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式會社|太古城中心期間限定📖
2025年9月26日
太棒了
您的粉絲將會收到這則分享
取消分享
你的分享已取消
收藏成功
您可至會員專區查看收藏的內容
取消收藏
你已把帖文收藏取消
您的帳號已設定為不開放他人關注,無法分享給粉絲。

✨書式會社|太古城中心期間限定📖


活動期間 2025/09/26 - 2025/10/12

活動店別 誠品生活太古店

他們的書頁之間........

一本書,能改變一個人;
一段文字,可能就是靈感的起點。


我們邀請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打開他們的書頁世界,分享好書及他們創作靈魂的文字旅程。
一場透過閱讀與文字,進入創作世界的展覽 ⸺ 誠摯邀請你,一起書中相遇。

📍地址|太古城中心地下(誠品書店對出)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10:30 - 21:30

👆一按即到
►【展場限定禮遇】
►【書式開講】​展場限定分享活動
►【他們的書頁之間........】名人推薦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十周年
展場限定禮遇


① 滿 HKD250,即享 88折 及贈HKD50書店限定現金券乙張
② 滿 HKD400,即享 85折 及贈HKD100書店限定現金劵(HKD50兩張)

※會員恕不再折。不累贈,過後恕不補贈。現金券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現金券僅適用於「書式會社」及誠品書店太古店。現金劵使用期至2025.10.12(日)止;不可與其他現金券或銀行優惠同時使用,使用詳情請參閱列印在現金券上之條款及細則。

※恕不適用於誠品生活太古店專櫃,包括:A-1 Bakery、Cloisonne、JUST 925、KRWONDERLAND、KIMATURE、MIJ Market、Pick Coffee、Platform Art Jamming Studio、Poly Lulu、Q-Pets、RegettaCanoe、sensory ZERO、Shelly Cake Express、THE ALLEY、THE KORNER PLUS、TS Brand Collective、3SIS Select Shop、1/2 二份一、八方雲集、天仁茗茶、仨作坊、平凡媽媽、百芳池上便當、曲奇四重奏、多走路、杏香園、怡健堂中醫、星野珠寶館手作工房、香港棋院、皇臻品禮坊、椰小盅、健康工房、暖心芝作、滿香濃、髮の華、韓印紅。
※優惠受條款及細則約束,香港誠品文化有限公司保留最終決定權。


📲立即下載「eslite HK」應用程式隨時了解更多優惠|https://app-dl.eslite.hk
【書式開講】​展場限定分享活動



► 10.01(三) 15:00-16:00 香港青年協會|ArYU、Deville Dewil|畫內畫外的心靈浪遊

► 10.01(三) 16:00-17:00 香港青年協會|蕭欣浩博士、Tiny Stringer(Charlotte)|談談,啖啖香港味

► 10.05(日) 13:30-14:30 有朝一日文具房|黃纓 Joyce Wong|香港 X 文具 X 設計

► 10.05(日) 15:00-16:00 Under Production 陸續出版|Ben Sir|《所謂嘅精神雪櫃》新書分享會

► 10.05(日) 16:30-17:30 千紅|寫什麼、不寫什麼。 從寫作漫談日本美學

► 10.12(日) 15:00-16:00 蜂鳥出版|陳傑|讀多啲書,寫多啲字


【他們的書頁之間........】名人推薦





♦ 歐陽偉豪博士(Ben Sir)
♦ 黃宇軒 Sampson Wong
♦ 唐啟灃 Kevin Tong
♦ 米哈 Mi Ha
♦ 陳傑 Chan Kit
♦ 千紅 Little Red
♦ Pen So
♦ 簡國軒 Michael Kan
歐陽偉豪博士 Ben Sir




歐陽偉豪博士(Ben Sir)是語言學家,研究中文語法為主;於2020年創立Ben Sir’s Academy,為中小學生提供網上中英文課程。他曾於香港中文大學高級講師,現於演藝界擔任節目主持及演員。他於香港中文大學獲得學士、哲學碩士學位,並於香港科
技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所謂嘅精神雪櫃》
作者|歐陽偉豪 Ben Sir
出版|陸續

這是我跨界別的新作,由語言學到精神健康,當中嘗試提出“精神雪櫃”這個對精神健康提升個人自覺的想法,而精神雪櫃這個精神與雪櫃的組合其實又回歸語文的修辭技巧。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
作者|李天命
出版|明報

李天命是哲學學者,曾任教中大哲學系,這書的重要性在於以淺白的文字,把思考藝術由淺入深地向大衆推廣。筆觸清晰,沒有矯揉造作賣弄高深的學術概念,反而把賣弄高深,故弄玄虛的學說幽默一番。

《語言問題》
作者|趙元任
出版|臺灣商務印書館
原因:趙元任是語言學家,首位運用西方語言學架構來研究中國的語言,這書當中有些問題到今時今日,我們還談得津津樂道,例如:何爲正音,方言跟標準語,語言跟文字等。

《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
作者|張洪年
出版|中文大學
原因:張洪年是我博士論文的指導老師,這書是老師在中大唸碩士時的論文,成書接近60年,到現在仍然對粵語語法的研究還起指導作用,因爲這書是首部以結構主義的角度描述粵語,把粵語所謂的語感描述得淋漓盡致,開啓後世(包括我自己)

《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作者|Noam Chomsky
出版|MIT PRESS
原因:Chomsky是現代語言學的先驅,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的教授,高齡九十多歲,是現今被引用最多的在世學者。這書用科學的角度看待語言的結構,提出語言中的句法(syntax)是有別於語義和語音,應該拿出來作獨立研究。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寒武紀》
作者|李天命
出版|明報

這是一本新詩集,運用了很多比喻及意象,每首詩很短,用字淺白,卻帶出詩意及哲味,例如“運動”一詩,看似是體育運動或社會運動,原來是物理學粒子的運動,以此帶出一些人生必經,無可避免的階段。簡單來說,創作力其實可以很貼地。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重要,文字可以把思想凝練及記錄下來,沒錯,思想可以用說話說出來,但往往不夠仔細或嚴謹慎密,只有用文字才能做得到。

3個形容詞:困難、誘惑、療癒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要同高科技,例如:AI合作,把AI視作自己的私人助理,好叫作家自己創造有靈魂的創作,還要懂得善用社交媒體,與人同好,互相交流,增加自己及自己作品的曝光率,因爲文字現在不一定出現於單一的媒體。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Ben Sir只係個軀殼,精神雪櫃只係個創作,你自己先係自己生命嘅主角。」 (《所謂嘅精神雪櫃》歐陽偉豪)



♦ 黃宇軒 Sampson Wong




城市研究者及作家,2020年起開展「散步學」計劃,先後著有《香港散步學》、《城市散步學》及《這座城市叫香港》。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村上收音機 1-3》
作者|村上春樹
出版|時報文化

我覺得村上春樹的短篇散文,展現了許多他對日常生活的奇思妙想,有趣得成了我翻讀得最多的書。那些文章,許多來自每週的專欄,所以也展現了一位作家每週交稿時,仍然有的無盡創造力。

《也斯的香港》
作者|也斯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近來特別多思考「書寫地方」是怎麼一回事,這本書收錄了也斯書寫香港不同地方的文章,是很好的示範,而且書中也收錄了他拍的照片。

《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作者|川本三郎
出版|新經典

川本三郎是日本重要的評論人和作家,近年寫了好些關於城市風景的書,《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是他最知名的著作,甚至被改篇成了電影。我最喜歡書中寫作者在往日新宿、寫城市環境如何成為了他的「大學」那章。

《香港抽象遊戲地景》 
作者|樊樂怡
出版|Brownie

作者花了非常多心力,既研究全球遊樂場設計的歷史,也尋找香港遊樂場曾經有過的「抽象」一頁。讀畢此書,才知道原來香港也有過不少受現代藝術思潮影響,風格鮮明的遊樂空間。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作者|王志弘、徐苔玲
出版|群學

我的知識背景是文化地理學和城市研究,在這些範疇中,「地方」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要深入認識這概念,也許要讀不少學術書,這本是通俗易讀的入門,在我初涉足這些學問時,讓我得其門而入。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單身看 II》
作者|白雙全
出版|Tomart Limited

這本不可多得的書,結集了香港藝術家白雙全多年來在報章每週創作的作品。

他的作品大多取材自日常遇上的事物所觸發的狂想,而且不少來自在城市中步行的偶遇,我從城市中取材的創作方法,深受此書影響。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寫作對我來說非常重要,但不一定是寫文章和書,有時在社交媒體上書寫的衝動,也令我把日常許多意念的初稿寫成了。

3個形容詞:寧靜、動人、簡潔

寧靜:寫作完全沒有捷徑,只能好好安坐,迫自己進入寧靜的狀態,才可一行一行字寫出來

動人:我喜歡這形容詞,因為深深相信,相對於各種影音媒介,文字在今天仍有強大的、打動人的力量,而且有種動人是文字才能做到的

簡潔:精鍊的文章很有力量,而且港式散文往往就是簡潔直接的文字,在這種文字環境中長大,所以也相信好的文章可以非常簡潔。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最重要的條件,就是有能力擺脫所有會把專注力帶走的東西,安坐下來、有紀律地寫和讀,要進入這種狀態,在當下實在太難了。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兩條路徑當前,我曾做選擇,也和眾人一樣,選過較幽的徑,每每只是看不透,起了步,及知道是難行道也回不了頭,或捨不得,當初何曾故意要成就後來的自圓其說?捨不得的理由因人而異,我的是停停走走、兜兜轉轉後的暈,是嵌入某個想像小共同體後、腦中釋出的分泌造成的一種感覺,像微醉。

陳冠中,〈較幽的徑〉,收錄在《我這一代香港人》


♦ 唐啟灃 Kevin Tong




作家/心理輔導員/傷癒有時心理輔導創辦人

土生土長香港人,透過創作,文字,以及心理輔導來治癒大家的心靈,以及安撫大家的傷口。

2016年,唐先生出版了第一本著作《逃學到美國》,並榮獲第29屆中學生好書龍虎榜十大好書。其後於2018年加入亮光文化,致力書寫心靈勵志作品,為這個城市的人帶來一點力量和陪伴。唐先生於2022年榮獲香港誠品年度華文文學作家十大;亦於2025年,榮獲第五屆香港出版雙年獎。

文字創作讓唐先生有機會走訪不同的學校進行講座,至今已舉辦了近150場校園講座,他希望透過自身的故事來勉勵年青人們勇敢擁抱自己的不一樣,做個喜愛自己的人。

2023年,唐先生於香港中文大學畢業,修讀心理輔導碩士,並獲取院長榮譽錄。其後便踏上了心理輔導的旅程,並於2024年創立傷癒有時心理輔導公司,進一步為這個城市有著情緒需要的人,提供專業的支援和協助。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有界限,才有自由》
作者|泰莉.柯爾
出版|時報文化

長期被內疚和自責的感受困擾,或許是因為自身的邊界太易被動搖。原來跟別人保持健康的距離,關係才可更加親近。

《點解學校無教過人生意義科?》
作者|崖柏
出版|亮光文化

用輕鬆的手法與讀者們一起探討生命中最值得思考的課題。學校沒有教授的那堂課,由這本書及時代課,學成歸來,你的人生也會更有色彩。

《為什麼我們會生氣?》
作者|瑞安.馬丁博士 Dr. Ryan Martin
出版|啟動文化

憤怒往往是最被污名化的情緒,當你不斷壓抑,不斷阻止,不斷逃避⋯你便會錯過了憤怒想帶給你的美好和力量。健康地生氣,能令你的生命更有生氣。

《五感全開》
作者|葛瑞琴.魯賓
出版|遠流

當你願意五感全開的過日子,你便會發現每一天的生活也是新的體驗。你會碰到內心深處最純粹的自己,再憑藉他帶領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

《從今天起 你要理直氣壯愛自己》
作者|唐啟灃
出版|亮光文化

真正的愛自己,不是那些虛有其表的口號,而是願意接納自己的全部。你的每一個部份也很好,他們也值得你好好擁抱。愛從無太遲,對別人對自己如是。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拾香記》
作者|陳慧
出版|七字頭

這本書提醒了我,每一份生命其實也有他們值得被閱讀的故事,每一個人的本身也是一本值得被流傳的自傳。而更重要的是,創作並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要偶爾離開書枱,踏出家門,看一看這個城市正在經歷些甚麼,這個時代正在過渡些甚麼,把於世界裏所收集的養分放回文字中,才可寫出與時代同步,與心跳同頻,亦令人感受到共鳴的作品。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十分重要。

3個形容詞:活的,生活的,活生生的。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思想和耐性。

對人,對情,對活著,對情感,對關係,對生命,對生死,對社會,對世界,對看得到及看不到的,對知道的及未知道的,對克服的及未克服的⋯ 也要存有一套你獨有的思想和見解。與此同時,對創作的過程,對未被看見的等待,對瞬息萬變的時代,對沒有靈感的無奈,對自我懷疑的迷途⋯也要保持一份不急不忙的耐性和信念。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回溯童年經歷不是為了責怪任何人,而是為了理解對方。
找出童年根深蒂固的傳承信念,才能完全掌握人生。」

節錄《有界限,才有自由》


♦ 米哈 Mi Ha




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博士,現任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名譽副研究員、嶺南大學文化與創意研究院兼任副教授、香港藝術發展局審批員(視覺藝術組別、文學組別)。
 
著作包括短篇小說集《在很久很久以前》、《佈道後的幻象》、《餡餅盒子》;散文集《放心寫作》(合著)、《蝸牛角上問古人》、《青春是一朵西蘭花》、《學做龍蝦或騎象人》、《一件有益的小物》、《昨天喝了河豚湯》、《讓希望催促自己趕路》。

Q1. 請挑選3本書推薦及原因。

《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古代的奇書,更是一座故事的寶藏。它所記載的,不只是神怪異獸與奇地奇人,而是人類想像力與集體記憶的積澱。這本書提醒我們,故事的本質,往往介於真實與虛構之間,而這種模糊地帶正是文學與創作的土壤。當你閱讀其中的神話時,不必只看作「古人的迷信」,而可視為一種講述世界、理解自我與他人的方式。故事不是單一的,而是世世代代人的經驗與渴望所交織成的網。

《觀察的藝術》
作者|羅伯.沃克 Rob Walker
出版|大塊文化

寫作的起點,是觀察,而《觀察的藝術》正是一本教人如何用心看世界的書。Rob Walker提醒我們,趣味不是憑空生出來的,它們源自對日常細節的敏感捕捉。無論是一個路人的表情、一個不起眼的角落,甚至是一段沉默,若能細心觀察,便能開啟無窮的敘事可能。我們閱讀這本書,會學會放慢腳步,用新的眼光看待習以為常的事物。這是一種創作的訓練,也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當你學會觀察,你便同時學會了如何找到故事的源頭,並將世界轉化為文字。

《極度疼痛》Douleur exquise
作者|蘇菲.卡爾 Sophie Calle
出版|大家

蘇菲.卡爾的《極度疼痛》是一部將自我情緒赤裸呈現的作品。她以文字與藝術,直面愛情的缺席、親密的失落,將痛苦轉化為可以觀看、可以閱讀的作品。對年輕人而言,這本書的重要性,在於它告訴我們:寫作不只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的流動。當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脆弱,甚至將之書寫出來,文字便能成為理解與療癒的力量。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一本の水平線》
作者|安西水丸
出版|クレヴィス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常常被文字的工整與結構束縛,總想讓故事完整、語句無瑕。但安西水丸提醒我,創作並不必追求「完美」,而是要找到那條最有呼吸感的「線」。他用看似笨拙的筆觸,留下的是不可複製的生命氣息。這讓我明白,寫作也一樣:句子未必華麗,章法未必嚴謹,但只要能傳遞那一刻的真實與情感,它就有力量。

安西讓我重新審視「拙劣」的價值。那不是失敗,而是一種勇敢:敢於保留粗糙與缺口,敢於用不完美去呈現誠懇。對我來說,《一本の水平線》像是一種提醒──寫作要像畫線一樣,不必重疊堆疊,不必事事圓滿,而是要在開闊處,伸展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節奏。

因此,每當我覺得文字過度打磨、失去呼吸時,我就會想起安西水丸那條「簡單卻活起來的線」。它讓我相信,真正動人的文字,往往來自於最質樸的勇敢。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十分重要。

3個形容詞:自在/當下/好玩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我不太懂得替新生代作家提意見,但作為一個寫作者,我逐漸為自己立下了一些原則,而這些原則又藏於我給大家的選書之中。我相信,故事是一代又一代人所累積下來的想像與記憶,所以大家都有權利去寫。而所謂靈感,往往就藏在最細小的日常細節裡,一個眼神、一段沉默,便可能孕育出新的故事。最後,我們需要面對情感的真實,不逃避疼痛,也不害怕暴露脆弱,用誠懇去寫,不必追求完美,只需要持續地寫下去⋯⋯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小川糸《喋喋喃喃》:「我刻意放慢腳步前進,不知不覺到達日暮里站。」



♦ 陳傑 Chan Kit




記者,攝影師。無論身處何地,一直觀察與記錄,關於建築、小店、空間以及人。文字及照片散見於AndThen.hk、Popticket PProject、Pinkoi 「設計誌」及 PMQ 元創方「設計號外」。同時經營生活選物店knowhere,努力尋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著有《旅行知埞》(2025)、《香港知埞》(2023)及《知埞——在他方想望這城》(2020)。

@chan_kit @youknowhere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99%隱形的城市日常設計》
作者|羅曼.馬斯、柯特.科爾斯泰特
出版|野人

平日其中一項主要工作是觀察與記錄城市,近年受此書啟發甚深。
它源於建築與設計Podcast節目《99% Invisible》,集中分析那些一直存在、沒有人覺得特別、從來不會仔細留意的「99%城市景物」,譬如行人路上的標示、大廈的旋轉門、紅綠燈、水渠蓋,甚至地方的命名方式等等,其實各有設計動機與成效,影響著全世界的城市及人。
平日遭忽略的東西,登時顯得別有意思,打開了一道神奇的隨意門,不用遊歷名勝,風景就在每日走過的每條街道之上。

《香港抽象遊戲地景》
作者|樊樂怡
出版|Brownie

香港人近年經歷離散,有人在異地重頭開始,有人選擇留在原地,繼續挖掘未被發現的事實。因此額外珍惜這幾年出版的香港研究,《香港抽象遊戲地景》尤其值得敬佩(後來索性寫成《香港知埞》的一個篇章<怎樣的香港 就有怎樣的遊樂場>)。
打從2017年起,藝術工作者樊樂怡不斷努力尋找文獻,收集居民口述資料,甚至追訪原設計師Paul Selinger的家人,一切就為了已經消失多年的石籬遊樂場——60年代於香港出現的第一個雕塑遊樂場。
類似的追蹤研究,已經超越了社交媒體流行的「集體懷緬」,從遊樂場的進步/退步,梳理出公共空間與社會發展的種種關係。
常常記住樊樂怡說的:「舊時點點點,咁懷念之後可以點?」

《The World According to David Hockney》
作者|David Hockney、Martin Gayford
出版|Thames & Hudosn

曾經有一段日子,報章雜誌的人訪是當代人的重要營養,吸引的是故事,還有soundbite,所謂的金句,有時讓你深刻的記住,適時翻出來重溫。
後來社交媒體成為日常,每個人都擁有發表的機會,話語權散落各處,加上影像為先,人的說話漸漸好像沒那麼緊要。
英國出版社 Thames & Hudson 的《The World According to……》系列,教我想起閱讀別人「說話」的美好。
大家那麼喜歡英國藝術家 David Hockney的畫作,而其實他說的話好像也是藝術品,時而風趣,時而尖酸,往往一針見血,讀到心裡「啊~」出來。

《通往大嶼山的慢船上》
作者|貓珊
出版|木棉樹

香港做出版難,出版繪本應該是難上加難,因此每當遇上出色的繪本,都想大聲讓全世界知道。
藝術家貓珊示範了,用繪本去創作香港故事,不一定只能販賣人所共知的本地文化符號,「很香港」的小故事還有許多。
例如一頭居住在慢船上的貓,每天來往離島,長年在海上生活,是「船員」一分子,想想已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而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貓咪由船員照料,寫牠的故事,其實也在側寫香港水手的生活日常。
天氣是書中另一要角。今年春天大家瘋狂追拍海霧,貓、船與被大霧鎖住的海港,會不會構成可以呈現香港的另一種風景,而從來沒人說過?
我們的城市,假如跟你想像的全不一樣,那又是為什麼?

《銀髮川柳》系列
作者|日本公益社團法人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
出版|三采文化

寫詩以及閱讀詩,素來給人門檻很高的感覺,或者直接一句「與我無關」。
日本的一班老人家並不同意:詩詞是屬於大家的,你和我都可以享受,去寫及閱讀。
「銀髮川柳」是日本「全國自費老人之家協會」舉辦的短詩徵文活動,作者平均年齡為69歲,最年長的超過100歲。
由老人家自由創作的短詩,關於年紀、生老病死、愛、恨等等巨大課題,但表達手法出乎意料地有趣,難得百無禁忌,字裡行間都是睿智。
寫的人幽默,讀的人會心微笑,然後突然笑著又會鼻頭一酸。他者的短短幾句,何故居然讀出自己。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如前文提及,《99%隱形的城市日常設計》是對我近年創作和思考的極大啟廸。
當表揚城市偉大建設的評論已經太多,作者選擇專注於「沉悶但重要」的東西,換個角度去觀看世界,認真研究無聊事。
這種近乎nerdy的態度與行為,讓人與城市更容易在日常建立出緊密關係,也是我經常給自己和讀者的一個提醒——凡事保持好奇,將會收獲更多。
尤其喜歡作者開宗明義寫的第一句:「世界充滿美好的事物。」
此話是真是假,視乎我們有沒有認真看見。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非常重要。寫作是我用來表達自己、跟世界溝通的最直接方法。一件由始至終喜歡做,希望能夠持續做下去的事。

3個形容詞:親密。細水長流。比生命更大。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新生代作家最好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寬闊的容量,擁有迅速回應時代的步伐,同時能夠抽離於時代,不甘隨波逐流,牢固地保護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99%隱形的城市日常設計》裡面這樣寫,作為一本書的引旨,我覺得這樣的起點,帶領讀者進入書的世界(以及閱讀過後面對的現實世界),實在沒有更快樂:
You are about to see stories everywhere, YOU BEAUTIFUL NERD.


♦ 千紅 Little Red




千紅,生於香港,長於香港。

90後,攝影師、作家、教書先生。
目前在香港以教學和廣告創作為中心持續活動中。

2017年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碩士畢業,2021年起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進修。多年來以香港為中心進行影像創作及於多個院校及私塾任教藝術科系。曾獲得兩次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優秀獎、日本文部科學大臣賞及ADAA動畫組別大賞等多個國際獎項。並曾於台灣出版個人文字著作《東京風景》、《幸福照相館》、《日系攝影:探究日本美學的表現與本質》與《日系攝影II:體現美的技藝與寫真本質》等。

IG : littlered_hk
Facebook/YouTube : 幸福照相館

個人著作:
2017年初版   - 《東京風景》  台灣尖端出版
2018年初版 - 《幸福照相館》  台灣尖端出版
2020年初版 - 《日系攝影:探究日本美學的表現與本質》  台灣尖端出版
2025年初版 - 《花期 | Florence》香港Brownie Publishing 
2025年初版 - 《日系攝影 II:寫真的美學技藝與人間共感》台灣尖端出版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愛的藝術》 
作者|埃里希.佛洛姆
出版|木馬

愛的藝術介紹了一個與現代資本主義普遍存在的愛情觀截然不同的觀點:他認為愛情建基於雙方都有獨自生活的能力,只有充盈自己精神上和物質上的能力,才有可能無私地分享自己,體驗愛情。其實這種論點也完全適用於學習藝術之上,讓我們抱持着你的思想,我們將無法能夠讀懂藝術作品需要傳遞給我們的東西。這本書我重複看了四次,總算慢慢了解作者的想法。讀懂它,有些人生的重要問題將會得到答案。

《藝術精神》Robert Henry 
作者|羅伯特.亨萊
出版|大牌

一百年前,羅伯特・亨利把他在大學中教授學生繪畫的評論書信集結成書,至今這本書已超過一百年了。在與學生的書信中,他講述了藝術創作的要點(不只是技術上的,而是更有深意的 – 在哲學層面上真正的技藝、他鼓勵學生們追尋繪畫對自己真正的意義。)這本書予我有驚遇知音之感,我把書看了又看很多遍,作者給了我在創作路上很多鼓勵。

《情動於中》中大出版社
作者|黃沐恩
出版|中文大學

雖然我的作品一般被分類為藝術創作或是攝影技巧,但是我在書寫時總覺得弱智專注於技藝,那跟市面上已有的教科書分別不大,我也確實拿不出獨特於其他人的技巧來分享。所以我更加想意義或心理層面去論述攝影的狀態。這本書是我在早些時候,根據心理學感到興趣是的啟蒙讀物,作者深入淺出地解說了人的各種情感,起因,和他帶來的行為影響。對於想開始了解「人的心」的讀者而言,是本值得剛開始便看的好書。

《野蠻競技場:年輕的心與困難的山之最後告白》
作者|喬.塔斯克
出版|臉譜

如果我說登山在登山者的心目中是一種藝術,不知讀者們能不能理解。對於爬山的人來說,登山是一種對山或自己的體力意志發起挑戰的一種行為,但其實對於登山者來說,爬山的意義遠遠比挑戰極限來得更加深。這本書的作者試過山狂人,但對他來說,登山不只是看看自己能夠到達什麼地方,更多的,是他在山中因為過酷的環境對人帶來的心靈挑戰,從而激發出人性最純粹善良的一面,對於藝術創作來說,我們比較少有能夠像登山者般,得遇奇險,而引發出對生命本質直接覺悟,我們總是太安全了。這不是一本會讓你想去爬山的書,也不是一本冒險小說,這是一個在死門關踱來踱去的人分享給我們的寶貴覺悟。

《人間草木》汪曾褀
作者|汪曾祺
出版|浙江文藝

《人間草木》收錄中國近代作家汪曾祺多年來的散文代表作,主題圍繞草木蟲魚、四方食事、故鄉風物、旅途見聞以及文人憶舊。他教人於平凡中發現趣味:一碟小菜、一株花草皆可成文,「活得有趣,比活得成功更重要」他的文字間始終飽含對普通人與日常生活的深情,無說教而自有慈悲,像一個慈父在晚年向後輩娓娓道來對人生的總結。我的下一本書,亦借題為《人間草木》。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一時之間沒有想到。縱觀原因,如果那是一本的確很優秀的書,會讓人不自覺地模仿(抄襲)得太多,甚至只是引用那作者的想法。本質上而言,找到這樣的對象會讓人感到共鳴的快樂,但放在自己的創作上便不是很好了。

反而有時侯接觸到一些非文字類的作品 – 電影、音樂、設計之類的會讓我有一種「我也很想創作一下」的感覺。例如看罷岩井俊二的《情書》讓我很想到北海道拍攝底片;看到日本人設計瀨戶內海藝術祭的海報,自己也會想畫點什麼東西,基本上看到自己喜歡的優秀作品,便會產生「不如自己也嘗試創作一下」這種感覺。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我覺得很重要啊,小時候沒有網絡,爸爸又不太給我看動漫,那時候為數不多的娛樂其中之一便是在圖書館看書,只有這點是很自由的,漫畫、小說、工具書,我全部都很愛看,造就了日後寫文章的根基。可以說,要不是中文寫作的能力還可以,我大機會上不了大學。所以寫作對我來說本身已有一種功能上的意義。

撇除這種意義不說,不是所有藝術,都能像寫作一樣,在創作當下能夠無遠弗屆。比如說,拍照的時候,我們總不能期望每一次拿起相機便有良好的光線,也不能祈求瞬間便能夠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拍照。但是,寫文字是可以的,一瞬間便跳到一個光年之外的地方所以就拿情感表達來說,寫作也十分重要。

除了實用,和表達以外。閱讀自己以前寫下來的東西,比如日記,會在自己遇上困難時重新給予面對的力量,寫作實在太重要了。

3個形容詞:閃光、寂靜、栽種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社交媒體為作家的爆紅帶來了不可預測性,對新人而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渠道。但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各種聲音都在爭奪注意力,如果隨波逐流,很快就會迷失方向。就像我看到爆紅的攝影作品時,會選擇靜音、忽略一樣,作家在任何創作中都必須保持自己的節奏,不被外界的喧囂干擾。這不是要與世隔絕,而是要清楚知道什麼適合自己,什麼該吸收,什麼該保持距離。

要學會與這個時代共處也是個難題,完全拒絕新平台、新媒介是不現實的,但應該要選擇如何與它們相處。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使用這些工具,而不是被工具所用。比如在社交平台上,我可以分享創作過程、與讀者真誠交流,但不一定要追逐熱點或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來迎合算法。好的作品需要時間沉澱,需要反覆修改。在這個講求速成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慢慢打磨一個作品,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與其追求一夜爆紅,不如踏實地寫好每一個句子,真誠地對待每一個故事。這年頭與其說競技寫作水平的高低,不如說是在比誰人更有耐性,更忠於自己,更真誠而已。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你的藝術,無關乎有多少人,喜歡你的作品。

你的藝術,關乎你的心是否喜歡你的作品,你的靈魂是否喜歡你的作品。

關乎你對自己,有多誠實。

而你,絕對不能,

拿誠實,交換共鳴。


♦ Pen So




Pen So是土生土長的香港漫畫家及插畫師,2013年參加由香港藝術中心(動漫基地)舉辦的漫畫大師班,開啟漫畫創作路。2022年出版漫畫《回憶見》榮獲首屆港漫動力特別嘉許奬、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圖文書出版獎、 第十六屆日本國際漫畫奬 —銀奬、意大利博洛尼亞拉加茲獎—新視野獎及入選2024年新加坡亞洲兒童讀物節之亞洲繪本作品展。2024年出版漫畫《達利書店》榮獲第三屆港漫動力 —金獎及最佳故事獎、第二十一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劇情漫畫獎—銀獎,繪本《Guiding Light》獲得美國3x3國際插畫大獎—優選獎。他的作品曾於比利時、德國、日本、法國及意大利展出。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藝術的故事》
作者|宮布利希
出版|聯經

這本書以簡單清晰的方式介紹了各個年代不同的藝術風格,是一部藝術入門的精讀書,幫助讀者快速掌握藝術發展的脈絡與特色,非常適合想要嘗試認識和了解藝術的朋友,我最初都係靠這本書學習藝術知識。

《東京日日》
作者|松本大洋
出版|大塊

我非常喜歡松本大洋的風格,他獨特的繪畫技巧和講故事的方式深深吸引我。他擅長細膩地描繪人物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而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漫畫編輯,內容深入探討漫畫行業的現實,對於熱愛漫畫的讀者而言,特別具有吸引力。

《喬治•盧卡斯.星際大戰的誕生》
作者|羅宏.霍普曼
出版|積木文化

這本書以漫畫的形式生動呈現盧卡斯導演製作《星球大戰》電影的過程。內容不僅僅是描述電影拍攝的技術細節,更聚焦於導演如何堅守自己的理念,經歷希望與失望,最終實現夢想的勵志故事。

《侯孝賢談侯孝賢:給電影工作者的備忘錄》
作者|侯孝賢
出版|雙囍

這本書並不僅僅適合電影工作者閱讀,而是面向所有創作者及故事製作者的理想讀物。書中記錄了侯孝賢導演的電影哲學與美學觀點,對創作具有深刻的啟發性。我過去創作的漫畫故事,就曾從這本書的內容中獲得啟發。

《路漫漫2025》
作者|香港藝術中心 策劃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推介這本書並不只是因為裡面收錄了我的一篇訪問,還有十幾位當代本地漫畫家的故事。透過這本書,可以認識到當代香港漫畫作品的特色,了解每位創作者背後的小故事和創作理念,也能更方便地窺探現今香港漫畫的形態與面貌。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繪本的夢想與實際:幾米分享創作心得》
作者|幾米
出版|大塊文化

這本書,是我當年在誠品購入的,特別令我開心的是裡面有幾米老師的親筆簽名。直到現在,我依然非常珍惜這本書。年少時,我除了研究漫畫,還會學習繪本和插畫的創作,而幾米老師的構圖與故事美學,一直是我十分嚮往的方向。這本書詳細分享了幾米老師的創作歷程與每部作品的創作心得,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倍感喜悅,彷彿吸收了滿滿的養分。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我認為寫作是一種將想法有條理地呈現給大眾的方式。平時我們心中常常會閃現許多小概念、小想法,但如果不透過寫作整理與表達,往往很難清晰地與他人交流。

3個形容詞:混濁、不可思議、璀璨

我認為寫作本身包含著好與壞、混亂等多種元素,但正是這些元素的不斷碰撞,最終創造出充滿趣味與驚喜的內容。這種碰撞,就像宇宙中的黑洞大爆炸一般,經過這一切後,文字彷彿化作滿天繁星,璀璨閃耀。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我認為新生代作家需要擁有強烈的好奇心,對世界萬物保持探索與了解的熱情,才能將創作與城市緊密融合。同時,對不同領域的文化知識保持開放,不斷磨合與轉化各種元素,是激發靈感的重要來源。我相信,這種態度能讓作家持續湧現源源不絕的新想法,創造出更具深度與多樣性的作品。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我有點「中二病」,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作品《達利書店》中的一句話:「因為人和事在一個不適當的地方出現,才是超現實。」  我們面對生活時,常常追求「正確」、「合適」和「順利」,但有時生活中出現的一些違和感或矛盾,反而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這些驚喜,或許能讓我們成長,或更加認識自己。因此,我時常提醒自己,或許去到一個看似不適合的地方或環境,也未必是一件壞事,反而可能是更好的開始。


♦ 簡國軒 Michael Kan




香港品牌「Paper with Pen」的創辦人。曾於多間享譽國際的建築事務所工作,包括丹麥設計事務所Bjarke Ingels Group (BIG)和香港的Lead 8,曾參與紐約、倫敦、杜拜和香港的設計項目。自小喜歡觀察香港的街道和建築,且熱衷以手繪記錄城市景觀,曾多次舉辦速寫工作坊、社區導賞團並參與香港、倫敦的文創市集。希望透過細膩的筆墨記錄轉瞬即逝的城市面貌,保存並宣揚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和文化遺產。

Q1. 請挑選5本書推薦及原因。

《舊事重提》
作者|江啟明
出版|經濟日報

這本書呈現了江啟明先生畫筆下的舊香港。從建築至日常生活百態均有觸及,且文字亦十分生動。

《築覺VI:築遊香港》
作者|建築遊人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這本書描寫了不少香港建築保育背後的故事,建築師如何透過設計將舊日建築活化。

《東京。夢。生活。》
作者|陸沛靈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這本書提及了建築師陸沛靈在東京建築事務所工作的寶貴經歷,並分享了她觀察東京這座大城市的特別角度。

《山中之城:香港山城地景建築觀察》
作者|胡漢傑
出版|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這本書將香港山城社區的發展故事具體地呈現出來,並配以許多街區剖面圖和俯瞰圖。

《街屋台灣: 100間街屋, 100種看見台灣的方式!》
作者|鄭開翔
出版|遠流

這本書以手繪方式記錄台灣城市風貌,讓人感受台灣街景獨特的美感。

Q2. 你有沒有一本「影響你創作力」的書?是什麼?為什麼?

《Art of Urban Sketching: Drawing on Location Around the World》
作者|加百利.坎帕納里奧
出版|Quarry Books

這本書收錄了世界各地速寫家的故事與作品,從繁華的紐約大都會到閒適的檳城街道,讓我體會到「城市速寫」不只是繪畫,更是一種跨文化的觀察與交流方式,對我的創作帶來很大啟發。

Q3. 寫作對你來說很重要嗎? 試利用3個形容詞形容你對寫作/文字的想法?

寫作當然對我十分重要。在香港這個忙碌且煩囂的社會環境裏,可以靜下來以文字記錄日常,可謂是一個慰籍心靈的過程,讓人平靜地回望生活的點滴,並把它一一記錄下來。

3個形容詞:細膩的、豐富的、具有反思性的

寫作是一種細膩的觀察工具:也是讓別人瞭解一個地方文化和歷史的媒介。
寫作也是豐富的:在人工智能盛行的時代,擁有自己一筆一墨拼凑而成的創作故事不僅讓人保持敏銳的想像力,也提醒我們創造力源於生活的經歷。
寫作也是具有反思性:因為我們對一個社區或城市的既定印象,往往正是來自他人筆下的描述。而我們在某地的經歷,也能因文字而被重新詮釋與理解。

Q4. 你認為新生代作家需具備的條件?

我認為新生代作家最具備的條件,是對於生活事物的敏銳度,對日常細節的觀察。只有在不斷觀察與反思的過程中,才能將文字寫得更有力量,也能更真切地與讀者起到共鳴。

Q5. 分享書中某一段最喜歡的句子。

《紙筆·香港》: 記錄不同社區的樣貌不單是一種美觀上的懷念,也是對於過去生活的窺探和反思。
【香港青年協會】「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十周年



10屆大招募|1000+份提交作品|20本獲選作品|21位青年作家

►青年作家大招募是怎樣誕生的?

香港青年協會一直致力培養青年的閱讀與創作興趣,透過出版專業叢書與青年讀物,陪伴年輕人用文字探索世界。然而對不少青年來說,出版是一道遙不可及的門檻,正是看見這份渴望與困難,「青年作家大招募」計劃於2016年誕生。本計劃歡迎35歲或以下,有創作及出版熱誠的青年參與,只要提交書籍計劃書,經過評審甄選,便有機會獲得編輯、設計、出版全方位支援,實現出書夢。



第11屆招募中|歡迎提交出版計劃!FB IG@hohoreading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 我們重視場所氣質和空間美學,更加關注人文關懷。發展至今,誠品已成為台灣最具規模的文化場域,我們多元運用書店空間,從閱讀出發,讓人們在書與非書之間,體驗人文、藝術、創意與生活的美好
太棒了
你已關注香港誠品書店
取消關注
你已取消關注香港誠品書店
您已經按過囉!
迷活動
銅鑼灣店展覽|《送書人》漫畫作品展

銅鑼灣店展覽|《送書人》漫畫作品展

活動日期 2025/10/03~2025/10/30
銅鑼灣店展覽及分享會|跳出框外——探索電影世界外的藝術

銅鑼灣店展覽及分享會|跳出框外——探索電影世界外的藝術

活動日期 2025/09/30~2025/10/31
【會員專區 / 登入註冊服務暫停公告】
為了提供更優良的系統服務品質,目前登入服務進行維護中,將暫停登入/註冊服務、聯絡客服⋯等功能。
此手機尚未驗證,請立即驗證以便獲得更便捷服務

手機驗證
手機驗證
登錄卡號
會員資料有誤
很抱歉,您的會員資料有誤,請聯絡客服。
手機驗證

*請於5分鐘內輸入驗證碼,逾時請重新發送。

我們將發送驗證碼至您的手機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您無法收到驗證碼,請聯繫客服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驗證成功
您已驗證成功,可以綁定社群帳號作為下次快速登入。
忘記帳密
簡訊/電子信箱驗證
重設密碼
驗證碼認證
已發送含有驗證碼的簡訊至您的手機號。
尚未設定社群帳號快速登入
請登入誠品帳號進行綁定
尚未設定社群帳號快速登入
請登入誠品帳號進行綁定
登錄卡號
誠品會員條款
歡迎您首次登入迷誠品,請您閱讀並同意以下服務條款:
會員約定條款
  1. 會員個人資料使用範圍包含誠品集團內相關企業。
  2. 會員資料若有異動、出現錯誤資訊,或未收到各項活動資訊等異常狀況,可親身到誠品門市服務台,或以電郵通知誠品,以便查詢確認,並從速為會員更新相關資料。
  3. 持卡人於開卡後在誠品香港門市消費,提供有效姓名及電話號碼或出示【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之行動會員卡,可累計消費金額及次數。
  4. 因故無法累計消費時,請於消費日起7天內攜帶消費發票正本至誠品香港各門市服務台或透過【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補登消費累計。
  5. 海外門市消費僅享折扣,消費金額、筆次及積分恕無法累計或兌換折抵。
  6. 會員於會籍有效期內可至迷誠品網站https://meet.eslite.com 及【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的個人資料維護與查詢專區,自行更新個人資訊,並且可查詢消費累計金額、積分與次數。
  7. 若未能提供有效姓名及電話號碼或出示【誠品人_HK】手機應用程式之行動會員卡/實體會員卡,恕無法當場累計消費金額。
  8. 部份通路專櫃及指定商品不參與折扣優惠,優惠詳情請以現場/網站說明為準。
  9. 誠品香港將不定期寄發活動訊息(限電郵地址或電話填寫正確者),提供持卡人誠品藝文展演活動、新書發表、新品上市及優惠推廣等活動資訊。
  10. 會員應善盡會員卡保管之責任,如有遺失或毀損,會員應立即通知誠品並得親自到誠品門市服務台申請補發。申請補發會員卡時,必須出示有照片證件正本供核對身份,誠品得酌情收取行政費HKD50,於會員通知本公司遺失會員卡前,如會員卡遭冒用或行使相關權益,誠品概不負責。
  11. 無效之會員卡(如遺失卡、註銷卡、偽造卡….等)一律作廢失效;誠品有權將作廢卡收回,避免誤用或衍生其他爭議。
  12. 會員資格及相關權益(含會員消費累計)為專屬會員本人,不可轉讓或轉借予他人使用,若發現會員以任何不誠實之方式累計消費金額或積分、重製或仿冒會員卡,或有任何違反誠品訂定之會員規則之情形時,誠品有權立即停止該會員之一切權益、追回已享有之權益,甚至取消其會員資格;如有涉及不法行為,會員、行為人及相關人等應自負一切法律責任。
  13. 詳細持卡人權益及活動詳情請洽迷誠品網站https://meet.eslite.com ,誠品保有修改誠品會員卡各項權益之權利。權益如有變更或取消時,誠品將以電郵通知(限電郵地址填寫正確者),或於誠品門市公佈。

本會員約定條款只適用於誠品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境內之門市,如有任何爭議,誠品保留最終的決定權及解釋權。
SMS驗證成功,您可綁定社群帳號下次快速登入。
已發送含有驗證碼的簡訊至您手機號。

請以微信掃描QR碼並分享

Facebook 授權失敗,請稍候再試。
您尚未申辦累計卡,是否立即申辦?


取消
確認
網站個人設定建置
更換照片
*設定暱稱:
*請選擇您的偏好標籤(3個以上)
已選擇 0/10
  • 每月精選
  • 誠品選書
  • 現金券優惠
  • 誠品專欄
  • 會員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