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历史洪流之中,掌握世界脉动,体会生命交会的珍贵——2025年9月|诚品中文选书
2025年8月
1. / 回忆录的核心本质,是一场复活仪式,把历史纪录导向正义道路
《在梦之屋》

作者|卡门.玛丽亚.马查多
出版|啓明
售价|420元
这是一本赤裸的、毫无遮掩的、革命性的回忆录,作者马查多以她精巧又殊别的笔法与结构安排,爬梳自己一段痛苦的受虐酷儿亲密关系始末,并且穿插自传式的叙事,回望自己虔诚宗教的青春期,也透过散文笔法延伸至酷儿关系中暴力的历史、现实与再现,更尝试瓦解女同志恋情被浪漫化为安全乌托邦的刻板印象。这本震撼又引人入胜的作品,澈底颠覆了我们对回忆录形式与功能的想像。
看更多来自《在梦之屋》简介
2. /跨越时空、东西合璧的双声旅行书写,最後深情凝望,两种风景交错轨迹
《她从远方来,他向山色去》

作者|王浩一、王曙芳
出版|有鹿
售价|500元
以文字作为生命座标,标示出永恒的爱情海拔,他们在人生暮色中相遇,在书页里永远同行。本书是王浩一与王曙芳在人生中後段相遇相恋後,首度共笔之作,记录两人截然不同的旅行风格与生命经历。两人各自独立书写,展现两种节奏、两种风景与两种视角,一人从远方缓缓归来,一人向山色潇洒而去,他们透过文字与对方并行,填补未能共同经历的时光,在书中深刻且真挚地交会。
看更多来自《她从远方来,他向山色去》简介
3. / 一场扣人心弦的科技之旅,世界最神秘公司,最无与伦比的分析
《造光者:从新创到垄断的崛起之路, 全面解析全球晶片强权的技术竞争 与地缘政治危机》(诚品独家书封版)

作者|马克.海因克
出版|天下杂志
售价|620元
如果没有艾司摩尔(ASML),世界将会是另一番景象。ASML的核心人才致力於原子级的技术突破时,海因克走访了全球各地的无尘室和董事会。他带我们深入美国、荷兰、台湾、中国的幕後,见证这些机台的组成是如何突破科幻的想像,探究高科技设计的DNA,剖析ASML员工的思维模式及其专注的领导风格。
看更多来自《造光者:从新创到垄断的崛起之路, 全面解析全球晶片强权的技术竞争 与地缘政治危机》简介
4. /传记巨着,吸睛的文学肖像画,舞蹈界莎士比亚,艺术天才的故事
《Mr. B》

作者|珍妮佛.霍曼斯
出版|二十张
售价|960元
乔治.巴兰钦可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编舞家,也是二十世纪的文化巨擘之一。他创作了四百多部芭蕾舞剧,以激进手法重新诠释芭蕾艺术,因而赢得传奇编舞家的称号。珍妮佛.霍曼斯以逾百份访谈和研究为基础,参考文献来自俄罗斯、欧洲和美洲各地的档案馆,藉着优美高超的艺术性笔法,带领我们回顾巴兰钦充满高低起伏、充满戏剧性的人生,以深入了解他不凡的舞蹈创作过程。
看更多来自《Mr. B》简介
5. /日本漫画大师经典之作,舍弃一切,只为追寻悟道之路
《一休和尚 典藏版》诚品限定禅月银书圈套书(全四册)

作者|坂口尚
出版|尖端
售价|2400元
漫画大师坂口尚荣获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奖」之作!一休宗纯的一生。室町时代的日本,因政治斗争而被逐出宫廷的伊予局,怀上了後小松天皇的子嗣。这个孩子,日後将被世人称为「一休」。混乱的世局、复杂的身世、与权力纠缠不清的宗教体系,以及日益加剧的阶级差异,身处这个充满迷惘与苦难的世界,一休仍然坚定地迈向真正的悟道。
看更多来自《一休和尚 典藏版》简介
6. / 一趟处处机锋、残酷骇人的旅程,丰富典故与幻象,直击学术界黑暗面
《地狱修业旅行》

作者|匡灵秀
出版|脸谱
售价|950元
「入此门者,必当放弃一切希望。」不论这道门究竟是通往地狱,或是人间的学术殿堂。匡灵秀结合了先前两部独立作的特色,《巴别塔学院》的奇幻叙事与《黄色脸孔》的犀利讽刺,一部结构细密的小说,清楚对焦於学术界里的丑恶与美善。「发现」所带来的振奋是无所不在的吸引力,即使爱丽丝在此发现的是地狱。一份学识与文采并具的宣言,探讨的对象既是学术界,也是它的黑暗面。
看更多来自《地狱修业旅行》简介
7. /波兰天生说书人的一鸣惊人之作,矛盾与分裂,无比真实的土耳其之旅
《安纳托利亚的刺客》

作者|维特多.沙博尔夫斯基
出版|卫城
售价|560元
《克里姆林宫的餐桌》作者沙博尔夫斯基一鸣惊人的报导之作,他写下土耳其人的希望与失落,也思索这个国度未知的命运,这些经验有如多彩的马赛克碎片,共同拼凑出当代土耳其忧郁的容颜。这里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慕克的乡愁之地,也是谋杀、难民与性暴力充斥的阴暗国度,当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自由与压抑在这片土地剧烈碰撞—如何直视土耳其最尖锐的裂痕与真相?
看更多来自《安纳托利亚的刺客》简介
8. /诊断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健康与疾病间,正在重新定义的界线
《制造诊断的时代》

作者|苏珊.欧苏利文
出版|行路
售价|490元
英国神经科专家欧苏利文发现,现今被贴上医疗标签的人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许多诊断远不如我们以为的明确,甚至让本来健康的人误以为自己生病了。为了探讨这个现象,欧苏利文再次执笔,记录下许多动人的真实故事,以及人们在面临「获得诊断」与「无法知晓病因」等复杂问题的挣扎苦痛,也以人文视角直视诊断过度的现象,提出许多充满医者仁心又发人深省的诘问。
看更多来自《制造诊断的时代》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