋找自己的思維與創作靈感來源。
-松菸旅人地圖:日日感官之旅 Day & Day Traveler’s Journey
-Chicaca What What 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