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最深的黑夜後,會是陽光普照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撰文 FLiPER藝術季以「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三大子題 22 組作品橫跨裝置藝術、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多元形式,以當代的角度揭開臺灣的不堪過去,期許更多年輕人藉此記住每一個歷史的傷口,並從中反省。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邀請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蔡明君擔任總策展人、策展人陳韋綸與蔡秉儒協同策畫,集結 22 組國內外藝術家,以跨域藝術創作開啟多元對話與國際視角,自即日起至 9 月 17 日於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登場。
A04 咖容琳娜・布瑞秋拉_〈塵埃〉01
文化部長史哲相信透過藝術的轉譯,將白色恐怖的歷史傳承給下一代,是臺灣社會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為此,史哲肯定綠島人權藝術季立足於人權地景,以共學、共創的方式讓沉重的記憶重生,進入到新世代的生命經驗當中。
A05 鄭庾陞_〈黃金洞女子們〉
代表部長出席的政務次長李靜慧認為,藝術季邀請政治受難者前輩們一同參與,感到既溫馨又沉重,因為受難者的故事被遺忘、被塵封的速度很快,而藝術季的年輕藝術家們以當代的角度揭開臺灣的不堪過去,期許更多年輕人藉此記住每一個歷史的傷口,並從中反省。
A06 蔡宛潔_〈我們在黃昏時渡河,那裏有一片樹林〉
藝術季邀請波蘭、越南、菲律賓等亦曾被殖民或威權壓迫的國際藝術家,透過交流更能相互理解彼此的歷史處境,期望受難者故事不僅被家人記住,也被臺灣社會共同記憶。
A07 郭俞平〈烏鴉的爪輕拍後離去〉01
藝術季總策展人蔡明君在典禮中介紹藝術季主題「傾聽裂隙的迴聲」,藉由「傾聽」這個看似被動、柔軟的姿態,試圖接收個體所歷經政治與體制的不同遭遇,而經驗後留下的傷口,就像一道道將人們隔開的「裂隙」;「迴聲」則來自於裂隙中不斷發生、傳遞的聲音。
A08 阮芬林〈紀念碑、遊樂場和島嶼〉02
藝術季以「穿梭歷史的縫隙」、「今日與回望」、「過去的島嶼,當代的困境」三大子題 22 組作品橫跨裝置藝術、攝影作品、錄像裝置、聲音創作、文件紀錄等多元形式,其中包括波蘭藝術家咖容琳娜・布瑞秋拉、菲律賓藝術家利羅伊.紐、越南藝術家阮芬林、香港藝術家勞麗麗、韓國藝術家鄭庾陞等國際藝術家參展。
A16 歐陽文〈沿海岸線 — 海潮拍響島嶼的過去〉
開幕典禮邀請臺東回響樂團以弦樂五重奏演出白色恐怖歷史相關的樂曲,包含戰前臺灣流行音樂經典〈雨夜花〉,在威權的年代曾遭查禁,意識型態而累積多版本的歌詞,召喚出不同的情感與意象,此次並成為參展作品〈這麼多年過去,〉主角;〈Danny Boy〉、〈千風之歌〉是受難者在綠島獄中思念親友時經常傳唱的歌曲;〈明朗俱樂部〉則是音樂家雷光夏記述外祖父受難的創作;開幕音樂會最後,政治受難者、家屬及與會者一同合唱經典歌曲〈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象徵敞開壓抑的心胸、共同迎向五彩春光的未來,令人動容。
C01 陳孟和+後來的人們+劉紀彤_〈後來的人寄出的風景〉_八卦樓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自即日起至 9 月 17 日,展開為期四個月的作品展覽,策展團隊與藝術家也將以不同類型的工作坊與導覽活動,帶領觀眾更進一步了解作品,歡迎各位前往探尋歷史,不忘陽光之前的曾經黑暗。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日期|2023.5.17 – 9.17
地點|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臺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 20 號)
更多資訊|綠島人權藝術季官網、官方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LiPER(苦難過去,迎來的將是陽光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 綠島人權藝術季》)。}
✦
▌延伸閱讀
☞ 讓白天到午夜都是你的藝文時間!條通街區新興展演空間【潛艇 Submarine】盛大開幕。
☞ 經典童話故事遇上新生代可愛圖畫!插畫家許彤用溫柔色彩填滿《木偶奇遇記》。
☞ 「歡笑著開始,流淚著結束。」沉浸式體驗《落日轉運站》高雄駁二演出 3 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