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策院长胡晴舫:「身为女性,我不介意付出不符合社会期待的代价」-诚实女子声明书 #1
撰文 作者|楊涵硯 攝影|王晨熙#「诚实的代价,就是活出更平等自然的自己」
「台湾的每个时代皆会不停重新调整与挑战这个社会对於女性的期待。」无论是在话语流转亦或字句摆渡间,胡晴舫致力将意识型态的置入转换为第三者的社会观察,阐明「性别刻板印象」永远有着取其大值的标准。
「没有人规定谁应该要委身框架」,自认从小就未符合社会期待的胡晴舫,内心非常清楚这样的人总在成长过程少了许多优势,但她精确坦言只要明白「付出的代价」,活出自己认同的样貌,又是何乐不为?当忠於自我时,外在的压抑与评量都将杳如无形,正如韩愈笔下的李相公那样浑然自成。
#「偏见,是人性的最後一道疆界」
胡晴舫并不讳言由於当代社会制度松动,家庭背景不再是关键,青年世代虽看似挣脱传统父权体制,但女性对於幸福的想像与兴盛的消费主义(诸如透过不停的购买才能象徵快乐),让她们走上追寻另一种束缚的道路,也未尝不是变相的痛苦?而社会的与家庭的配套是否给予女性完整的後盾,亦是值得探讨的进程。
胡晴舫以2019甫通过的婚姻平权法案为例,「就算政府给予法律支持,无法改变的仍是人们脑内的歧视」,正如同现正转型的女性困境,身兼职场与家庭责任的女性们,在面临仅尊重女性工作权利,却不给施予援手的家庭结构,造就胡晴舫笔下仍显压抑的女性角色,让当代特有的女性凝视从包装过的宣言中裸露出来。
#「走进群岛,浏览展演时代的诚实流变」
「在社群平台上看似诚实的角色,或许仅是刻意制造某种表象;而展演特性强烈的花俏人物,也未必不是一种诚实。」在胡晴舫最新的长篇小说《群岛》里,让人不禁莞尔「对号入座」,从网路成瘾的花样少女、事业有成的中年男性到沉默的同性恋者,看见人们摆荡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的样态;《群岛》其实也是胡晴舫看见当代舆论的剧烈冲击,希望在过滤系统遭受破坏的社会中给予适切的人文关怀。
刻划故事的专门工作者诸如电影导演、作家瞬发性地衍伸为单一个体,由此成为自我生活的策展人。「说穿了,我们的集体展演来自虚荣与讨拍,是我们在现实挫折的投射,我们想要证明我们曾经存在,并且备受肯定。」胡晴舫将精辟的言谈削成利箭,正中社会现象的红心。
#「提笔後的谎言与真实,虚与实的模糊地带」
关於写作,胡晴舫总在散文与小说地带间游走,她脆口爽俐的吐出:「作者提笔时其实都在撒谎」,从剪裁、解构再拼贴关於快乐与悔恨的情感,高操的写作者早已规划好行径图,让读者视网膜亦倒映相同风景。「散文可以落入小说情节的描述、引发虚构幻想;小说亦可散发小说性格。」对胡晴舫而言,在写作当下角色总会自己跳进脑海与她共存,她发笑说虽然听来玄妙,但她的角色总有他们的个性,会出去逛街吃饭见朋友,立基於现实的想像正好呼应了海明威的一句话,「写作者应该只写自己知道的事」。
对於永远的第三人而言,胡晴舫自嘲「我看似都没有批评,但也可能全部都批评了」;而进一步说,对於一个作家而言,不停与自己辩证彷佛成为自我矛盾点最浪漫的一个环节,包含了诚实这件事。
胡晴舫
目前任职首任文化内容策进院院长,为知名旅外作家暨文化评论人,毕业於台大外文系与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戏剧所。学养与文化实务经历丰富,长期旅居东京、纽约、巴黎等地。
关於南西聚场
诚品生活南西代表着「跨时代与文化的生活聚落」,由故事的集会、选物的寓所与人情的窗景构筑而成,由此翻开一落融合丰富故事、多元文化的扉页,在一幢传递生活想法、品味风格的所在里上演一出有你、我和他演绎的生活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