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長胡晴舫:「身為女性,我不介意付出不符合社會期待的代價」-誠實女子聲明書 #1
撰文 作者|楊涵硯 攝影|王晨熙#「誠實的代價,就是活出更平等自然的自己」
「台灣的每個時代皆會不停重新調整與挑戰這個社會對於女性的期待。」無論是在話語流轉亦或字句擺渡間,胡晴舫致力將意識型態的置入轉換為第三者的社會觀察,闡明「性別刻板印象」永遠有著取其大值的標準。
「沒有人規定誰應該要委身框架」,自認從小就未符合社會期待的胡晴舫,內心非常清楚這樣的人總在成長過程少了許多優勢,但她精確坦言只要明白「付出的代價」,活出自己認同的樣貌,又是何樂不為?當忠於自我時,外在的壓抑與評量都將杳如無形,正如韓愈筆下的李相公那樣渾然自成。
#「偏見,是人性的最後一道疆界」
胡晴舫並不諱言由於當代社會制度鬆動,家庭背景不再是關鍵,青年世代雖看似掙脫傳統父權體制,但女性對於幸福的想像與興盛的消費主義(諸如透過不停的購買才能象徵快樂),讓她們走上追尋另一種束縛的道路,也未嘗不是變相的痛苦?而社會的與家庭的配套是否給予女性完整的後盾,亦是值得探討的進程。
胡晴舫以2019甫通過的婚姻平權法案為例,「就算政府給予法律支持,無法改變的仍是人們腦內的歧視」,正如同現正轉型的女性困境,身兼職場與家庭責任的女性們,在面臨僅尊重女性工作權利,卻不給施予援手的家庭結構,造就胡晴舫筆下仍顯壓抑的女性角色,讓當代特有的女性凝視從包裝過的宣言中裸露出來。
#「走進群島,瀏覽展演時代的誠實流變」
「在社群平台上看似誠實的角色,或許僅是刻意製造某種表象;而展演特性強烈的花俏人物,也未必不是一種誠實。」在胡晴舫最新的長篇小說《群島》裡,讓人不禁莞爾「對號入座」,從網路成癮的花樣少女、事業有成的中年男性到沉默的同性戀者,看見人們擺盪在虛擬與現實之間的樣態;《群島》其實也是胡晴舫看見當代輿論的劇烈衝擊,希望在過濾系統遭受破壞的社會中給予適切的人文關懷。
刻劃故事的專門工作者諸如電影導演、作家瞬發性地衍伸為單一個體,由此成為自我生活的策展人。「說穿了,我們的集體展演來自虛榮與討拍,是我們在現實挫折的投射,我們想要證明我們曾經存在,並且備受肯定。」胡晴舫將精闢的言談削成利箭,正中社會現象的紅心。
#「提筆後的謊言與真實,虛與實的模糊地帶」
關於寫作,胡晴舫總在散文與小說地帶間遊走,她脆口爽俐的吐出:「作者提筆時其實都在撒謊」,從剪裁、解構再拼貼關於快樂與悔恨的情感,高操的寫作者早已規劃好行徑圖,讓讀者視網膜亦倒映相同風景。「散文可以落入小說情節的描述、引發虛構幻想;小說亦可散發小說性格。」對胡晴舫而言,在寫作當下角色總會自己跳進腦海與她共存,她發笑說雖然聽來玄妙,但她的角色總有他們的個性,會出去逛街吃飯見朋友,立基於現實的想像正好呼應了海明威的一句話,「寫作者應該只寫自己知道的事」。
對於永遠的第三人而言,胡晴舫自嘲「我看似都沒有批評,但也可能全部都批評了」;而進一步說,對於一個作家而言,不停與自己辯證彷彿成為自我矛盾點最浪漫的一個環節,包含了誠實這件事。
胡晴舫
目前任職首任文化內容策進院院長,為知名旅外作家暨文化評論人,畢業於台大外文系與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戲劇所。學養與文化實務經歷豐富,長期旅居東京、紐約、巴黎等地。
關於南西聚場
誠品生活南西代表著「跨時代與文化的生活聚落」,由故事的集會、選物的寓所與人情的窗景構築而成,由此翻開一落融合豐富故事、多元文化的扉頁,在一幢傳遞生活想法、品味風格的所在裡上演一齣有你、我和他演繹的生活聚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