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在《皆大歡喜》這麼寫道:「愛過的人誰不是一見鍾情?」也許有人認為,深思熟慮,愛則渺渺,一見鍾情是愛的必需品;也有人認為緣分無法預料,一見鍾情不存在,積慮處心才能造就愛情。
那麼你呢,你相信一見鍾情嗎?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女人迷,首圖取自《一切始於一見鍾情》劇照}
《一切始於一見鍾情》在演什麼
女主角哈德莉(Hadley),一個 21% 的時間都會遲到,手機電量總是不足的人,為了父親的婚禮需要從紐約飛到倫敦,但慣性遲到的她,這次卻因延遲四分鐘,而未能趕上飛機,但也正是這錯過的四分鐘,讓她靠近了命運,恰巧遇見了 94%的時間都會準時、手機電量總是充足的奧利佛(Oliver)。
圖片來源:《一切始於一見鍾情》劇照
看過愛情電影的你,大概能看出《一切始於一見鍾情》依循著影視作品中的基本套路:用迥異的個體,打破另一個人中規中矩的日常。比如說 BJ 單身日記的布莉琪(Bridget) 和達西(Darcy)、傲慢與偏見的伊莉莎白(Elizabeth)和達西先生(Mr.Darcy),這些差異讓相愛的彼此因此得以縫合、填補,也讓人們所謂「互補」,不證自明。
電影用了很多數字:脫口而出 12 次的愛、31%的人流淚、4 段溫馨的故事,取代純然的影像畫面,你會發現數字的理性,和它所描述的「愛」、「眼淚」等等感性的情境,其實正暗喻理性與感情是可交融、可期待的。
奧利佛:如果愛情是量化的
不過其實奧利佛並非生來就過著用數據支撐生活的日子,他曾經也喜歡那些概率極低的驚喜,直到有天那個驚喜成為母親罹患癌症的消息時,他才不願期待驚喜。
「恐懼意外時,讓一切盡在掌控中會讓你感覺比較好」,童年的創傷割傷了他,他因此開始透過數字去衡量生命中的遇見,包含愛情。
在奧利佛眼裡,愛情是可預期的量化。
透過大量的數據,他會知道在 6 小時 47 分鐘以內,陌生的兩人要互通姓名、聯絡方式,才能有後續聯絡的機會;相隔遙遠的兩人再次見面的機率是 0.2%;找到靈魂伴侶的機率近乎於零。有了這些機率高的、微乎其微的數字,他因此得以決定下一步是勇往直前,還是即時止損。
圖片來源:《一切始於一見鍾情》劇照
值得注意的是,當一切與愛相關的事物,都與期望值掛勾,劇中因此出現了一個關於「得而復失和從未擁有,孰優孰劣」的叩問。
如果已知有高機率失敗,那麼仍為那一絲絲可能成功的機率付諸行動,其所展現的不僅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關於愛的勇氣,還有深知所有一切都是始於開始,總要踏出那一步的嘗試。
也因為有了這份勇氣,你因此得以看見奧利佛父親說出的那句:「如果結婚前知道老婆會得癌症,我還是會跟她結婚的答案」,還有奧利佛受到父親一席話的啟發,決心追尋哈德莉的身影。
對奧利佛的父親來說,在「得而復失」和「從未擁有」之間他選擇了前者。對奧利佛來說雖然未來未定,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找到哈德莉,也不確定是否能與哈德莉長相廝守,然而正是這些不計錯估的行動,才讓人看見愛情的動人之處。
哈德莉:如果愛情是質化的
與奧利佛站在對立面的哈德莉,不用數字去看待世界,那些在生活中切切實實的發生,是無法用數字之類的東西解釋,而只能透過誠實的表達的東西。對她而言愛情是個體經驗的累積,是無法通體適用的質化,別人的經驗或許可以參考,但不可能複製貼上。
也因為如此,你會願意相信每個人都能擁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戀愛腳本,也願意相信自己能是例外,即使旁人嚷嚷著命中注定是影視作品限定,又或是恰巧撞見命中注定的只有 0.1%,哈德莉依然相信自己能在只有地名,沒有方向的情況下,找到偌大城市彼端的他。
圖片來源:《一切始於一見鍾情》劇照
於是紐約到倫敦、六小時四十七分鐘的時間內,要斷定一個人是否是命中注定,不再不切實際,而是質化的愛的展現。
質化的愛,不考慮機率不考慮可行性,雖然無法避免的,可能讓人因為未能謹慎衡量風險,而受過幾次傷,但也因此給了你關於愛情必不可或缺的衝動,就像哈德莉所說的,奧利佛成就了很多她的例外,那些她關於見過幾次面,才能共進晚餐、互用物品的堅持,都因為對方是奧利佛,所以成了晚餐、愛情電影、共度一夜,都在初次見面的幾小時內發生的例外。
那些落在離群值的數字,就此成為兩個獨立個體得以相交的契機,以及人們願意相信的千載難逢。
▌另一段互補式的愛情
一段由兩個性格迥異的男女所展開的愛情故事。原先互不理解對方的兩人,在經歷總總事件後才驚覺與對方是天作之合。
正是因為愛,所以一切缺點都會變成對方可愛的地方;正是因為愛,所以才能給予彼此最大的包容。
✦
▌看更多女人迷的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