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了解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生活?──新.探索時代 Part 1 │Brand New, Vision
撰文 提案編輯室世界運作如常、宇宙運行如常,但我們需要新的眼光,展開更多不同向度的探索。問題的現形促使我們用更彈性而創意的視角去窮究, 這即是「新.探索時代」的意義。讓我們從史地、從科學,大世界到小細胞,一起進入「新.探索時代」。
==新.視線 New Vision==
【縮小的文化史】
開啟了各種全新視角的歷史觀點。
正如在「新.探索時代」下,
不僅古代貴族或帝王能名留青史,細如毫髮(對,就是頭髮它本人)
都能譜成一部趣味的人類史。
早上勉強自己按停了延遲無數個五分鐘後的鬧鐘,睡眼惺忪的起床梳洗,匆忙在前往公司或學校的路上,從早餐店拿走一個三明治、要一杯熱奶茶結帳,然後吃著早餐開啟正式的一天。如果有人說他不吃早餐,你會不會勸他早餐一定要吃呢?你知道早餐其實是工業化的產物嗎?吃早餐這種習慣其實不過約百年歷史,為了方便工廠化的管理,人們鬧鐘響了就起床吃早餐,準時去工作、準時吃中餐、(未必)準時下班回家。這麼一想,早餐突然成了制約人類生活的一項文化!
《百年早餐史》(克里斯穹.葛塔魯,聯經)
十九世紀的英國雜誌,以收傘方式點評貴族的品格
「擁有傘的人彼此間仍具有明顯的階級性。黑色的『城市傘』幾乎人人皆有,但可進一步從雨傘材料和狀態判斷社會階級......傘柄的材質也可看出一名紳士可支配的收入。」——《尼采忘了他的傘》
雨傘可說是無可替代卻又時常遺忘的日常物件,然而雨傘在世界上的各種古文明中早已存在,無論是世紀前的印度、數千年前的中國都能看見。到了十八世紀的英國,雨傘成了一種代表身分階級的實用配件,一般市民用的是棉質的傘面,有地位的紳士貴族才能使用絲質傘面。一九〇〇年甚至有雜誌專文以「會不會摺傘」來批評用傘者的人格特質(英國人對教養可真要求),賣傘店鋪為了不讓顧客被指指點點,還特地印製「貴族收傘法」的文宣給買傘的客人呢!
《尼采忘了他的傘》(瑪麗恩.蘭金,木馬)
穿過漫長數十個世紀,她們焚燒胸罩奪回自己的乳房
「從此,女人可以質疑醫學、流行工業等神聖權威,自主決定要不要穿胸罩、上空與餵食母乳,甚至自行決定要不要接受乳房切除術。」——《乳房的歷史》
從遠古母系社會、到歐洲中世紀哺乳的聖母,又在文藝復興時代搖身一變,乳房化為慾望的符號。亙長歷史裡,乳房像是帶著天命,一時是聖潔哺育下一代的寶物、是維繫健康家庭的必需品;一時則成為服務丈夫、維持妻子家庭價值與地位的高級工具(這時哺乳成為不入流的行為)。廿世紀後,胸罩變遷(偶爾是為了平胸、偶爾則需要豐胸)記錄著每一時因審美而要開放或掩藏的乳房, 直到六〇年代女性解放運動著名的焚燒胸罩事件,女性終於為生於自己身體的乳房發聲。
《乳房的歷史》(瑪莉蓮.亞隆,麥田)
推翻政權時他們剪斷長髮,為了爭取自由他們拒絕剪髮
「在二十世紀,髮型在政治舞臺上仍然有象徵意義......當時髮型甚至成為美國年輕人爭取政治自由的一種重要表達。為了反抗老一代的人和觀念,從青春期的少年到剛成年的青年——無論男女——全部留著長髮。」——《頭髮:一部趣味人類史》
人類的世界裡蓄髮或者剃髮,在不同時代與不同文化中可能代表了同樣的意義。多數具有階級制度的文化中,蓄著長髮盤成華麗的髮髻、簪上各式寶石髮飾,能代表身分尊貴;古埃及的貴族則將頭髮全部剃光,只留下一小撮來象徵權力。到了中國,滿清政權規定留長辮,孫中山推動革命時為了擺脫封建主義大力鼓勵斷髮;同世紀六〇年代的美國年輕人,同樣為了反抗上一代、爭取政治自由,這些「嬉皮」卻無論男女全都披散著長髮不修剪。
《頭髮:一部趣味人類史》(寇特.史坦恩,聯合文學)
【八本書,開啟萬物探索】
先暫時清空一下腦袋,準備好認識新的世界。
接下來可能會刷新你對身邊一切既存事物的想法
從身上的細菌到宇宙間的運行,我們要用8本書開始這趟探索之旅!
眼睛不再緊盯螢幕,想暫時躲進大自然放鬆,快翻開安妮.迪勒在汀克溪畔生活一年的紀錄,會發現身邊有太多驚喜正等著被看見。一場午後散步,意外目睹美洲大負子蝽吸乾青蛙的獵食秀,除了驚嘆自然界的生存法則,也會著迷她描述過程的方式和節奏,忍不住深吸一口氣再繼續讀。這本曾啟發吳明益寫作風格的著作,更被譽為自然寫作的經典必讀!
吃飯前洗手、通勤時隨手噴一下酒精殺菌,你也超害怕細菌嗎?從皮膚到身體內的器官都充滿了驚人的細菌量,讓我們生病也能幫助免疫系統的建立,人類需要和這些微生物共生才能存活下來。艾德.楊用最淺顯易懂的文字揭開微生物的世界,讓你拋掉過往對微生物的刻板印象,還要大膽設想在未來的日子裡,微生物變成人類的最佳生活搭檔。
《我擁群像》(艾德.楊,臉譜)
如果沒有第一個藻類出現製造氧氣,地球就不會擁有這麼豐富的生物,人類也才能夠誕生!一本完全以藻為主題的書,作者卡辛吉是這趟藻類之旅的最佳導遊,從加拿大、威爾斯到南韓的沿海小鎮,除了品嘗最美味的藻類料理,同時揭開藻類在未來可能運用的領域,這隨處可見但又容易忽略的綠色細胞,也許會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
《藻的祕密》(茹絲.卡辛吉,臉譜)
生態危機正以各種面向衝向人類,政治、科學、生態是糾纏不清的感情,誰都無法再假裝沒聽見警報的敲響。即便蓋婭學說取名自希臘神話,被視為是宗教的理論而深受爭議,但作者拉圖不畏言論的批評,試圖藉著蓋婭學說讓人重新反省對自然的定義,相信是地球和生物的互動關係造就了現在的環境,唯有直視不願面對的真相才有補救的可能。
《面對蓋婭:新氣候體制八講》(布魯諾.拉圖,群學)
探討「時間」主題的書籍之多,但光要弄懂力學、宇宙膨脹就不容易。為《紐約時報》科技專欄撰稿多年的作者拋開艱澀語彙,組織不同時代背景、登場人物,把科學家與哲學家討論「時間」的過程生動寫下。甚至將「語言」納入探討,比如西方語言慣常陳述「未來在前方」,但又以「前一天」代表昨日。假如你喜歡電影《星際效應》或《異星入境》,一定不能錯過此書。
《我們都是時間旅人》(詹姆斯.葛雷易克,時報)
宇宙的中心在哪裡?我們來自何處?從人類細胞、DNA到廣袤宇宙,耶魯大學出版社知名「小歷史」(Little History)通識系列,不用到英國也可以跟著這四十堂公開課,修習以下趣味科學故事:一五四二年哥白尼發表《天體運行論》時被認為是個「危險」的學說;過去地球磁極曾改變,未來指北針也可能不再指向北方?其他課程,就待你翻開書繼續上下去。
《科學的40堂公開課》(威廉.拜能,漫遊者)
生長於十八世紀的洪堡德,在柏林植物園看到熱帶棕櫚樹時,只想著要馬上出發見證它們在天然環境裡的模樣——遠征的衝動近乎瘋狂。透過書信和日記,從洪堡德年幼受的教育和啟蒙談起,隨之踏遍拉丁美洲、歐洲、俄羅斯等地,本書亦記述其卓越藝術天賦、好奇心與人文關懷。面對疑問,今日我們常說:「何不自己Google呢?」但換作洪堡德,他或許會說:「何不即刻出發?」
《博物館學家的自然創世紀》(安德列雅.沃爾芙,果力)
金.凱瑞主演的電影《王牌冤家》裡,有項所有失戀男女都嚮往的「記憶清洗」服務;二〇〇九年,科學家也曾研發出一種能緩和創傷記憶的神奇遺忘藥丸「心得安」。無數電影描繪出人類希望能一解自身所困的新科技:訂做記憶、念力控制物質、進入夢境......你以為只是科幻小說家創造力的傑作,其實偷偷的,也正是科學家反覆研究的方向。你可千萬不要不相信。
《2050科幻大成真》(加來道雄,時報)
關於《提案on the desk》
一本聚合日常閱讀與風格採買的書店誌,每個月1日準時於全台誠品書店免費發刊,全台發送量1萬冊。每期封面故事討論一個讀者關心的生活與消費的議題,並於全台書店展示議題的「延伸主題書展」,推薦給讀者從中外文書籍、雜誌、影音或食品文具等多元新舊商品。除紙本刊物,另有線上版與《誠品書店 eslite bookstore》粉絲專頁,隨時更新封面故事背後的最新動態!
☞線上閱讀《提案on the de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