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所有的黑暗,都無法熄滅一盞蠟燭的光明|《無事的守護神》
撰文 Kristin(一頁華爾滋)一個十七歲少年之死, 重擊一個準大學生的無事人生。 真相掩埋在陌生的故鄉, 挖掘下去的結果是心碎還是救贖?
住在美國的傑伊準備畢業上大學,跟其他的高三生一樣,好像未來都安排好了,平常沒事就打打電動。但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撼動了他的人生——同齡的堂弟朱恩在菲律賓遭到槍殺,成了杜特蒂掃毒戰的受害者。
傑伊的父親是菲律賓人,親戚大多都住在菲律賓。傑伊跟堂弟曾經非常要好,回菲律賓時總是玩在一起,傑伊回美國後,兩人也以紙筆通信了好長一段時間,只是後來傑伊漸漸疏於回信,通信就停止了。如今,傑伊該如何悼念他?他有資格悼念他嗎?朱恩的家人不願意再談到他,甚至拒絕替他辦喪事,更加深了傑伊的困惑。不久後,他從IG收到了一個神祕訊息,告訴他朱恩命不該絕⋯⋯
{本內容由撰文者及博識出版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從越裔作家王鷗行的《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台灣導演阮鳳儀的《美國女孩》,以及電影《別告訴她》(The Farewell)、《夢想之地》(Minari)等,到菲律賓出生的作家蘭迪.里貝(Randy Ribay)此部小說《無事的守護神》(Patron Saints of Nothing),置身難以抵抗的全球化浪潮之下,文化不停融合,不停衝突,在年輕世代身上慢慢發酵,造就比比皆是的「第三文化兒童」身分認同現象,漸漸成為當今一大文學趨勢。這一代的年輕人,透過主動交流、開啟對話,在一來一往間注入、傳承自身的文化習慣,我們隨著不停流動與變異的全球文化現象,一起走進這個龐大而複雜的運轉齒輪裡。
《夢想之地》(Minari)電影配樂黑膠
「故事哪有那麼簡單?他們是會不斷變動的東西,每一次敘述都會重塑一次,每次被不同的人說出來都會發生變化。故事並不是固體,而是會隨容器改變形狀的液體。」
閱讀《無事的守護神》,就像是如此過程,作者以一個從一歲移居美國,長期接受西方教育的菲律賓青少年視角,從外來者的角度重新觀察自己遙遠的故鄉,以及當初選擇留下的至親們所面臨的困境。因此,它既是一部成長小說,涉及種族、政治、性別議題,又經歷追查真相的懸疑過程,更是追尋美國夢的下一代,從語言衝突、文化衝擊到自我認知障礙與重建的必經之路。
傑伊起初只是渾渾噩噩的高中生,有熱中打遊戲、抽大麻的中二同學,將非黑即白的公理正義、白人社會的優渥生活視為理所當然。然而,隨著遠在菲律賓的堂弟朱恩不幸身亡消息傳來,傑伊首度認清生與死的界線,他無法接受充滿正義感、曾經交心的堂弟會因吸毒而英年早逝,選擇主動迎向了自己的成長痛,說服父母,隻身踏上彼處最熟悉的陌生國度。
菲律賓的青少年,與美國的青少年,同為十幾歲卻有著天壤之別的青春。傑伊的世界是大學、電動、籃球、槍戰遊戲,朱恩則面臨死亡、貧窮、杜特蒂、毒品戰爭,隨著堂弟生前留下的足跡一塊一塊拼湊真相,他逐步踏入了社會的灰色地帶,漸漸領悟真相不會照亮前路,只會為理想主義者帶來毀滅。
「我想,我們都不可能只有一個面向,沒有任何一個人是這樣的。我們都擁有傷害他人與幫助他人、造成破壞與治癒別人的力量。所有人都擁有這份恐怖又不可思議的力量,也會在一生中一次次做著這兩種舉動。這就是常理。」
蘭迪.里貝最後寫道,朱恩的故事雖為虛構,菲律賓的掃毒戰卻是真真實實血流成河,無數生命在政府走向極權的鐵腕政策下成為犧牲品。所以,經由《無事的守護神》於一名涉世未深的男孩企圖梳理是非對錯的過程中,言淺意深帶出菲律賓的諸多複雜現況,政治與歷史共業的一體兩面,夢魘散落於承受痛苦的萬千孩童身上。他更進一步點明政策治標與治本的差異性,同樣面對有毒癮之人,提供協助遠比逮捕有意義;同樣面對毒販,提供工作機會遠比就地槍決有意義;再者,毒品背後的利益糾葛,才是一個國家檯面下的腥風血雨,畢竟——「政府不是想解決問題,只是想讓人覺得他們在解決問題而已。」
《卡塔莉娜:關於生命療養院,以及人們如何被遺棄的故事》
姑姑形容,朱恩的嗓音有如「颱風來襲前的海洋」。那歌聲或許傳遞出的是山雨欲來,被烏雲般的哀傷壟罩,流露著超齡的世故及滄桑,獨自與險惡世道抗衡。而這個世道,催生於人性,亦為環境使然。
或許,走過這趟成長之旅的傑伊,費力理解了父親的欲說還休,終會認為無知是一種恩賜,真相確實帶來不必要的痛苦,但那是成長的代價。在多重文化的擺盪之間,他愈來愈認識自己從哪裡來、該往哪裡去,親眼目睹光明與黑暗並存,愛與傷痛並行,也透過那獨一無二的經驗撐開生命容器,勇敢摸索世界的輪廓,並重新建立屬於自己的文化歸屬。
☞迷誠品Podcast EP029|倖存者的藝術:《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
▌撰文者簡介|Kristin(一頁華爾滋)
FB粉絲專頁《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版主。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文章散見各網路媒體。著有電影文集《光影華爾滋》,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閱讀更多Kristin@迷誠品專文
▌延伸閱讀
☞《美國女孩》
☞《我當黑幫老大的一天》
☞《巴拿馬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