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誠品書店│2025年9月中文選書

📖《權力的血脈》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出版|麥田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英國歷史學家賽門.蒙提費歐里拋開傳統以國家或事件為主軸的歷史敘事手法,以家族為核心,探索家族如何通過家庭、聯姻、宮廷鬥爭與世襲制度網織人類的權力史。
一個政權乃至國家的覆滅與戰爭都可在最親密的關係中叢生,而推動歷史變動的不僅是掌控權力的上層社會——權貴家族的愛恨情仇、忠誠與背叛能夠波動身處不同社會崗位的市井小民。本書講述從佛陀、凱撒、司馬遷、黑手黨到羅斯柴爾德家族與洛克斐勒家族的歷史,跨越數千年與五大洲,看權貴血脈的傳承如何與歷史脈絡互相印證。權力與利益在族譜、侍從主義、世襲與蔭襲中被獲取、維繫與揮霍。

📖《人類為何戰爭》
作者|李察.奧弗里
出版|衛城
戰爭,向來是各種歷史理論中難以解釋的現象。無論從演化心理角度詮釋暴力的本源,抑或以國際政治的視點指明戰爭的不可避免,史料中總能找到諸種理論無法說明的案例。
單一原因的答案難以服眾,因此歷史學家奧弗里在本書中避開單一決定論,從演化、資源、經濟、宗教、安全等多角度回溯人類史上眾多衝突的源頭,結合此前不同學者對戰爭的理解,反思「永久和平」等人文思想中的偉大願景。然而,奧弗里同時提醒我們,歷史雖證明戰爭乃人類存活的基本方式,但也絕非唯一的衝突方式——網絡戰、經濟戰所謂現代戰役,能否體現文明的力量,從無法違背的命運手中減少無辜者的傷亡?

📖《時光庇護所》
作者|吉奧基.戈斯波丁諾夫
出版|寂寞
本書講述失智症醫師高斯汀開設「往日診所」,以舊傢俱擺設、光線與音樂等生活細節復刻往日,幫助患者重拾記憶。往日療法療效驚人,不僅失智者蜂擁求診,連健康者也渴望重溫美好舊日。診所迅速連鎖擴張至全歐,甚至舉辦公投讓國家「回到」理想年代。
故事從個體的私密記憶,延伸至集體的政治實驗,映射人類在面對未知未來時,渴望回到已知的過去來逃避不確定性。當過去幻夢與現實邊界逐漸模糊,選擇性遺忘演變為集體失憶,歷史暴力與未癒創傷也被重演,作者借此反思真實與虛構、記憶與遺忘之間的永恆拉鋸,人類所尋求的「庇護」究竟是治癒,還是更深的幻覺?

📖《逃脫時光迴圈 1:謎團》
作者|索爾薇.拜勒
出版|潮浪文化
北歐作家索爾薇.拜勒重新回歸文壇,自費出版《逃脫時光迴圈》系列,獲得「北歐諾貝爾文學獎」。七部曲的寫作計畫仍在進行中,但已在文學界引起熱烈迴響,並在二十四個國家售出版權。
系列中的第一部《謎團》以主角塔拉被困在時間迴圈為背景,講述塔拉與丈夫共同經營著舊書店,原本計劃參加古書拍賣會,但她發現自己被永遠困在十一月十八日。她每天醒來後都要向丈夫解釋自己的遭遇,並試圖改變自身行為以打破永無止境的迴圈。本書以日記體的方式呈現塔拉對時間流逝的感受,和她在重複日常裏的不斷掙扎,讓讀者重新思考時間的本質和人類存在的意義。

📖《九十自述》
作者|查爾斯.韓第
出版|天下文化
《九十自述》是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九十多歲時撰寫的最後一部作品,深刻反思生命、死亡與存在的意義和對未來的期許。經歷中風後,他重新感受到何謂「活著」,並以幽默的方式回顧自己九十二年的人生歲月,重新思考成功的定義、人生的重要價值,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在長達七十年的職業生涯中,韓第身兼經理人、作家、慈善家與哲學家多個身份,但他對知識的渴求與生命的熱情卻從未熄滅。他提出了許多哲理性的問題,鼓勵讀者思考快樂的真正意義,並反思日常生活中的煩惱是否如此值得在意。
希望讀者能從書中韓第的智慧與經歷獲得啟發,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學會珍惜當下,並向幸福的人生道路邁進。

📖《日圓王子》
作者|理察.韋納
出版|大塊文化
「日圓王子」,指獲欽點繼任日本銀行總裁之人。他們是現代經濟的煉金術師:銀行能夠透過授信憑空創造貨幣。而貨幣,正是驅動日本景氣週期的主要力量。
不過,日本央行掌有如信用管制等莫大權力但卻不受監督,而其貨幣政策亦缺乏透明度,説其是日本九十年代長達十年經濟衰退的罪魁禍首也不爲過。歐美國家亦存在類似情況,作者曾預測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的政策會引發經濟危機,導致本書於二零零三年出版英文版時被迫刪除相關章節。二零零八年全球金融危機確實發生 了,央行在國家經濟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是個值得更廣泛討論的社會議題。

📖《這座城市叫香港》
作者|黃宇軒
出版|突破
「這裏是我城,是我們既熟悉而又陌生的香港。」想象現在有一年的時間,用五十二個周末去重新認識一個居住已久的城市⋯⋯
貌似犯罪組織活躍地帶的旺角,跟文化潮流集中地的旺角;香港商業中心縮影的中環,跟歷史文化濃厚的中環;草根基層聚居的深水埗,跟充滿少數族裔文化的深水埗⋯⋯無論是對外的國際形象,還是對内生活忙碌卻有人情味的居所,帶著各種可能性和矛盾的都是香港。
跟隨《香港散步學》及《城市散步學──以香港作為起點》作者,再一次以文化、市民日常生活、建築和記憶等不同角度欣賞這座叫香港的城市。

📖《沉埋的粵菜檔案》
作者|徐子君
出版|字字研究所
作者三年前從影片平台上的一位陌生觀眾得知對方祖父遺物中有一本推測來自三十年代的手抄《廣州食譜》,決定跟隨食譜的指引踏上尋找中菜之路。期間作者走遍美國東西岸、新會、香港、紐約,更探訪了食譜前任持有者趙藻華先生生前曾工作的地方,拼湊出近百年前移美華人的生活。內容圖文並茂,附有當年的報紙、宣傳海報等,更附上手抄《廣州食譜》,讓讀者可隨著書頁加深對粵菜歷史的認識,以及了解當年移美華人的奮鬥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