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身心自由,過喜歡的生活?《今天,就要過喜歡的日子》別讓平淡的生活綁架了你的熱情
撰文 曾彥菁布蘭達與維尼,和你我一樣,都曾當過乖學生,走社會既定的道路,讀書、考試、畢業、就業,挑一份薪水福利最好的工作,卻從不問問自己:「我喜歡什麼?什麼會使我感到幸福?」
賺來的錢都拿去宵夜吃鍋、週末看片,透過外來的刺激物,燙醒麻痹以久的身心,才能感覺到自己活著。直到身心耗盡,存款也不見得增加多少,回過頭一看,才驚覺我們竟像倉鼠,拼命追趕著沒有希望的未來,毫不快樂。
{本內容由虎吉文化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為《游牧人生》劇照}
我也是在進入職場工作四年後,發現自己陷入了這樣的負面循環:因為上班不快樂,下班要去買衣服補償;因為不想去上班,所以拖到最後一刻搭計程車出門;因為在外工作,都花錢買難吃又不健康的外食。
毅然決定離職,一邊摸黑一邊找路,誤打誤撞成為了自由文字工作者,將這些歷程寫成了《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努力過喜歡的日子。
圖 | 《游牧人生》劇照
所以我說,我和雙胞胎,還真的像雙胞胎。
我們的雙胞胎基因有三個:
一、正視痛苦,讓不舒服帶我們上路:
人是不喜歡改變的生物,但發自內心感受的痛苦,往往成為推動我們的力量。
布蘭達與維尼也是在初入社會後,漸漸發現職場生活的應酬與八卦,不符合他們的個性,但當時的他們「沒有特別理會那種感覺。」直到痛苦大到無法忽視,再不改變就要被吞沒,他們終於「正視」了自己真實的感受。
我也是因不斷生病、焦慮失眠,促使我必須面對,找出讓自己痛苦的原因,而踏上改變的路途。
我們並非比較勇敢,只是疼痛耐受力較差,並且對自己比較誠實罷了。但也許所有人生的翻轉,也都只需要一個誠實的自我承認,就能開始。
圖 | 《游牧人生》劇照
二、體認自己的特質,順應紋理生長:
布蘭達與維尼為了消除痛苦,試了許多的方法,包含創業、做直銷。也在一路上丟棄許多,自己曾以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像是固定的住所、穩定的收入、一日三餐等。
跌跌撞撞、摸摸索索,最終他們體認出的結論是:「對於懶惰、沒耐性,但機動性高的我們而言,輕盈且自由的生活方式,更加適合我們。」
老實說,看到這個結論時,我鬆了一口氣,因為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認識,但往往很少人有勇氣承認,我們就是這麼怪。
我們說變就變,罵自己怎麼沒定性;喜歡的興趣很多,又怪自己總是三分鐘熱度。我們試過畫出長遠的企劃書,好像我們早就掌握好未來那樣,但真相是,誰知道明天的我還有沒有活著?
體認自己的特質,就是短跑型選手,不適合馬拉松,就能順應紋理生長,而不要總跟著自己對幹,甚至成為自己的阻力。
就像布蘭達與維尼說:「自己就是那個變化最多的存在,或許只有駐足不前的人,才有規劃的可能性。」
圖 | 《游牧人生》劇照
三、付諸行動,實驗了才知道結果
從正視自己的痛苦,到認識自己到底是誰,這些過程最重要的,就是要付諸行動實踐,我們才能知道結果。
布蘭達與維尼,因為發現自己對家居環境的興趣,從而開始發展整理師創業,又架設媒合平台,還拍片寫文分享。
雖然花了40萬的媒合平台最終收了起來,但回頭看這段經驗,他們還是認為很值得。因為沒有嘗試過,怎麼知道到底結果會是什麼?
布蘭達與維尼的生活,就像一個個小型實驗串接起來的,從「人需要固定的住所嗎?」、「我們一定要一日三餐嗎?」,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問題出發,經由一次次不危急性命的試驗,慢慢發覺自己的邊界。哪裏可以,哪裏不可以,生活的可能性,就這樣一點一滴被打開了。
布蘭達與維尼藉由他們的實踐,打醒我們別再妄想「貪圖美好,卻渴望不用努力的捷徑。」任何我們對生命的好奇,對自我的假設,也都只有透過實際行動了,才會知曉答案。
圖 | 《游牧人生》劇照
看完了這三點基因,也許你會發現,自己與他們也是雙胞胎。凡是渴望身心自由,想過上喜歡生活的人,都能在這本書裡遇見自己。
或許你還沒上路、正在路上?沒關係,布蘭達與維尼也一直都在路上,陪著你把每一天,都過成喜歡的樣子。
.
.
.
▊ 把每一天都活成喜歡的樣子
跟很多人一樣,布蘭達與維尼本來也希望透過創業致富來尋找人生出路,
花了七年時間,一路摸索前行,卻意外發現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原來,順從自己內在的感受,做真心想做的事,是可以的!
☞《今天,就要過喜歡的日子》
▊ 作者
布蘭達&維尼
「布蘭達&維尼的極簡生活」YouTube頻道經營者。本來是典型的金融業小資上班族,卻在痛苦萬分之下,選擇脫離體制,尋找理想人生。
✦
▊延伸閱讀
☞ 擁有每一刻都能與自己好好相處的自在:曾彥菁(Amazing)的30後人生關鍵字
☞ 看到這兒的你,滑了多久?《選擇障礙世代》教你逃開看似自由卻不幸福的文明病 #誠品選書
☞ 讓別人失望,總比讓自己失望一輩子要好;5本人生必讀的張曼娟書單,陪你抵達理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