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真的懦弱,亦沒有人真正高尚|《倖存者,如我們》
撰文 Kristin(一頁華爾滋)✍《倖存者,如我們》(We, the Survivors)是國際知名華裔作家歐大旭(Tash Aw)又一凝視現實的深沉之作,優雅、哀傷,描繪了邊緣人社會中的掙扎與遊蕩,更迫使讀者反思權力、種族和階級。遭受種種苦痛的倖存之人,究竟能否在絕望中找到希望之光?
{本內容由聯經出版提供,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誠品立場;非經授權請勿轉載}
靜下心來細讀歐大旭的《倖存者,如我們》後,才驚覺這部作品是如此不可多得。若設法不負責任形容,於我而言大概像是,以卡繆《異鄉人》角度書寫一場上演於馬來西亞的《薄荷糖》,只是,時代巨輪輾壓下的人生,在李滄東眼裡還是存在些許救贖與浪漫色彩。
全書開頭的引文,選用了納粹集中營的生還者普利摩.李維回憶錄《如果這是一個人》(Se Questo è un Uomo)一段文字,奠定了整個故事的基調。李維身處匪夷所思又難以理解的灰色地帶,必須無時無刻面對「一場所有人不斷對抗所有人的戰爭」,普世道德標準不適用於被上帝遺棄之處,並無所謂同是天涯淪落人,必須仰賴自私、特權、麻木、暴力種種惡行才得以存活,敵我難辨更成為所有人寢食難安的最大原因。在回望自身人生的過程,對《倖存者,如我們》裡的主述者李福來「阿福」亦是如此。
「妳要我談人生,不過我談的只有失敗,這兩者似乎是同一件事,至少緊密交纏到我無法分開。」
歐大旭筆下人性的灰色地帶,為「幽暗的空間,通往一大片纏結枝葉的中心」,分不清始末,看不清生死。如果有人對你直言,某些人從出生那一刻便注定只有失敗一途,或許你會不置可否,但當整個過程在我們眼前上演時,關於命運,能回應的只剩靜默。故事就從一場過失殺人的罪犯冷靜自述往前回溯,猶如倒著疾駛的那輛列車,不能暫停、不能跳軌,眼睜睜看著自己一路丟失了無數信念、美好與良善,目睹歲月與環境在普通人身上產生的作用,無可避免走向了自我毀滅。
透過看似清醒的自我審視,理性地逐一從童年時光,成長過程,母親、家庭、朋友、城市,分析為其帶來的深遠影響與效應,這樣的審視,還巧妙加入了不同階級、教育程度的女性採訪者觀點,但那是阿福觀察與忖度後的第三者審視觀點,不但有「我」,還有「他者」眼裡的我,交錯挖掘了犯罪的緣由,更深入探究世俗定義下「惡人」生成的種種複雜因素。所有人都想問,他也反問道——妳覺得我做了什麼?
「會那樣子,也可能是因為妳其實沒有選擇的餘地。或許只有一條路能夠前進,其他路線都是虛假的,只是為了讓妳以為可以自由選擇而存在的假象。沒人能夠改變事情的走向。妳的命運已經固定,而它會決定一切。」
有時候,最糟糕的解決辦法,當下看是存在於情理之中。這位來自馬來西亞漁村的社會底層分子,其遭遇可視為馬來西亞的近代縮影,以小喻大涵蓋東南亞國家普遍面臨的移工、難民、階級、產業結構、政治概況等等,透過文學的動人魔法,舉重若輕地融入了阿福努力於泥淖奮力求生的成長歷程。比起批判,這部小說更像是無聲之控訴,誰會想聆聽生錯種族、信錯宗教、犯罪入獄的貧窮華人失敗的一生呢?
獲得重生的倖存者,遲早會一個認清難以抹滅的事實:往往活下來的,都是不值得活下來的人。他們看見人可以同時散發光明與陰影,同時展現憐憫與殘暴;他們看見人類的意志力是多麼薄弱,為了生存、利益、資源、特權做出畢生無從釋懷的事情;沒有人真的懦弱,亦沒有人真正高尚。實際上,他之所以鋃鐺入獄,不過是在幾個緊要關頭輕信「現實沒有那麼糟糕,生命會雨過天青」罷了。
李維在另一本著作《滅頂與生還》(I Sommersi E I Salvati)提及,多數生還者苦撐至獲得解放的一刻到來時,既不欣喜,更無解脫之感,因為同時得面對毀滅、屠殺和煎熬。重生為人的那一刻,必須重新承擔身為人的痛苦與責任感,為破碎的一切而苦,為眾人的傷痛而苦,為無盡的自我憎恨、羞恥而苦,為獨自從廢墟中重新開始而苦。監獄給予他的,為毫無邏輯的社會給不起的歸屬感,而等在前面,仍是體制化之外包覆自由之名,實則漫長艱辛的荒蕪餘生。
猶如王鷗行《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On Earth We're Briefly Gorgeous)所展現出的相似共通性,迎合痛,熬過痛,或許得以置之死地而後生;有些故事讀起來並不輕鬆,因為生命的意義不在天上,而是在現實當中,雖然現實醜陋而複雜,卻充滿韌性,難掩光輝。歐大旭為《倖存者,如我們》譜寫了內斂美麗的結局,句子末端會是另一個起始處,隱隱湧動著連結過去與未來的微弱希望,帶領讀者於絕望陰溝尋求美,尋求生命的回應。
✦
▌撰文者簡介|Kristin(一頁華爾滋)
☞閱讀更多Kristin@迷誠品專文
FB粉絲專頁《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版主。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文章散見各網路媒體。著有電影文集☞《光影華爾滋》,喜愛透過觀影、閱讀探索人與人以及人與自我之間的關係。
▌延伸閱讀
☞迷誠品Podcast EP029 | 今天讀什麼|一封寫給不識字母親的信:《此生,你我皆短暫燦爛》
☞5部記憶主題經典電影:假使沒有記憶,我們該如何追尋自我
☞無法被定義的人性面貌:電影裡的情感真相