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可以真正走進一個人的內心──專訪記者李桐豪,與他手中的風月寶鑑
撰文 翟翺.攝影|Ogawa Lyu.場地協力|達文西咖啡——「訪問不是按下錄音筆才開始,從第一眼你看到那人就開始了。比如說今天為何翟翺遲到了(按:遲了兩分鐘),你今天穿了一條有束繩還要繫皮帶的褲子,一件鴿子圖案的上衣,是不是因為出門前在搭配這身衣服?」
——「其實我只思考了五分鐘穿啥。」
——「所以你不是很在乎這個訪問?」
——「沒,單純我找衣服比較快。」
——「那為何要刺一隻鴨子兩隻鵝在身上——難道是因為你叫翟翺嗎?為何名字叫翺,可是刺鴨子這種水禽,你是不是覺得自己不能高飛?(按:並不是)」
以上是李桐豪親身為我示範了一場訪問該如何進行。
但與其說這是他訪問人十年積累的功夫,不如說是內向者如他拆解並重組訪問的心法。「其實我不是很會說話,一開始我接人物採訪,根本不知道要怎樣進行,甚至去找CIA教你判斷人說謊這種書參考。但有天讀到應該是葛林寫的,一個才情的女孩,只要經過一個軍營,就可以寫出軍營的故事,這點醒了我,我是寫作者,那我就去發揮寫作者最大的功力。」
所謂最大的功力,如今都在這裡了,李桐豪十年人物採訪集結:《子彈與玫瑰》。
訪不到真話怎辦?
何以叫《子彈與玫瑰》?「因為訪問應該要恩威並濟,亮出玫瑰與子彈跟一樣重要,前者像是哄對方說話,後者有逼供威脅的感覺。還是你訪問人都是亮出玫瑰?」(又一個反問。)
《子彈與玫瑰》收錄約三十篇採訪,分為「筆桿之下」、「光影之中」、「廟堂之上」三輯,分別對應訪者的寫作者、娛樂圈、政治界身分,從白先勇到黃山料,李安到李登輝,個個都是大咖。
然而讀過一遍會發現,輯一裡李桐豪比較常把「話筒」交給受訪者,通常一個他的提問之後,就接著對方一連串回答——通常是有排面的話,金句夾針,棉裡藏刀,但輯三訪政治人物,側寫多了,大塊的回答少了。
對此,李桐豪的說法是:「訪問有各式各樣方式去抵達那個人,用旅遊記者的比喻來說,有搭直達車,有迂迴的轉車或普快站站都停。訪政治人物,重點反而不是說話內容,因為他們講話都有所本,常常很無聊,不如去寫他用怎樣的方式、氣勢、姿態說話,才好看。」
一個例子是,收錄於書中的2016年王金平訪問。老狐狸答非所問,李桐豪就描摹他打太極的本事;即使刻意詰問,王金平「面對我們質疑,他音調未有起伏,侃侃而談。」於是,這篇充滿「侃侃而談」又「開口閉口都是佛教修辭」的採訪,李桐豪下的標題是「卻把官場做道場」。官場與道場,並無高下,重點在個「卻」字。這是訪問者的微言大義了。
這點,多少跟領李桐豪進人物採訪領域的前主管董成瑜有關。「我寫人物組三四個月後,董成瑜就去寫劇本了,但我記得她講過一次,說如果一個人是泳池,你不應該只寫有人在游泳,偶爾也看看天氣如何,泳池規模空間感,或是其他泳客。」因此,人物組的訓練是,訪問一個人要訪問他身邊各種人,親朋好友冤親債主,至少五個以上側訪。
訪到真話,又該怎辦?
提到人物組,前後主管同事包括董成瑜、房慧真都出版過採訪集,會不會害怕被拿來跟他們比較?李桐豪的回答是:「不會。」
因為他覺得自己跟他們訪問人的方式很不同,也曾觀察他們的採訪,「董成瑜有種古怪的幽默感跟新奇的比喻,房慧真像是鬥犬,咬住一點就不放;董成瑜曾說採訪要彷彿跟受訪者談戀愛那樣努力,而房慧真採訪則是彷彿要變成那個人。」
談戀愛跟想變成,都很深情,但李桐豪不是。「其實我很怕對方跟我說真心話,如果訪者要跟我說一個祕密,我會說我不需要那麼多,只要我的標題有了,問到想問的就好了。」
如果今天面對的是政治人物,掏出內心祕密給你,會不寫嗎?李桐豪拐個彎答道:「訪問人,我自己會有一個終極問題想問,例如訪白先勇是『你到底把王國祥當什麼』(按:真的都有問也有寫)。所有訪問的軟玉溫香,刀光劍影,都是為了問到那個終極問題。」
所以我們又回到了書名《子彈與玫瑰》,而我的子彈(或玫瑰)並未特別有效。我接著問,害怕別人說真心話跟做訪問有衝突嗎?「當然有衝突。我很慶幸是在成瑜要離開時接下人物採訪,我覺得她的方式沒有很適合我。她看起來很溫柔的,但其實咄咄逼人。當然那時也在紙本很有權威的時代,可以像用槍抵著對方,逼對方說出來,但媒體環境已經不像過去會讓人想受訪。」
「現在文字不是那麼令人相信了。」李桐豪說。
訪到假跟錯,還可以怎麼辦?
很難想像曾「綁架張愛玲」,三不五時用典《紅樓夢》的李桐豪會作如是想。但紙媒光環不再,人物組的招牌應該還是很吸引人吧?「應該說受訪者願意接受訪問,都會預期受訪可以得到什麼,然而,我都會想打破那個預期。例如訪問《灣生回家》的田中實加,算是因此倖免於難。訪問前,我都會幫訪者製作年表,但我做她的,時間跟生平怎麼做都對不上。我問她『你的中學在哪讀?』最後她回我說她是在台灣讀的。」
李桐豪對此的定義是:「問到某種所謂的真相,這與冒犯無關,比較像是事實查核。」
或者,按照李桐豪的比喻,那是「系統櫃露出的衣角。」「我是一個收納狂,秩序的建構者,然而訪問好看的地方,在於發現你沒辦法收納的線頭或物件。人都是有想被傾聽的欲望,有的人是系統櫃,很有秩序也很無趣,但即使是系統櫃,你也會看到一截內褲或衣角,這時就會讓你想去抓,抓住沒那麼理所當然的事,人的衝突跟反差,採訪才會中。也因此我命名文章的方式常常是對比的。」例如書中收錄的黃山料〈中二與中年〉、蔡琴〈女王與僕人〉、賴清德〈白袍與西裝〉、蔣勳
採訪像幫人收納,李桐豪不止講過一次,這心法是一開始就掌握的嗎?「不是,是我後來自己找出的,覺得應該是要成為訪問界的近藤麻理惠,幫採訪者收納人生故事。」
但這是一個連近藤麻理惠都放棄完美收納的世道了。李桐豪回我:「你不覺得這樣很好嗎?我覺得沒人可以真正走進一個人內心,只有那人擺設出來的模樣。」曾覺得沒訪到真相嗎?「描寫性格比他說了什麼重要,講話可能前言不對後語,但我比較不會較真,反而人設崩壞才是人們在意的。」
或許訪問界的近藤麻理惠,明白收納後的房間跟IKEA樣品屋無異。
如同此刻訪問,我對李桐豪最深刻的了解是:他有整理分類癖,但僅限於務虛,現實中不會,例如色情片跟iTunes,他都會仔細分類好,「iTunes有的封面不正確,我會上網抓到正確的丟進去。」也例如談到《紅樓夢》,他說自己只重看前八十回,因為「會把後四十回拿來說事的人都不可原諒。」又例如,連問他如何整理受訪者文稿都得不到答案:
——「那你的分類邏輯是啥?」
——「就是東洋、西洋……」
——「我是指受訪者。」
——「但你不想知道我D槽的標籤嗎?」
用子彈與玫瑰取話,卻害怕真心剖現;自言秩序的建構者,但僅限於虛擬世界。當最真實的愛憎,都在風月寶鑑,以假為真,又何燒此鏡。
▊ 北中南活動預告
李桐豪《子彈與玫瑰》新書分享會
來聽李桐豪「對你說真話」 之「社恐到以為只能寫小說的我卻成了跟誰都可以聊的人物記者」 一場像樣的訪問,就是帶著子彈與玫瑰赴會, 要不槍彈上膛逼出口供,要不就暖語含苞誘出真心話。
11/2(六)15:00-16:00
新店4F光合廣場
11/9(六)19:30-20:30
台中園道店3F閱讀書區
11/10(日)15:00-16:00
高雄大遠百17F活動書區
- 分享結束後將有簽書互動,詳情請見報名連結➠ https://eslite.me/6kesel
- 備註說明:如活動因氣候或其他因素暫停或變動,請依現場公告為準。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請問人生前輩!
Life I Haven't Lived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