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前後:如何中國,怎樣中國?——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撰文 胡金倫(時報文化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隨著二戰後西方陣營與東歐集團間長達近半世紀的政治和區域軍事對抗,即冷戰時期,雙方在意識形態和政治經濟體制霸權上的競爭,更為1949這個歷史名詞增添重層性想像。正因如此,兩岸作家在文學文化藝術上的呈現,巧好是1949年大分裂的最好見證。
王曉珏(Wang Xiaojue)教授的《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是回望中國1949分裂前後,研究中國與台灣作家對於各種想像現代中國的翹楚之作。她在這本專著裡以丁玲、沈從文、吳濁流、馮至、張愛玲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從他/她們的小說、散文、詩、日記、藝術研究等,仔細探析1949年前後,從國共內戰到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黨揹負中華民國旗幟退守到台灣,作家們面對各自的國與黨之間競爭、批鬥、衝突、沉默、表態等,只能以文字想像、建立自己心目中「現代烏托邦中國」的模式。
這些作家或在中國,或在台灣、香港,或在海外,跨越地緣政治的裂隙,置身於全球冷戰語境中,在中國分裂前後,一直到後冷戰時代的政治、文學,與文化脈絡中,他/她們未完成,或是被壓抑的理念與理想,重新浮現檯面。藉由作家們對於藝術與政治、國族與書寫之間的微妙關係,這本書探討了中國/台灣的文化人/知識分子如何以文字書寫的力量,回應冷戰中國的國家分裂,烙印在他/她們身上的歷史記憶、創傷,所隱藏的幽暗思考,其實迄今仍影響當代中國/台灣的政治與文化研究。
這本書除了考察冷戰初期的大陸、香港與台灣如何發明中國現代文學學科,也探索中國分裂之際,作家想像現代國家的五種模式。一是沈從文對文學、藝術、文物、博物館工作、和瘋狂話語的反思。二是丁玲於1940年代末之後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性主義意識與社會主義革命話語之間的衝突。三是以吳濁流的長篇小說《亞細亞的孤兒》為例,探究台灣文學中的殖民現代性、民族主義、文化認同等互相糾葛的問題。四是以中國詩人馮至為例,聚焦於中國知識分子在20世紀中期的中國分裂前後,在協調美學與政治、現代主義詩歌與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歐洲人文主義與毛主義的階級論述時所做的努力。最後則是關注文化與政體、左與右、啟蒙與娛樂間的複雜關係,尤其是冷戰香港這一英國殖民地的縫隙中,亦在台海兩岸互相競爭的兩個政權間,反共小說、新派武俠傳奇、直至張愛玲1949年以後的文學與文化實踐,他/她們都如此深刻地內嵌於東亞前線——包括香港、台灣與美國——的冷戰歷史中。
王曉珏教授的《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說明了冷戰中國時期的文學與文化生產中,中國現代性的動態結構,構成了一種以冷戰為面目的獨特中國文學現代性。而現代性論述與冷戰論述又互相交疊,糾纏不清。正如本書所指出,即便在最為嚴苛的意識形態專制時期,這些彰顯在中國文學與文化中的現代視野也從未停止其競爭與協商的努力。這種抗辯與競爭滲透著冷戰的二元論述,但同時也削弱著冷戰,並預示著冷戰的最終崩解。
▌總編選書
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作者|XIAOJUE WANG
出版|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更多總編特選
☞ 他人之寶,可以做什麼?——博物館的那些展品、文物、故事
☞ 說故事者——是誰寫下那些歷史?
☞ 沒關係,是愛情——韓國名編劇盧熙京唯一散文作品《지금 사랑하지 않는 자, 모두 유죄》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