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时代洪流,在省思中找到进化契机──2023年9月|诚品中文选书
2023年9月
1. / 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创造的意义?找回创造力,重写现实的突变可能性
《进化思考》

作者|太刀川英辅
出版|双囍
售价|820元
什麽是创造?创造力只属於拥有天赋的少数人吗?太刀川英辅热切地让我们相信创造是人类固有的能力,我们所欠缺地只是一套学习的系统,本书就是你我都需要的创造力学习工具。学习创造力只是迈向未来的开端,在过程中,太刀川反覆地提问厘清六大问题。在尝试以「进化思考」找回我们固有的创造力的同时,也一并以永续发展,节约能源为方向,重新思索人类跟自然的关系。
看更多来自《进化思考》简介
2. /以复杂学打开人们新视野,思考「化繁为简」,化解时代危机
《世界的模型》

作者|迪克.柏克曼
出版|商周
售价|450元
德国知名复杂学学者、防疫学者迪克.柏克曼关注这个时代的危机,在书中探讨它们之间的模式、规律性,以及它们与自然界复杂进程的相似之处。例如森林大火与流行传染病、觅食的金头鲷与民粹主义,看似是独立现象,彼此却相依与相关。发现这些关联具有高度启发意义,可藉着对一个系统的认知去破解另一个系统的难题。作者举出许多实例,说明我们可以获得哪些观看世界的新逻辑。
看更多来自《世界的模型》简介
3. /最会说故事的汉学家,荟萃学术关怀与研究精华的经典之作
《中国纵横》

作者|史景迁
出版|时报
售价|650元
史景迁在广受赞誉的学术生涯中,已确立其杰出中国历史诠释者的崇高地位,他的着作展示了非凡的学识、活力、优雅和想像力,吸引了无数读者,让一般大众也能接触到原本只有专家才能了解的主题。本书分成五大部分,这二十五篇文章包含了与史景迁的长篇巨作相互呼应的主题,让读者得以一窥其治学脉络的核心精神,并在充满情感与知性的笔致中,共赴一趟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探索之旅。
看更多来自《中国纵横》简介
4. /人类传染病的宏观历史巨着,了解它的故事,以窥未来可能的方向
《瘟疫与文明》

作者|凯尔.哈珀
出版|时报
售价|880元
本书以宏观视野剖析传染病历史,这是人类与微生物的长久斗争。微生物为了生存繁衍而演化,有些成功适应人类,成为人类的病原体,深深影响着人类文明,但同时,人类文明的进步也不断在改变地球的环境,不知不觉替微生物营造新契机,病原体恰恰就是人类历史的产物。现有的基因体分析研究,使微生物的演变更有迹可循。生物演化、疾病生态与人类历史的纠缠关系,由此得到更清晰的梳理。
看更多来自《瘟疫与文明》简介
5. /未出版先轰动之话题书,切合当今时代,不可思议的对谈组合
《始於极限》

作者|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
出版|悦知
售价|420元
不单单只是「女性主义」,更多是对於自我认同、女性社会、职场工作的探讨,是一本与自我对话之书!日本女性主义知名学者上野千鹤子与新锐作家铃木凉美,十二封真诚的书信往返,紧紧抓住当代女人的困惑,讨论恋爱、母女、婚姻、工作、自由、自我认同、男人等,没有唱高调,透过犀利中不失温度的言语交锋,一起思考: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你,要怎麽活出想要的人生?
看更多来自《始於极限》简介
6. /挑战原爆记忆的最新力作,可爱称号背後无法痊癒的伤口
《阳光小姐》

作者|吉田修一
出版|新经典
售价|360元
不是表面耀眼如阳光,内心却藏着不为人知的伤口;而是今生必将怀抱着心底的伤口活下去,但仍坚定地要活得如阳光般灿烂。吉田修一出道二十五周年最新力作,轻快、温暖的笔调挑战长崎与原爆的记忆,以传奇女明星和乐京子与她毕生挚友佳乃子的人生,道出投放在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也不能摧毁的柔韧与坚强。即使世人的掌声中隐含揶揄,她也不会退後半步,她的幸福,由她决定。
看更多来自《阳光小姐》简介
7. /每个人都有属於自己的机会,股神巴菲特幕後推手的智慧箴言
《蒙格之道》

作者|查理.蒙格
出版|天下文化
售价|600元
查理.蒙格是巴菲特的传奇合夥人,他们合作无间,共同打造波克夏庞大帝国。本书收录二〇一四至二〇二二年蒙格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与股东的隽永问答,带你从近距离窥看这位当代最优秀投资人的思维模式,了解蒙格的独到见解如何带领他成就不败的投资纪录。蒙格以犀利、幽默的口吻,亲口阐释关於价值投资与人生的真谛。细细品味蒙格与股东的对话,将提供你探索人生道路的最佳指南。
看更多来自《蒙格之道》简介
8. /备受瞩目的「食物设计」风潮,兼具新知、观点与方法的实战之书
《食物设计》

作者|詹慧珍、黄若洁
出版|果力
售价|880元
作者詹慧珍是台湾第一位取得食物设计专业学位的食物设计师,结合产品设计师黄若洁,以本书带领读者进入「食」的设计思考,带你一窥餐盘内外的世界。书中以六大领域,引介国际最新食物设计趋势,收录二十组精采个案;第一手专访七位世界级顶尖食物设计师,分享他们对食物的未来想像与创作灵感;解析创意独具的独立工作室、艺术与实验性展演计画等,让你眼界大开。
看更多来自《食物设计》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