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軟體有毒,卻很難斷捨離?適時關閉螢幕,奪回你的生活主導權](/Content/Images/Article/fomo-jomo-life_20211012162622.jpg)
社群軟體有毒,卻很難斷捨離?適時關閉螢幕,奪回你的生活主導權
撰文 FLiPER(辛蒂)「你一天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是多久?」這是前幾天與同事在午休時間閒聊時,突然問起我的問題。那瞬間我答不出來,因為我知道時間很長;而且若真的去檢查手機裡的螢幕使用時間,大概會嚇一跳。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FLiPER(不必害怕錯過,遠離社群享受一下「The Joy of Missing Out」的延遲生活!)}
同事的疑問,我糾結好久,於是在回家的路上我鼓起勇氣打開手機,檢查一日的螢幕使用時間,2 小時 44 分鐘。這結果讓我想到「FOMO」、「JOMO」兩個字詞,更使我重新思考:我真的很需要社群軟體嗎?
![](/CMS/Files/@M091/2021-10/collab_FLIPER/socialmedia_addicted/1.jpg)
為了跟世界接軌,你是否每天都必須泡在社群網站、軟體裡呢?|圖片來源: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你曾有朋友間在討論某件事,自己卻什麼都不知道時,心中出現的那股緊張與恐慌嗎?若答案是有,那麼你就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對於錯過社交或社群網站、軟體上的事件,而感到持續不斷的焦慮。
![](/CMS/Files/@M091/2021-10/collab_FLIPER/socialmedia_addicted/2.jpg)
人們現在習慣每日都要更新資訊,以追求更上時代|圖片來源:Matthew Guay on Unsplash
而之於「FOMO」,也出了另一個反義詞:「JOMO」。在丹麥心理學教授 Svend Brinkmann 出版的《錯過的快樂》(The Joy of Missing Out)一書中,他認為「不」是現代無論個人和社會都十分缺乏的技能,而「JOMO」就是我們必須培養的能力。
![](/CMS/Files/@M091/2021-10/collab_FLIPER/socialmedia_addicted/3.jpg)
學習逃離一下社群、不害怕錯過任何資訊,享受沒有紛擾的空白|圖片來源:Pexel
我一直以來都不是「FOMO」,只是身為編輯,為了補充新知、跟上時代,每天迫使自己一天吸收各種資訊,有時會有種在網路上迷路的感覺,甚至很久很久都出不來。此次同事的一句疑問,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甚至當我看見螢幕使用時間將近 3 小時,我真心感到詫異,因為我根本就不記得我在網路上做了什麼、看了什麼。於是我想從現在開始,工作以外的時間嘗試著過「JOMO」的生活,減輕一些被社群追著跑的壓力。
![](/CMS/Files/@M091/2021-10/collab_FLIPER/socialmedia_addicted/4.jpg)
給自己的留白的時段,停止吸收訊息、淨空心靈|圖片來源:ROBIN WORRALL on Unsplash
這個 3C 頻繁使用的時代,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 FOMO 族,你或許一時之間改變不了,卻也不願一輩子都被科技綁架,對吧?不妨訂個日期或幾個小時,稍微離開一下社群,享受不必被「即時」追趕、緩慢與錯過的美好吧。
.
.
.
▌Editor's Note
每天打開 Facebook、Instagram 追著最新的消息、朋友的動態,深怕錯過任何訊息的那種焦慮感,是否已經讓你喘不過氣?若是的話,就試試過一下「JOMO」的生活吧!
▌適時關閉資訊,練習戒斷社群焦慮症
☞《你可以獨立, 但不孤立》
![你可以獨立, 但不孤立: 如何在疏離的時代下建立真實的情感連結與社群支援](https://s.eslite.dev/upload/product/l/2682007188004/20210428063311657383.jpg)
☞《錯失恐懼》
![錯失恐懼: 從心理、人際、投資到求職, 讓10億人深陷的焦慮陷阱](https://s.eslite.dev/upload/product/l/2681915617002/20200918060750237494.jpg)
✦
▌延伸閱讀
☞ 新詩的逆襲——社群媒體興起與詩的復興時代
☞ 疫情之下如何面對社交焦慮?1分鐘自我評估,5個方向減緩壓力情緒
☞《時間》究竟是不是解藥?需要透過很多次獨處才能知道。練習與焦慮共處,真正的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