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藏有多大的恶意?8本「悬疑小说」推荐,看完让你不寒而栗!
撰文 迷誠品內容中心比起电影,悬疑小说总是更容易让人沉沦其中,充满疑点的情节与人物关系、未必有根源的恶意、角色立场鲜明的设定,没有绝对的善与恶,在悬疑小说的世界里总让人深陷剧情,无法自拔;尤其以犯罪推理类型的悬疑小说更贴近人性面的描写,触动人心。这次让我们用充满谜团又悬疑的小说情节,来场探险之旅吧!
.文章内容中可能含有剧透,请斟酌阅读.
▌悬疑小说推荐 #01
人心往往是最恐怖,简单而纯粹的恶意
《恶意》 悪意1996|东野圭吾
东野圭吾一直都是我深藏心中的悬疑小说作者,不论是伽利略系列还是加贺恭一郎系列作都让人深刻印象;《恶意》这部悬疑小说以精巧的诡计与潜藏在恶意背後的杀机环绕整个故事,以角色的自述与笔记,在虚实难辨的状态下不断诱导着读者前往一层层的迷宫中,你会在里面看见人性的险恶与阴暗面,深入人心的真实感,简单而又纯粹,令人不寒而栗。每次看东野圭吾的小说,你都会有种拆开俄罗斯娃娃的感受,每一份结案笔记与纪录,揭开层层的谜团,抽丝剥茧,最後会得到一份他在最初就留给你的谜题,解开谜题,你就能得到答案。
>> 一探人心最深层的《恶意》
▌悬疑小说推荐 #02
社会要的不是真实,而是简单易懂的故事
2001|宫部美幸
日本现代推理小说金字塔的颠峰之作,由宫部美幸撰写的《模仿犯》揭开日本社会现实的黑暗面;在事件结束後,不论是受害者还是加害者,经过社会舆论与报导後都无法再回到往日宁静的生活,甚至整个人生都被影响。在《模仿犯》中你无法理解犯罪的原因,不是因为钱财、美色,更甚没有任何「恶」的成立要素,受害者与其家属只能一辈子的想着:「为什麽?」彷佛也点出了许多犯罪者并没有任何原因、毫无理由,就让憾事发生;也让我忍不住想起前阵子小火红一把的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也曾提及加害者犯罪并没有任何理由、更没有不幸的家庭悲剧,但憾事还是发生,似乎我们能做的也只有小心翼翼地活在这世上。
>> 宫部美幸经典之作《模仿犯》揭开日本社会的另一面
▌悬疑小说推荐 #03
被害者与加害者之间是否能和解?
2008|凑佳苗
当伦理道德与正义感分歧时,你该选择哪边?
在告白的故事中,受害者、受害者家庭、加害者与复仇者的心理演进,轮番敲击着道德尺度;当森口老师刻意不对学生明说凶手是谁,让容易被煽动的中学生产生排斥与群众制裁,扭曲的正义感,宛如欧洲黑暗时期的女巫审判。这本书是在我中学时就曾看过的书,每看完一章就会对角色有更深的了解,每个人的自白为剧情往前推进,时而紧凑时而缓慢,当越靠近真相,道德在我们心中就留下越深的伤痕,忍不住同情脆弱的人、却又禁不住对那些残忍的举动感到忿忿,其实在道德与人性里,根本找不到真正的平衡点,每次都只能在心中选择视而不见。
>> 每个人的《告白》言语,都是一种伤害
★ 《告白》电影版,由松隆子主演;「就算未成年法可以保护你,我也不会原谅你」
▌悬疑小说推荐 #04
与爱人相处,是一种互相牵制
2013|吉莉安.弗琳
吉莉安.弗琳的《控制》中深刻描写男女伴侣间「情感控制」的状况,与人相处时总是或多或少希望能够控制对方的一切反映,甚至幻想符合条件的完美情人或朋友。但现实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们无法掌控每个人,而对方也不会乖乖受你控制;我曾经读过一句话,「如果你还没找到理想中的对象,别着急,你也还没成为理想中的自己,不是吗?」
而这部片不单指伴侣间的控制,也隐含着媒体对於大众的思想操控;媒体让观众有知的权利,但那些事情真的是真相与事实吗?还是就只是为了赢得收视率而操作的故事呢?更也点出了其实我们在网路上、在电视上看到的,永远都是片面的真相。我们都正在被操控着。
>> 在一起是因为爱他还是想《控制》他?
★ 《控制》电影版;「想要永远在一起,重要的是爱情还是面包?是控制。」
▌悬疑小说推荐 #05
一墙之隔,恐惧就在隔壁
2020|雫井修介
你相信隔壁的邻居吗?当一个人独自在外租屋,最害怕的或许就是从墙传来隔壁邻居发出的不明声响。《邻居》以一名法官判决,将嫌疑犯释放後并住在自家隔壁作为开端;每个角色各自带有一点背景故事,人心的阴影面积如天色渐暗的黑影一般,不愿在职涯中判下死刑的法官、忍气吞声的妻子、冷言冷语的婆婆、疑点重重的嫌疑犯,恐惧就在身边的感觉一次又一次地惊扰着平静的日常。
在看这部小说时,查了一下日本判决与台湾有满大的差异,经由检方详细的调查起诉的案子,判决多有99.9%的定罪率,也就是一审有罪,大多二审很少会有翻案的情形,而台湾则有满多案子会在二审时翻案;或许这点也能理解日本一审法官下判决时的心理压力,一次的判决,承载着数十条的人命。
>> 你永远都不知道,隔壁的《邻居》在想什麽
▌悬疑小说推荐 #06
给予就是一种剥夺
2021|新川帆立
你曾想过自己的遗书,会写下什麽样的内容?
在看《前男友的遗书》这部小说时,总会忍不住想起蔡健雅曾唱过的一段,「我会留下什麽,请替我保管就别不舍得。」我们所遗留下的东西,是否会让收到的人见了就难过呢?被留下的人看见那些遗物,又会再回想起当时的相处,难受的情绪裹上一层水气从眼眶中流出,遗物难道不是一种间接控制情绪的开关?《前男友的遗书》上写着是将所有的财产都给予杀害他的犯人,让凶手一辈子生活无虞,却也会生活在他的掌控之下,每次的花费、每次的闭眼,都会忍不住想起话语中的纠缠,这样的遗产,又何不是一种间接操控?
>> 诚品独家限定版:《前男友的遗书》
▌悬疑小说推荐 #07
我们相信的是谣言,还是藏在言语中的秘密?
2021|绫辻行人
经常在看日本悬疑小说与恐怖故事的人对於校园流传的恐怖故事一定不陌生,厕所里的花子、半夜时分的理科教室,将真实与虚构会发生的情节以讹传讹,发生在主角周遭的不可思议事件,将恐怖的元素带点悬疑的手法,加进小说中,再抽丝剥茧的探索过程,最後再回归看似合理但却潜藏恐怖原因的真相。每次看绫辻行人的作品时,总是能感受到他喜欢利用读者的恐惧心理,夹杂的一点线索与谜团混淆,让你在看剧情时似乎发现了什麽却又被作者诱导往错的方向思考,尤其在《Another2001》作品中更为明显。
>> 《Another2001》校园中流传的故事,你听过几个?
▌悬疑小说推荐 #08
对过去的错误无法释怀,选择对痛苦逃避
2011|陈浩基
精神疾病患者在刑事案件中,经常会得到两极化的评价,有心人士更可能藉着称病脱罪论的行为,但这样的事情发生时,法律判决的天平上又究竟该放什麽才能维持平衡呢?在人性本善的社会上,希望给犯错的患者再次的机会,但如果病患却是有意识的拒绝治疗病情,又该如何是好。《遗忘.刑警》宛如看一部港片,场景细致的安排、诡谲剧情的变化,主角的刑警身分特殊让「紧张」随时伴在身边的感受,作者撕开「压力後创伤症候群」的疾病一角,让剧情更加扑朔迷离;在过去痛苦的来临时,我们又该如何面对?
>> 《遗忘.刑警》关於疾病患者与罪犯,该如判决?
在悬疑小说的世界中,贴近现实面的描述、社会大众的操控下,更让人忍不住感受到焦虑,你永远都不知道这些事是不是会发生在你的周遭,它似乎一直都在,只是我们闭上双眼,假装不知道。
.文章内容中可能含有剧透,请斟酌阅读.
▌延伸阅读!编辑推荐
场景就在身边!10 部更贴近我们的「心理惊悚」片单
放大所有日常生活中的恐惧;复习「史蒂芬金」经典作品
与恐惧的对抗;这些末日电影揭开了人类孤独的本质
【恐怖片推荐】真正的心理惊悚,比鬼还可怕!毛骨悚然的10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