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民主的国家,我们拥有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能够自由结社与集会。然而在我们回头望向悠久的历史进程,会发现我们现在认为理所当然的权利在当年却是历经一番抗争後才得以让我们享受这些「使用权」。
《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回推历史,藉由过往奋战的过程,往当代社会向前迈进。从历史的洪流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人民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联合大众一同努力争取和对於议题上的思辨与思想所产生的差异。
图说:大家的选择都不同,我们该如何看待?(图片出处: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
世界上有多少人,就会有多少声音。会根据一个人站在哪个角度观看整件事情而影响对一件事的看法与其抱持的观点。没有任何想法是全盘的对与错,因为正是有这些不一的声音共存,才能让这个社会有更多元丰富的想法。
{本文内容由是亲子天下提供;仅反应作者意见,不代表诚品立场;未经授权,请勿转载;首图来源:《悲惨世界》_IMDb }
身为哲学与批判思考老师,在各种反思技巧里,若要挑出适合国高中生学习的,我会推荐的列表里一定包括这两个:
不把现实当合理:在衡量众多方案时,意识到现有方案不见得最好。
结构视角:在衡量众多方案时,有能力看到结构因素并列入考量。
人是社会动物,因此也是知识外包的动物,人类生活仰赖习俗和文化,别人怎麽做我们就照着做,即使不知道为什麽要这样做。
总之如果大家做了都没事,那跟着做总没错。保守的策略通常相当安全,但不见得正确和公平。从君主世袭、奴隶制度到小孩从父姓,一个「习俗」行之有年,往往不是因为它是众人利益的最佳平衡,而是因为被这此习俗剥削的人还不够有实力抗争,或者其他人没有足够知识去看到他们的需求。
图说:女权抬头是条漫漫长路,其实从18世纪晚期就开始了,一路经过不断的变革(图片出处: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
要改善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得要看见生活上既有的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而这需要不把现实当合理的勇气和结构视角的洞见。
例如,名人抽大麻被抓,许多人的直觉反应是「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规定不能抽大麻,没什麽好说的」。这种说法认为「法律决定对错」,但应该是倒过来:「对错决定法律」。
法律要配合对错,才能正确的管制公民们的生活。并不是因为法律规定骑车要戴安全帽,骑车才应该戴安全帽,而是倒过来,因为(基於安全考量)骑车应该戴安全帽,所以规定骑车戴安全帽的法条才有正当性。
现代社会公民需要知道法律是人订的,而人就是我们,我们永远都可以讨论我们想要什麽样的法律。就如同《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里强调的,就算是已制订的法律,也需要与时俱进,才能符合公民所需,让我们在公平正义的保护下过日子。
图说:即使是制定好的法律,也要与时俱进(图片出处: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
《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鼓励读者不把现实当合理,指出不仅法律会变动、政治体制和社会文化也会变动。社会是一团黏土,我们身为公民,可以随时协调,把社会捏成适合自己生活的样子。要进行有效的变动,我们需要足够的视野,看到够多解决方案。如果关於如何防制犯罪,我眼里只看到严刑峻法,那我就会得到一个严刑峻法的社会。
但犯罪猖獗是因为惩罚不够严峻吗?还是因为经济环境没有给人够多「正当工作」的机会呢?这本书也鼓励读者从结构面看事情,用更广视野看见更多解决方案。
「不把现实当合理」和「结构视角」的思维,在《小大人的公民素养课》里遍布在各种议题当中:言论自由该保护哪些东西?民主需要什麽条件?「性别友善厕所」能帮上哪些忙?我们可以在走廊上奔跑吗?藉由这些台湾人切身的议题,我们可以期待这本书协助养成更多灵活且有同理心的台湾公民。
▌献给小小公民的一封信
我们现在所拥有的权利,绝不是某天从天上掉下来的。
而是历经时代的抗争,人民的发声才得以实现。虽然度过艰辛的道路,但我们仍旧坚持在民主的路途行走。
本书从过往的历史回推,让我们知道一切的源头,以及朝代演进所发生的变化。透过丰富的图文,身历其境感受思想抗辩的旅途!
▊作者
周维毅
现为高中公民老师,曾获得2018及2023亲子天下教育创新100,经营「公民教师周维毅」脸书粉专,喜爱引领孩子破框思考,致力於创造思辨与对话的可能,也相信教育可以改变社会并促使台湾的民主深化。
蔡祯恩
现为高中公民老师,曾获2018亲子天下教育创新100。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写作者,长大後则在校园当孩子王。能将梦想与现职结合,将公民课上引导学生探究各类议题後的所思所论写成书,是近期最感幸福的事。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