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前後:如何中国,怎样中国?——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撰文 胡金倫(時報文化出版第一編輯部總編輯)随着二战後西方阵营与东欧集团间长达近半世纪的政治和区域军事对抗,即冷战时期,双方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霸权上的竞争,更为1949这个历史名词增添重层性想像。正因如此,两岸作家在文学文化艺术上的呈现,巧好是1949年大分裂的最好见证。
王晓珏(Wang Xiaojue)教授的《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Reimagining the N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across the 1949 Divide》是回望中国1949分裂前後,研究中国与台湾作家对於各种想像现代中国的翘楚之作。她在这本专着里以丁玲、沈从文、吴浊流、冯至、张爱玲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他/她们的小说、散文、诗、日记、艺术研究等,仔细探析1949年前後,从国共内战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背负中华民国旗帜退守到台湾,作家们面对各自的国与党之间竞争、批斗、冲突、沉默、表态等,只能以文字想像、建立自己心目中「现代乌托邦中国」的模式。
这些作家或在中国,或在台湾、香港,或在海外,跨越地缘政治的裂隙,置身於全球冷战语境中,在中国分裂前後,一直到後冷战时代的政治、文学,与文化脉络中,他/她们未完成,或是被压抑的理念与理想,重新浮现台面。藉由作家们对於艺术与政治、国族与书写之间的微妙关系,这本书探讨了中国/台湾的文化人/知识分子如何以文字书写的力量,回应冷战中国的国家分裂,烙印在他/她们身上的历史记忆、创伤,所隐藏的幽暗思考,其实迄今仍影响当代中国/台湾的政治与文化研究。
这本书除了考察冷战初期的大陆、香港与台湾如何发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也探索中国分裂之际,作家想像现代国家的五种模式。一是沈从文对文学、艺术、文物、博物馆工作、和疯狂话语的反思。二是丁玲於1940年代末之後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女性主义意识与社会主义革命话语之间的冲突。三是以吴浊流的长篇小说《亚细亚的孤儿》为例,探究台湾文学中的殖民现代性、民族主义、文化认同等互相纠葛的问题。四是以中国诗人冯至为例,聚焦於中国知识分子在20世纪中期的中国分裂前後,在协调美学与政治、现代主义诗歌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欧洲人文主义与毛主义的阶级论述时所做的努力。最後则是关注文化与政体、左与右、启蒙与娱乐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冷战香港这一英国殖民地的缝隙中,亦在台海两岸互相竞争的两个政权间,反共小说、新派武侠传奇、直至张爱玲1949年以後的文学与文化实践,他/她们都如此深刻地内嵌於东亚前线——包括香港、台湾与美国——的冷战历史中。
王晓珏教授的《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说明了冷战中国时期的文学与文化生产中,中国现代性的动态结构,构成了一种以冷战为面目的独特中国文学现代性。而现代性论述与冷战论述又互相交叠,纠缠不清。正如本书所指出,即便在最为严苛的意识形态专制时期,这些彰显在中国文学与文化中的现代视野也从未停止其竞争与协商的努力。这种抗辩与竞争渗透着冷战的二元论述,但同时也削弱着冷战,并预示着冷战的最终崩解。
▌总编选书
Modernity with a Cold War Face
作者|XIAOJUE WANG
出版|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更多总编特选
他人之宝,可以做什麽?——博物馆的那些展品、文物、故事
说故事者——是谁写下那些历史?
没关系,是爱情——韩国名编剧卢熙京唯一散文作品《 , 》
关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阅读与风格采买的书店志,纸本刊物每月1日准时於全台诚品书店免费发刊。每期封面故事讨论一个读者关心的生活与消费的议题,推荐给读者从中外文书籍、杂志、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线上阅读《提案on the 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