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要的家|UG:承載回憶,大鳴大放做自己的避風港
撰文 撰文.照片提供|UG
行銷KOL(Kawaii Office Lady)斜槓變裝創作者,以快速變裝回應時事。近年也參與影視、主持、MV、劇場、音樂祭等跨界演出。

算有也不算有。我來自關係非常緊密的家庭,現在還跟父母同住,早上有爸爸泡的咖啡、茶,晚上餓了媽媽還會煮宵夜,舒適程度上絕對符合「想要的家」。但因為只能擁有一個房間(並存放不少家人舊物),還沒對雙親出櫃的我沒辦法在家百分百做自己,我的變裝道具、化妝品等物品都租了個人倉儲空間放著,距離「自由的家」還有點距離。
構成「想要的家」不可或缺的三個元素?
家是承載生命累積的空間,我最喜歡留存重要的回憶,張貼在牆壁上。可能是照片、明信片、電影文宣、貼紙、票根等等,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的存在感。我也需要在家裡彰顯自我價值,可能是在窗外掛上彩虹旗,或者把上街遊行的彩帶掛在房間,無懼喊出我對世界的宣言。順著這個脈絡,「想要的家」是一個能夠自在做自己的避風港,百分百包容我的喜怒哀樂,所有美麗或醜陋的愛慾情仇,都溫柔接著。

擁有一個「家」的重要性?
絕對重要。近期離職把大量只敢存放在公司的部分東西帶回家,母親問:「幹嘛帶回家?」我一邊整理公仔、明信片,一邊在心中戲劇化大吼:「我終於鼓起勇氣把這些年我所找到、但只能存放在外的自我碎片帶回家,這還只是40%左右的自己,請你不要連這點空間都不給我!」但最後也是笑笑說:「不帶回家難道要丟掉嗎?」期待能有個可以大鳴大放做自己的家。
生活在「想要的家」的一天?
我會把以往在公司頂樓的變裝搬到我的客廳,可以自在化妝、做服裝道具,還有餘裕可以錄下這些過程,不用擔心會打擾到誰。突然想跳舞唱歌就扭腰擺臀,在陽台假裝自己就是大明星。也可以隨時邀請心愛的人來家裡作客,在沙發上擁抱親吻,或是耍浪漫跳個雙人舞,什麼話題都能暢聊,什麼都不用怕。這就是我的天我的地,我最能做最精彩自己的家。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紙本刊物每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商品。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
☞雲端下載《提案on the desk》
☞《誠品書店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
Current Issue_我想要的家
My Safe Hav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