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家的时候,就一定回得去吗? 绘本推荐《HOME》献给永远都像个异乡人的你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每次回家都需要极大的决心和勇气
绘本《HOME》是林廉恩以「台湾印象」所改编作品,书中有大量随处可见的传单、饼乾纸盒、报纸,《HOME》巧妙捕捉台湾人共享的风景人文记忆,内敛的大地色系舒缓我们日日关注炫彩缤纷的视觉,如同和小时候的自己相遇,如此纯真、如此踏实,就算不够完整,也能重新拼凑,从原点出发走往下一段旅程。
波 隆 那 儿 童 书 展 拉 加 兹 童 书 奖(BolognaRagazzi Award)
2021年林廉恩《Home》:「故事类」(Fiction)首奖
{本文与巴巴文化合作;文章为撰文者立场,非原着作家的理念,文章顺序也不等於书籍顺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不具名的安定力量,是记忆中的「家」
什麽时候开始,回家的路变得逐渐遥远?身上的重责变多以後,无论日子过得是好是坏,那封催促我们回家的简讯始终因为我们千百个理由空等待。作者连恩创作的城市,是我们最熟悉、最眷恋的版本,绘本用拼贴的方式,给读者来则温馨的提醒:只要有天你想家,回头永远都在那个地方。
给自己一个 GO《HOME》的理由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
每天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经过长长的跨河大桥,才能抵达念书和工作的地方,这个步骤一天要重复两遍,麻烦得令人无暇看向窗外的风和日丽。一睁眼,又是高楼大厦。像乐高积木似的一幢幢增加。为了跟上节奏,我们都变得太忙,忙得忘记初衷、忘记吃饭、忘记回家。
每天从这里出发
还记得第一次上学,我们哭啊喊啊叫妈妈。答应妈妈我们不买玩具,我们回家。
原本半强迫地让岁月推着我们走,後来自己爱上外出的自由,跟着同学、跟着男女朋友,一路头破血流,把眼泪都埋进枕头。自称游子的我在外漂泊,想要个家,却再找不到理由。
当阵阵的波浪从身後滚过
海浪无声地奔腾,追赶着谁似的,也像被追赶着。浪花上岸後一鼓作气吐出怨恨,原来片刻宁静是那麽难得,偏偏不愿意放过我们的人常常就是自己,依然骗自己去旅行、找意义,以为刻意寻求的风景能够拯救灵魂的狰狞。
当呼啸的风带来了丰收
这些年,我用自己的双腿走过世界,试图摆脱社会的桎梏和期待,和当年离家一样,叛逆地愈走愈远。如此拚命活得精采,坚持自己吞下笑泪,只希望所有人对我刮目相看,不再视我为哭闹的小孩;但不管到多远,总能在一些风景中看见家乡的风采:一旁棋盘似的稻田、前方云涌的高山,来自回忆的连连呼唤,连一个可以分享心情的人也不在。
跃上回家的路才发现...
才相隔半年,巷口那条街又多了几家商店。回家的路上本想买碗冰,才发现港口换了风采、几十年的陆桥拆掉,就连从小吃到大的面店阿姨都开始忘记我的名字和称号。城市变迁的速度让人惊呼,眼睛只能负责任地拚命扫视还能辨识的角落,太久没回家的後遗症之猛烈,快到来不及遗憾曾经参与的一切。
只要闻到味道就知道是我家
远远就闻到酱炒青菜和煎鱼的香气,暗自期待晚餐,彷佛小时候放学总期待打开电视看卡通配饭的那一刻。乱乱的玄关和四散的拖鞋,每个家都有独特的气味;打开铁门的瞬间,原本就有些生疏的肢体更显僵硬,我像个客人似的提着出游时买来的伴手礼,直到那句「回来啦」落下 ———
「回家」的念头从来不需要理由,我们想找回的,其实是对自己的寄望。
今晚回家吗?
给家里打一通电话吧。
▍2018波隆那插画展入选作品—「台湾印象」改编绘本
你多久没有凝神注视自己生活的地方呢?
点此任意门 GO《HOME》
绘者 林廉恩 Lian An@lianan_illustration
▌大人也适用! 从童心启航跨阅未来
点此进入同学书展
▍延伸阅读
《时间》究竟是不是解药?需要透过很多次独处才能知道。
长大再看一遍才懂!《下一站幸福》里隐含的家庭问题......
重来,其实是通往梦想的捷径!
「都几岁了还谈梦想吗?」遇见《森林里的钢琴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