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專訪|把聲音具象化,用音樂喚醒共同記憶──台灣愛華
撰文 提案編輯室.攝影|莊永鴻.場地協力|櫞椛文庫「國小參加合唱團以後, 才第一次知道什麼是『和聲』, 我還記得當年合唱比賽的指定曲是〈快樂的向前走〉, 當時就純粹唱歌而以」, 從學生時期一路唱到變成中年大叔,累積許多非業餘的演出經驗,這也影響他對聆聽跟音樂鑑賞的能力;他聽的音樂類型範圍很廣。從古典到爵士和流行都喜歡,「喜歡聽人聲的人不太多, 那真的就是兩個世界」因為聆聽的音樂類型不同,也會成為另一種理解聲音的思維方法。
或許也是受到過去經驗的影響,王閔弘對於聆聽的設備和環境都有一定的要求「我不喜歡太乾的空間,那個空間若沒有殘響或是回音太大,講話會變得費力」像是創造出來的聲音是否有空間感,他說他會去想像,當聲音反射回來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形狀,或是某位歌手當下會是在什麼樣的環境條件之下演唱,耳機其實就是在模擬不同音場的效果,接著他還丟出一句,像是品牌的廣告標語—沒有絕對最好的,只有適合你的耳機。
台灣愛華 王閔弘協理(攝影:莊永鴻)
王閔弘說, 打開他「聽覺」的關鍵契機,是參與拉縴人《 暗戀男聲》這張專輯的製作,「透過麥克風收音,再從耳機監聽,每個演唱者的聲音粒粒分明,整個和聲都被拆解開來」, 而對於音樂錄製的嚴格要求,也讓這張專輯入圍第十九屆金曲獎傳藝類暨藝術音樂類「最佳古典音樂專輯獎」、「最佳演唱獎」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後獲得「最佳演唱獎」的殊榮。
歷經過卡帶、CD 唱片跟 MP3, 再到音樂串流平台 ,「我國、高中時期就是卡帶跟隨身聽的黃金年代,小時候家裡也有黑膠唱片機,我爺爺會放一些日文或是國、台語的歌曲來聽」, 他覺得爺爺對聲音也是有要求的,這或許也啟蒙了他對音樂的鑑賞。王閔弘說,隨身聽的發明,當時的確改變了許多人的聆聽體驗。
跟消費者或通路介紹時,他們不約而同都會提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台隨身聽就是「愛華」,王閔弘也補充「當時在市場上,愛華的價格不算最貴,音質絕對是前兩名」, 比較資深的樂友可能也會好奇,這個日本音響品牌還會推出什麼新產品;若面對新世代的消費者,會藉自己過去的聆聽體驗來分享,他所重視的「聲音播放出來的空間感以及層次,帶著他們進入到音樂的想像世界,引導他們去感受當下的音響效果。」
採訪這天,閔弘也帶了不同型號的音響來到現場
這兩年來, 台灣愛華透過跨領域的合作,包含由楊雅喆執導,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小說《天橋上的魔術師》, 影集中還原了當時光華商場的大看板,上頭放的就是愛華的手提音響,「那次的合作也讓我們看到影視行銷對於品牌的曝光所帶來的效應,藉此來累積對品牌的好感度和知名度。」
此外,王閔弘還特別分享今年六月,台灣愛華與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的合作,一檔以「聲音」為主題的展覽—《北流無極限電台計畫 NOW ON AIR 》,由策展人方序中領軍,找來柯智豪擔任音樂總監,結合其他藝術家們,融合廣播電台、藝術裝置與生活產業,延伸出十個不同主題頻道的「北流大電台」。
把看不見的聲音具象化, 用音樂喚醒彼此共同的記憶; 從喜歡的音樂類型切入, 把對音樂的喜好感受延伸到品牌。他認為,重新回到台灣市場的「愛華」, 會更專注在「音樂」, 而這也是在品牌經營中最核心的價值所在。
▊一本書的推薦
《向時尚品牌學風格行銷》
作者|吳世家 (Chia Wu)
出版|積木文化
✦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按下城市播放鍵,聆聽城裡外的樂光 Play&Listen to the City 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