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們就會遺忘童年時的自己嗎?
如果知道自己會好好長成一個能面帶微笑的大人,成長的艱辛是不是就沒有這麼沈重?長大後的我們,所有困難事都可以游刃有餘地完成,不必為了小事煩惱嗎?
「我」在童年與長大之間又產生了怎樣的變化?
{本文內容由是台灣東販提供;僅反應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未經授權,請勿轉載;首圖來源:台灣東販 }
趙洙京的《我》創造了兩則餘韻無窮的精巧故事,長大後的我和身為男孩的我分別娓娓道出各自的心聲。
兩個觀點的故事宛如賦格般相互呼應,它們一搭一唱、敘事時而前進、時而迴身,作者為每一個你我提出對生命的扣問,最後讀者們會發現:儘管生命的道路蜿蜒曲折,只要不忘記純真的自我,就能保有美好的感動。
本書的設計十分獨特,兩冊書本各自獨立,故事則可以單獨成篇,也可以疊合閱讀。
圖片來源:台灣東販
大人的故事從一整排非洲圖騰般幾乎沒有表情的面具開啟,而且不僅敘事者自己必須承受一直戴著面具的痛苦,這種沈重的壓迫感籠罩著整個成人世界。
只見街上行走的男男女女每個人都戴著面具,就連牽著狗兒的大人也不例外。
沒有人以真面目示人,也沒有人記得自己原本的模樣。敘事者回到家裡,只見他的面具散落一地,他已經不記得自己「真正的臉」長什麼樣子了。
圖片來源:台灣東販
畫家通篇都以面具、囚服般的上衣,還有大比例範圍的無色彩,凸顯忘卻童年純稚心情的桎梏。
一直到這個精疲力竭的大人回到家後近乎偶然的遇見了從前的自己,才在笑容滿面的男孩帶領下,回想起過往燦爛的笑容與關於遊戲的快樂記憶,也找回了欣賞與感受生命中真正美好事物的能力。
作者用鮮豔色彩與自然界的意象來對比故事開始時沉滯僵硬的日常運作和人際關係。
男孩的真心讓這個大人終於願意拿掉面具,書裡最後一景描繪他推開窗戶,帶著祥和的微笑望著窗外,這時候的他,才能真正感受到拂面清風,也才看得見自己和他人的本來面貌。
男孩這段故事裡一個極其明顯的象徵,是綁在男孩手上和腳上的藍線。
圖片來源:台灣東販
男孩手腳上纏繞的藍線原來牽繫著他和未來的自己。他每天在永遠做不完的功課中兜兜轉轉,不曉得這種日子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與未來的自己相遇,讓他明白原來這個世界還有許許多多遼闊的事物等著他去探索,而且他毋需太過擔心或恐懼,因為每一次新的相遇,都會帶來生命的驚奇。
相對的,所有童年時代的美好經驗與記憶,都會是男孩為未來的他儲備的珍貴寶藏。
圖片來源:台灣東販
作者兩則故事都由主敘事者的煩惱開場,以理解的微笑與閃閃發光的盼望收尾,這兩則滿溢著哲思的故事在千迴百轉後,還是為讀者們帶來了感動與希望。
走在街上時,你可曾看過小寶寶臉上天真無邪的表情?
我看過一陣大風迎面吹來時,寶寶眨著眼睛、充滿驚喜的模樣喔。那種對周遭的一切不解又企盼歡喜的神情啊,正是因為這個世界與生命本身,都奇妙無比!
▌謝謝一路堅持過來的自己
原本的我,究竟是怎樣的人?
成年的我們,戴上微笑的面具,融入人群之中,逐漸忘卻真實的自我樣貌;童年的我渴望長大,卻也為了現況感到迷惘。
每個階段面臨不同煩惱的我,終將相互交錯,隨時會再相見。讓我們翻開書頁,張開雙手接住來自過去的擁抱,也抱抱過去對未來不安的自己。
▊作者
趙洙京
曾於弘益大學主修陶藝,後於英國金斯頓大學取得插畫碩士學位。
喜愛檢視內心蕩漾的各種漣漪,細細思索。期許自己能自由想像、深度省思,創作出能愉快織夢的繪本。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