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的清邁飛地:一個為異鄉人準備的空間
撰文 許恩恩.照片|飛地書店關於飛地這個品牌,張潔平一直都抱有清晰的想像。「我沒有很執著飛地得要是一家書店,它更像是一個社群空間,它要聚攏一群人,為這群人的活動提供空間。但社群怎麼挑選?怎麼從茫茫人海中辨認出來?書是一個重要媒介,你選哪些書,就會吸引哪些人。」
飛地不僅僅是為了香港人所需要,「它可以是巴黎的中國人,或是柏林的巴勒斯坦人。這樣的社群空間,是為了那些因為各種原因從自己原生土地遷徙到外地的人們,讓他們有一個可以對接文化、反思自我的地方。」2023年11月,飛地第一個非華文母語的海外據點落腳泰國清邁,這也是清邁第一間華文書店。
為什麼是清邁呢?張潔平這樣回答:「清邁的華人移民和我從香港到台北的經歷非常相似,許多人因為政治、經濟或個人原因選擇遷徙,卻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清邁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中轉站,在這裡他們能暫時停留,反思自己在這個世界中的位置。」
目前,清邁飛地書店有兩個泰國店員都是會說泰語、華語跟英文,因為都是當年滇緬孤軍的後代,也就是華裔二三代在泰國;還有一個店員是沒有國籍的,拿的是山林證,不能離開清邁,只能在清邁工作。「因為這幾個店員,讓我們意識到泰國的複雜性。」張潔平說。
選書方面,有一個主題是每個店都有的,就是離散主題,且不只關注在華人離散主題;再來是各地的主題,像是清邁飛地一定會有東南亞類目,盡可能收集齊研究跟東南亞的華語書籍。
清邁飛地開幕後,許多異鄉華人前來,他們不只買書,也留在這裡感受異地難尋的歸屬感,一位讀者如此評價:「牆上貼滿了各種與你平等對話的標語,這裡是一個為異鄉人準備的空間, 無論你是誰, 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安靜角落。」也有人比喻:「她不僅是一間書店,不僅是個支撐彼此的空間,還是一種 therapy。」
書店裡,有溫馨故事,當然也有相應挑戰。張潔平說,清邁的華人多數是來療傷的,或者是階段性到訪,沒有固定的停留時間,「這裡像是一個充電站,人們來到這裡,充滿電後便會繼續前行。」因此難以建立穩定的常客群體。目前書店正在嘗試與西門飛地不同的做法,像是舉辦一至兩週的夏令營或系列文化活動,藉以讓清邁飛地與更多華人串起連結。
回到書店的未來想像, 她強調社群空間不是被創造的:「本來就在那裡,我們是發現跟連接。」之所以透過書為媒介,在於書創造了人的深度交流,「如果有一群人對同一本書有著共同的體驗, 那麼這群人天然就會被連結起來。」
就像飛地書店從無到有的過程。「當你進到具體的場景,跟具體的人打交道, 去做具體的事情, 你是有方向感的,是很療癒的過程,這對移民很重要。」
這個啟發似乎同樣適用在她自己身上,「飛地像是我去尋找chosen family的方法,去到任何一個異地,你自身的文化價值主體清楚了以後,會知道自己與異地的相對關係。你不是被動融入他,也不是消費他,而是建立一個平等的關係。飛地可以豐富這個異地。」
今年9月,飛地書店據點將延伸至歐洲荷蘭海牙,之後也還有落腳美國舊金山、華盛頓的計畫——每一個新的據點,都是飛地與異地的共舞,邁出安放自我的舞姿。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我在____開了一間書店
More Than A Books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